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雪瀅╱編譯】由美國「福音派財務責信組織」(Evangelical Council for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ECFA)與「哈特福德宗教研究所」(Hartford Institute for Religion Research),針對該國巨型教會(定義為出席人數達兩千人或以上的教會)所做的最新全國調查報告《Megachurch 2020》顯示,在大多數情況下,「小組系統」(small groups)對巨型教會的形成至關重要,然而這兩者間存在什麼關聯呢?
該研究調查了美國582所巨型教會的主要經營模式,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當中發現小組系統的參與,與教會成長趨勢有著密切關係。調查中問及:「小組的經營策略,是否為教會的核心?」90%教會表示「是」,較2000年時增加了40%。
報告研究者、ECFA副總裁沃倫.伯德(Warren Bird)接受《基督郵報》(Christian Post)採訪時表示,過去20年中,小組系統已成為巨型教會的「重中之重」。根據伯德的說法,他認為此情況將會繼續下去,同時他也預測,未來隨著新冠肺炎漸漸消退,那些長期以來關注小組聚會的巨型教會,將比那些沒有經營小組的教會,來得穩固。
注重教會健康 避免牧養失衡
倘若教會沒有發展適當的策略和架構,在牧養上便會失衡,同時阻礙教會的成長。他解釋說:「鑑於目前流行病蔓延趨勢,要評估教會的健康狀態,大部分是取決於該教會是否有規律的小組聚會,無論是面對面或是於線上進行。」
教會必須經過紮實的門徒訓練,才能評估出目前教會的健康狀態,是否前景樂觀?伯德補充:「今年疫情大流行中,受影響最大的教會,是那些原本已體質不良的教會。他們的重心只放在主日聚會,以致於當崇拜被暫停,教會就失去方向感。他們難以重整教會、重塑教會的新使命。」
擁有兩萬2千名會友的美國加州巨型教會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主任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受訪時表示,小組聚會是身陷孤獨困境下會友們的「解藥」。他強調:「除非你已經在一個團體裡,不然你必須要建立小組。小組不是教會事工,也不是教會行動綱領,更不是教會活動,小組本身就是教會。」
華理克牧師透露,疫情大流行這段期間,馬鞍峰教會成立了三千多個新小組,並將其添加到教會現有的6,010個小組中。目前這九千多個小組,每週於線上進行聖經研究,幫助人們應對由病毒引發的壓力和其他心理問題。
各形態教會互相補位
美國巨型教會之一豐收基督徒團契教會(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主任牧師勞格理(Greg Laurie)於臉書發表他對來年的看法。他說:「時序來到了2020年底,這雖然是充滿無數挑戰的一年,但我相信上帝仍在當中掌權,祂將使絕望的一年,變成希望(hope)的一年。」牧師說:「我不知道2021會握住什麼,但我知道誰會握住這一年,是上帝,萬物一切都由祂掌權。」 他以「帶著耐心期待的堅持」(Holding On with Patient Expectation) 英文句子中每個字的字首字母,組成的「希望」(H.O.P.E),呼籲受疫情所苦的美國會眾,在疫情下要帶著盼望,堅持自己的信念。
疫情之下面對新時代來臨,教會必須要以新眼光、新方式,吸引更多人進入教會,因此在牧養上必須有所調整。面對來年要跨越疫情障礙,為主做新事,教會要如何轉型?其實不論巨型教會、中型教會或微型教會,它們各有其功用,互相補位,都是不可或少的教會類型。
例如從美國紐約市搬到南加州的帕克(Parker)與潔西.格林(Jessi Green)夫妻兩人領受神的呼召,於過去四年中,在當地經營微型教會(microchurch)「鹽」(SALT)的網路組織。由於他們在禱告中看到加州的亨廷頓海灘碼頭 (Huntington Beach Pier)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受洗,於是今年夏天,他們還領導了一個名為「Saturate OC」的海灘敬拜活動。
帕克在憶述鹽教會的誕生時說:「有許多教會的服事異象,都圍繞在『凝聚家庭』;雖然不能否決它的重要性,也不能評論這方向是否錯誤,但對於許多Z世代(生在1995-2005年間)來說,他們的原生家庭早已支離破碎,他們沒有健康的價值觀。因此,教會要做的是修復工作,在有意義的地方重建起家庭。」
日前鹽教會在當地海灘舉行佈道活動。派克表示,教會成員基本上是還不認識耶穌及福音的人,教會要裝備他們成為門徒,最重要是一同來完成事工。他說:「在現實生活中,執行那些耶穌也在做的事,對我們夫妻來說十分有意義及幫助。」
潔西也補充:「我們確切認為教會是需要往前邁進的。有一現象很有趣,我們發現教會進入社群媒體時代中會卻步,我們往往害怕新事、不敢創新,然而教會卻不希望在別人眼中看來,我們是抨擊或反對當前流行事物的團體。」
(資料來源:Christia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