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智慧書包括《約伯記》、《詩篇》、《傳道書》、《雅歌》、《箴言》。莊牧師先以《約伯記》作為開場說,很多人把這卷書歸類成「給受苦的人」讀的,其實並非如此。約伯記讓我們看見且得安慰的是,上帝與約伯那份「無條件」的關係。
神與人的「無條件」關係
在上帝與撒但的對話中可以知道,撒但並不相信世界上有「無條件」的事,所以他不斷挑戰上帝:「就是因為祢保護約伯,所以他才相信祢。」過程中約伯確實遭遇了很多困境,但他不是在神使他從苦境轉回後,才選擇重新相信;而是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說了這句話:「從前我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參約伯記四十二章)
那一刻,讓我們真實感受到約伯和神之間是一種「確認關係」。約伯確認了「人和神」的關係,哪怕葡萄樹不結果子,我們與神的關係都不會因此改變。
《箴言》則是一種「抓住關係」;神喜悅什麼、神不喜悅什麼都寫的清清楚楚。若世界如箴言所構成,就簡單得多了。然而,人因無法「抓住」《箴言》,所以需要《傳道書》,因為它講述了一種「放開關係」。
從聖經體會「享受關係」
莊牧師分享,《傳道書》對比《箴言》的「黑白分明」,表達出了超越一切的上帝,如何把「永恆」觀念放在人心裡。不過,來到《雅歌》我們看見,神與人不再徘徊於高度明確或超過相對,而是真正「享受關係」。
詩歌智慧書記載了許多生命轉化的片刻。《詩篇》也帶出了上帝與人的「互動關係」,詩人的禱告提醒我們,其實禱告不需要模仿,因為上帝的「尺度」遠超過我們所想像,只需要將最真實的自己帶到上帝面前,並再次定睛於神。
聖經書卷《耶利米哀歌》也帶出「肯定和否定」的調和,讓我們感受到最真實的對話式信仰。當我們面對苦難又面對上帝的同時,不必孤獨忍受痛苦,更不需要在禱告時因害怕神不喜悅而虛偽。
禱告是與神建立關係的結果
「禱告不是用來改變結果,而是去察覺祂同在的過程。」莊牧師說,禱告是在和神對話中相信祂正在垂聽,以致最終關鍵不再於「難題是否被解決」而是「與神建立關係」的結果!
莊牧師分享,禱告是我們每天經歷上帝的管道。當遇到困難時,我們很容易出現兩極化的對應模式,不是過於美化困境,就是積存太多苦毒及仇恨。但上帝要的是,我們和祂建立真實關係。
以《詩篇》大衛的禱告舉例,他是一個敬畏神的人,同時卻又是一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但從大衛的禱告中可見,他經常以「我」為出發點,並展現出他最真實及脆弱的一面。
「行為稱義」的真實困境
此外,莊牧師也運用了保羅寫的《羅馬書》坦言,這卷書體現了基督徒在真理實踐中,會面臨到以「行為稱義」的真實困境,如七章19節所說—「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
然而,羅馬書不只是談論「律法」,在第八章給了我們極大的安慰。原來沒與任何事物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即便我們承認自己是有限制的人,神的愛也不會因此離開我們,因為祂本是那位帶著「因信成義」恩典的神!
重新認識福音的本質
最後莊牧師分享,即使我們不完全,神的保守依然讓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那是因為上帝不斷用祂的手托著我們。「福音的本質是上帝的接納。」他說,當我們真實感受到上帝的恩典時,我們就是活在福音當中的人,並能夠看見神如何透過《羅馬書》幫助祂的使徒,在破碎中重新被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