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1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找回被多重身分切割消耗的平靜──思想電影《總是有個人在愛你》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單親媽媽希薇亞,面臨職場與親情的衝擊。(劇照來源:海鵬影業)
◎胡慧馨 就外在條件看,希薇亞應該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 前提是:如果當初明知男友無法和她結婚,而不堅持生下孩子;如果年輕時聽從母親的意見,不選公部門的法律工作;如果她沒有執意要求放棄化療的...

◎胡慧馨

就外在條件看,希薇亞應該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

前提是:如果當初明知男友無法和她結婚,而不堅持生下孩子;如果年輕時聽從母親的意見,不選公部門的法律工作;如果她沒有執意要求放棄化療的母親,繼續做治療;如果她對媒體惡意的批評、誣蔑毫不在乎;如果她能降低對別人高標準的要求;如果她願意容忍男友那批令她感到不自在的朋友……

可惜已成定局的決定無法回頭,無法預知未來的她,僅能接受先前決定的後果,說服自己,每個關鍵時刻的決定,都是當下最佳的選擇。

已成定局的決定無法回頭
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往往是當事人個性、成長背景、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即便出自善意、正義的堅持,仍會遇到不同的阻礙、挫折,但也會從中得到不同面向的成長,以及更多的耐性。

身而為人,無論地位才智高低,都逃不掉煩心的瑣事。大則生命交關、事業方向、婚配對象;中則家人失和、職場傾軋、身體違和;小則交通不順、孩子惹氣、與親人或共事者無法溝通相處,而對這些事情的反應和決定,都可能讓人頓時宛如進入天堂或地獄。

由哥倫比亞導演法蘭柯洛利執導的《總是有個人在愛你》中,主角希薇亞是一個聰明幹練、反應機智的法務專家。因與看淡生死、不想帶給女兒麻煩的母親在治療上的立場不同,原本就處處扞格的關係更形惡化。加上涉及公共工程弊案的上司被告貪贓枉法、圖利廠商的訴訟牽連到她,使得在照顧兒子、工作、母親中疲於奔命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希薇亞在法庭所向無敵,但面對重病的母親,卻毫無招架之力。

希薇亞在法庭所向無敵,但面對重病的母親,卻毫無招架之力。(劇照來源:海鵬影業)

 


人際相處的奧秘之處
職場上不讓鬚眉的希薇亞,在母親心中是個為了愛情不顧品味、尊嚴的弱者,所以交往的對象,從未贏得母親的認可。再者,因為被上司牽連、被告瀆職,原先反對她投入公職的母親更是借題發揮,頻頻怪她自作自受。

矛盾的是,如此能幹強悍、立場鮮明的母親,過得也沒比希薇亞好。她對不事生產、沉迷酗酒的先生深惡痛絕、抱怨連連,卻也始終無法下決心一走了之。即使信仰虔誠,堅信倚靠信仰便能出現奇蹟,但當癌症復發時卻拒絕化療,反而是傾向事在人為的希薇亞,對現代醫學更具信心。

其實,人際相處最大的奧秘之處是,即使看似想法一致,執行起來也有許多差異和不同的標準,因此讓家人關係緊密,往往不是想法意見一致,而是大家都有願意學習不斷原諒、包容、尊重和妥協的心,也因為希薇亞一家有著這股不變、真誠的愛,所以儘管時有衝突,最後都可以消弭心中的不快。

只是希薇亞因為太強調人為的力量,對自己和別人不免要求完美,舉凡家人、朋友、同儕不合己意的做法,生活中不如預期的發展,都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所致,而心存愧疚。

把所有事情的成敗,發展的好壞歸咎自己,雖是盡責的表現,但也過度誇大「人的力量」。世間事,只要涉及兩個人,就存有變數。何況影響結果的因素,還包括變動無常的環境、時機等,縱使決定時,要儘量考量所有可能的變數,但人終究是有限的。

 

 

 

4290_總是有個人在愛你_3

希薇亞交往的對象,從未贏得母親的認可。(劇照來源:海鵬影業)

 


家人就是吵吵好好
如同許多家人一樣,就算觀念想法符合道德標準、人際倫常,也常面臨理念不一的衝突。特別是未經溝通、理解,硬要別人照著自己的意見行事的堅持,最容易面臨巨大的反彈和抵抗,也易因對方的無法配合,感到絕望和失落。所以,希薇亞縱使感念母親獨自撫養他們長大成人,想方設法留下產業,讓他們過舒適的生活,還是受不了母親對她所有行事風格的批評和否定,兩人常因意見不同,時有齟齬。

同樣的,希薇亞和男友雖然相處愉快,但仍在生活態度與人際往來,存著無法克服的障礙。而與她相依為命的妹妹,雖然盡力共同分攤照顧母親的責任,可是不符預期的習慣,也常成為兩人爭執的引爆點。他們的關係不是愛與不愛的問題,而是意見不同的糾結。

大多數的人對這種狀況應該不陌生。就算再親密的家人、再了解的朋友,意見觀念、生活習慣、價值觀不同幾乎是逃不了的相處困頓。明明彼此關心,彼此依賴,努力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但是溝通起來就是難以達成共識,相處起來,就是難以順心。

處在這種狀況,究竟如何化解呢?在《總是有個人在愛你》的片中看到的,除了正視自己,努力了解對方的想法和調整自己之外,沒有其他改善關係的方式。否則希薇亞只會和母親爭執不休,和妹妹計較不完,和男友衝突不斷。

就這個角度,基督徒能夠心意不斷更新變化,乃是擁有「禱告」的力量。當基督徒願意以心靈和誠實,在主面前祈求禱告,不斷求主調整自我時,就會得到釋放和平安。

 

 

 

 

4290_總是有個人在愛你_4

生活中偶爾的暫停和捨己,才能重新找回安頓身心的力量,也才有愛人和被愛的能力。(劇照來源:海鵬影業)

 


先安頓身心才有愛人的能力
決定生活瑣事的做法是否對錯,只要合乎聖經的真理,其實沒有絕對的好或壞。何況生活中每個決定都有不同的代價和犧牲,亦有不同的收穫和造就,所以,周旋在工作、兒子、家人、男友之間的希薇亞,該如何做,才能讓滾浪般的困擾和平落幕呢?

《總是有個人在愛你》提供的答案是:放下執著,才能得到寬心與平靜。

所以即使希薇亞存款所剩不多,但是當她願意跳脫現實的考量,離開身心俱疲的工作,才得以抽離世俗褒貶的牽絆;儘管難得遇到心儀的對象,但是當捨得暫停與男友的感情,才能沉澱心中的慌亂和徬徨;儘管希望當個竭盡孝道的女兒,當她願意聆聽母親的心聲,理解母親放棄積極性治療的想法,才能領悟尊重他人的決定和自主權,是愛中最偉大的力量。

生活中偶爾的暫停和捨己,才能重新找回安頓身心的力量,也才有愛人和被愛的能力。

放棄習以為常的想法,脫離理所當然的習慣,放掉渴望的情感,走出心繫的渴望,的確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割捨,不過當人願意重新整頓生命中的優先順序、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這種割捨的轉變,亦是重生。而當人能夠慢慢消化磨難、不順、挑戰、困頓的心情,不受負面思維左右內在,就能找回被多重身分切割消耗的平靜,重新以希望和信心,迎接新的人生挑戰。

這時的你,有無人愛已不重要,因為重生的你,已有自愛和愛別人的滿滿能量。

編按:《總是有個人在愛你》為保護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