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師表示,今年很多海外教會,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或是歐洲、北美等地的教會,持續與這些教會交流,彼此學習「後疫情」的新牧養模式。由於他們無法參加實體的研習,所以今年增加很多場與海外非正式的研習。而福氣教會因為過去不需進行線上研習,因此給他們也帶來很大的借鏡。
海外教會線上幸福小組效果好
楊牧師說,疫情期間很多國家封城無法外出,學員留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參加線上小組也變得比較專心,不被日常事務分心。而且國外的線上幸福小組有很多創意,可以照常送禮,甚至叫Uber外送食物,讓被關在家裡的人備感溫暖。
在疫情不算嚴重的地區,有些慕道友還會感恩地邀請弟兄姊妹到家閒聊,傳福音的果效比原來更好。
福氣教會有鑑於此,便將有做線上幸福小組的海外教會,與台灣的教會連結,彼此討論、交換心得,結果雙方均得到很大的突破。
不過,雖然可以進行線上幸福小組,但對中小型教會有較大的影響。因為有的教會原本是承租時段聚會,但疫情時期,因奉獻大幅減少,房租和全職人員薪資的開支仍然需支付,便形成新的財務負擔。
不過楊錫儒牧師表示,因為台灣受到疫情的衝擊較小,所以實體的幸福小組大多仍然照常進行;譬如福氣教會下半年開300多組,整年共開700多組,雖然沒有疫情前佳,但仍算是好成績。至於學員的反應,不論是海內外,實體或線上大致良好。
疫情讓很多人面對死亡的威脅和生命的不確定性,引起強烈的不安全感,反而想抓住信仰做為依靠,對福音產生渴慕。
海外教會只能靠電話或網路聯繫,無法面對面,所以也調整原有的牧養策略。
從疫情反思信徒建造根基
其次,疫情也考驗教會的體質。尤其是大教會,線上雖然有很多人,但若未來回到正常實體聚會,能有多少人回來,是很大考驗。將來若有很多人無法回到實體聚會,對於這些失喪的人,信仰的考驗就很大。
此外,從前教會若是以聚會為導向,讓弟兄姊妹進到舒適的場合,有很好的敬拜、講道,以及聲光效果,若這些成為弟兄姊妹來教會的誘因,遇到疫情便考驗了我們的信仰的純度和厚度。
因此楊牧師認為,教會需就疫情,對牧養有深刻的反省,思想原來教會門徒的建造,是在沙土上,或在有根基的磐石上?
「門徒要建造在甚麼根基上?」他說:「門徒不該只是聚會的基督徒,或以享受聚會為前提,而歸屬在教會。」從根本來說,我們今天會成為基督徒就必須看到「永生價值高過今生價值」。我們過「在地如在天的人生,就是要『以今生來為永生的榮耀來做預備』的概念而活。」今生是短暫,永生是我們永遠的歸屬,基督徒一生建造的工程是「金銀寶石」或「草木禾禾皆」?需要將來有「一把火」來檢驗才知道。
門徒若在疫情中,信仰被塞住,就是因為信仰根基,仍以專注地上的事為念,不是以屬天價值來牽動其人生。所以來教會,在乎的是場地舒不舒服,冷氣強不強,裝潢豪不豪華,音響好不好,牧師講道順不順?當這些成為一個人信仰的評價,遇到疫情就會受到很大考驗。
他說,疫情是出於神,最重要的是上帝提醒我們「不要自認為很厲害」,祂仍是全地的主宰,一個小小的病毒搞得世界天翻地覆。事實上,人類已經到快要以為自己是上帝,上帝透過疫情,向世人啟示「祂仍是世界的主」,基督徒要謙卑的回到上帝面前。
疫情出於神 祂是全地主宰
當門徒清楚知道自己永生在哪裡?今生的定位是甚麼?即便面對疫情威脅,仍然可以喜樂、有信心地走一條使命的道路。
楊牧師表示,福音讓我們建立的是利他主義,因為傳福音是為他人的好處才會傳福音,但是聚會的若基督徒,最後都只站在自己立場,所有需求都是以自我中心為主,到後來教會難免產生紛爭。
十字架是「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益處」,不傳福音的聚會,變成愈滿足會友,會友反而嫌東嫌西、永遠不滿足;但若是傳福音的教會,是操練愛心,有清楚的異象、使命,在引導他們人生;且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自我」本性不斷被淨化。
未來不論是5G或6G ,使用網路更為便利後,透過網路連線,可能會友聚會的人數加倍。但如何讓信徒受洗後,成為有使命的人、且有能力完成使命?最重要回到上帝對人的計畫—「福音」。
「祂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台灣即使在疫情中被保守,教會更需要恢復有福音能力,成為具有福音使命的教會和門徒。未來不論面對任何考驗,仍然可以喜樂、有信心地走一條使命的道路。
2020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