【記者韓蕓婧整理報導】來到每年最有氣氛的十二月份,各國費盡心思佈置聖誕樹,掛上聖誕燈泡,點亮整座城市。有的聖誕樹以「最高」聞名;有的以「最大」吸引人們眼球;有的則以「最具創意」使人發出讚嘆。
雖然今年許多國家需在疫情下度過聖誕節,但聖誕樹帶來的喜樂氛圍仍舊不減!為了避免人群聚在密閉空間,不少地方將聖誕樹裝置從室內移至戶外讓人觀賞。
國王十字車站「造型別緻」聖誕樹
聖誕節觀光客到倫敦的打卡必到之處,是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 Station)。今年國王十字車站及鄰近商圈的聖誕樹共推出了三棵完全不同創意及風格,且非傳統聖誕樹造型的現代裝置藝術聖誕樹,格外別緻!
一:電光樹林聖誕樹 (Electric Nemeton Tree)
位於國王十字車站後方,有「倫敦文青景點」之稱的糧倉廣場(Granary Square)商圈,同時也是倫敦知名的中央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廣場前。
高達11呎的電光樹林聖誕樹,由倫敦薩姆傑克工作室(Sam Jacob Studio)所設計,以傳統聖誕樹、古老森林及冬季時節三個概念,結合現代電子針葉林(Coniferous Forest)的創作理念,以古代與現代的元素,將聖誕樹下方打造成可以自由走動的「穿梭」空間。
電光樹林聖誕樹呼應了過去與現在的轉變,並帶出「希望」的信息,期盼人們都能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重返過往的美好。
耶利米書廿九章11節
耶 和 華 說 : 我 知 道 我 向 你 們 所 懷 的 意 念 是 賜 平 安 的 意 念 , 不 是 降 災 禍 的 意 念 , 要 叫 你 們 末 後 有 指 望 。
二、玻璃容器聖誕樹(The Terrarium Tree)
此外,同樣位於國王十字車站後方區域的購物中心Coal Drops Yard,有高達28英尺的「玻璃容器」聖誕樹裝置藝術。Coal Drops Yard是許多現代設計商家進駐的購物中心,也是近年來倫敦設計節作品展覽的中心地。
今年的玻璃容器聖誕樹是由在地商家 Botanical Boys 所設計,用70顆玻璃球、168個大小不一的圓球來打造聖誕樹。當夜裏燈亮起時,透過玻璃透射出來的燈光,讓冬天裡的聖誕樹透出令人溫暖的光芒。
用玻璃製成的聖誕樹,除了燈光之外,最令人舒服的是,在充滿建築物的現代城市中,Botanical Boys特別在每一個透明圓球中放入微型生態植物,帶出「樹中有樹」的感覺,提升了不少自然生態氣息。
Botanical Boys也特別講究永續生態,這次所使用的微型生態植物將再環保延續利用,打造其他的裝置藝術。
約翰福音一章3節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三、人們的聖誕樹(The People Tree)
在國王十字車站前方的Battle Bridge Place有一顆「人們的聖誕樹」裝置藝術,懸掛在樹枝上的螢光感應器,讓夜裡的樹木因燈光效果明亮起來。最特別的是,這顆聖誕樹還植入了互動感,人們可以透過踩踏樹下的踏板,讓感應器靠著「力量」使樹發光。
「人們的聖誕樹」帶出的寓意是期盼在這個人與人必須保持距離的時代下,仍然可以藉著彩色聖誕樹團結在一起,為彼此加油打氣。
傳遞「愛與希望」的粉紅魔幻聖誕樹
在國王十字車站隔壁的聖潘格拉斯車站(St. Pancras Station)能通往許多地其他縣市的火車站,每年都會與不同品牌合作展示聖誕樹造型,可說是很多遊客在上火車前的最後一站「觀光景點」。
然而,今年因疫情關係,人群明顯減少,但這並不影響聖潘格拉斯車站對聖誕樹裝置藝術的重視。今年照常與咖啡連鎖品牌廠商合作設計「粉紅魔幻聖誕樹」,甚至將周邊都打造成粉嫩的旋轉木馬遊樂場造型。
這棵聖誕樹也被當地人稱為「希望之樹」,因為聖誕樹是以粉紅長形布紙條設計,字條上都是來自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及多家醫院醫護人員寫下的話,在這個看似最糟糕的一年傳遞「愛與希望。」
馬可福音十二章31節
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溫莎古堡的20英尺聖誕樹
原本94歲的英國女王伊莎白二世及99歲菲利普親王期待今年聖誕節,能像往常一樣,到英格蘭的王室桑德令罕莊園(Sandringham)與家人共度聖誕佳節;然而因疫情關係,最終還是選擇留在溫莎古堡度過。
不過,今年古堡仍然會開放訪客參觀,設立在溫莎古堡聖喬治廳(St George’s Hall)的20英尺挪威雲杉聖誕樹,能讓遊客體驗王宮聖誕氛圍。這顆聖誕樹是來自王室地產(Crown Estate)的溫莎大公園(Windsor Great),樹上掛滿三千多個聖誕燈及裝飾品。
除了這棵巨大的聖誕樹之外,在第一個訪客可以進入的內廳房間也放置了聖誕樹;大階梯掛滿了聖誕節花環,充滿聖誕氣氛。溫莎古堡為紀念喬治四世國王登基200週年,也將特別展出四千多件國宴餐具及王室收藏的盔甲與兵器,十分壯觀。
(資料來源:Mr. Babbit,透視英國面面觀@ukwatch.club,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