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推出的聖經學院學生贊助計畫(Bible College Student Sponsorship program),將澳洲人與來自埃及、迦納、尼泊爾、巴布亞紐幾內亞、南蘇丹和智利的學生連結在一起。
聖公會救援會以帶有人情味的「冰箱上的照片」(photo on the fridge)贊助標語,來推動贊助計畫;乃有感於目前捐款給一般基金會的贊助計畫,缺乏感性訴求。
史旺表示,救援會去年透過捐款,贊助超過了400名發展中國家的聖經學院全日制學生。他們相信在訓練當地領袖如何研讀、教授及解釋聖經上有極大的需要。
投資神學教育 一生最有果效
史旺曾在智利一所聖經學院教書,多數學生需要外界支持才能就讀。他說:「我看見智利的教會被建造起來,透過這些在國內文化背景下受到良好教育的學生,畢業後願意一生奉獻給事工。我深信促進全世界福音發展最有果效的方式,就是投資在神學教育上,訓練當地人投入本地事工。」
他也分享一名學生的故事,證明教育可以帶來正面影響。這名學生叫作阿弗德(Alfred),曾經是聖公會救援會贊助的學生,生長在一個非洲國家的鄉下村落,必須赤腳走12公里才能上學,青少年時期還成為巫醫的學徒。
受贊助學生芒果樹下開始建立教會
一名宣教士去到他的村落後,阿弗德決志信主。剛開始他在一棵芒果樹下建立教會,隨後才移到一間茅草屋裡。史旺提到:「阿弗德接受贊助就讀聖經學院,還成為一名會吏長(archdeacon),管理十位青年牧者和一群會眾;隨後又被贊助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並且參與訓練上百名牧者,為整個地區的許多村落引進自來水、電力和教育,發揮極大的屬靈及社會影響力。可說是神透過阿弗德和一些慷慨的贊助人攜手合作所帶下的成果。」
史旺解釋為何聖公會救援會當初鼓勵地方基督徒以個人名義贊助,他說:「身為一名受過良好訓練的宣教士,我可以帶來真正的影響力,但在我教書的學院裡,卻沒有受過良好訓練的當地人可以出去教書。所以宣教士永遠有個任務,我們擁有訓練和資源的管道,就有義務分享出去。
我因為家庭因素,宣教滿十年後就必須返家,和大多宣教士一樣。但當地人一輩子都住在那裡,他們也一定會比宣教士更了解自己的文化,所以他們需要應該接受良好的聖經教育。
澳洲有資源,我們想要看見這些資源運用在訓練發展中國家的當地基督徒領袖,為發展中國家盡上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