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淡水,這可愛又迷人的百年小鎮,不但可品嚐阿給、魚丸及魚酥,在馬偕街,有北台灣第一座教堂(淡水長老教會)及西醫院(滬尾偕醫館),歡迎體驗不一樣的淡水…」淡水區公所位於淡水老街的大型看板,這樣介紹已是淡水在地文化資產的百年教會。在淡水不但有名聞遐邇的馬偕街,更創台灣各鄉鎮之先河,將每年的六月2日,訂為「馬偕日」。
文創小物展現新活力
因著教會長執和弟兄姊妹和鄭浚豪牧師有同樣的看見並鼎力支持,鄭浚豪牧師上任以來,連結在地及外界的文創工作者,將馬偕博士和淡水長老教會的(宣教)歷史文化,透過教堂紙雕便利貼、明信片、悠遊卡、拼圖、飲料杯環保提袋,及馬偕巡禮筆記書等文創小物,跟前來教會與滬尾偕醫館參觀、拍照、打卡的遊客,用圖像及簡潔的文字,述說這間百年教會的新風華。
而在教會充滿歷史感的紅磚外牆上,還掛著「神給淡水長老教會和滬尾偕醫館最寶貴的資產,就是從馬偕博士到歷屆傳道人和信徒累積的歷史文化;而文創就是跟人群說故事、傳福音的管道和利器。」
鄭浚豪牧師舉例,像是明信片上的繪圖,就出自藝術名家、屏東中會退休牧師陳義仁的手筆。教會也與台灣古寫真上色合作,鮮明呈現像是巴克禮與馬偕兩位南北宣教士的合照,及馬偕全家著唐裝等珍貴歷史影像。
當民眾在明信片的背面寫字時,就可以窺見這禎圖片的歷史典故,寄回家後還可以溫古而知新。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再起,鄭浚豪牧師呼應時代防疫措施,發揮創意,製作印有淡水長老教會的教堂外觀照片,及「上主要救你脫離各樣災難,他要保守你的生命」(詩篇一二一篇7節)聖經金句的額溫檢測卡,發送給遊客及社區民眾。索取者眾,拿到的人覺得很實用且得安慰。
鄭浚豪牧師說,無論是額溫檢測卡、悠遊卡還是教堂紙雕便利貼,都是民眾日常生活可以拿出來使用的;所以每當遊客或福音朋友使用這些創意小物時,就是一次福音撒種。
在淡水長老教會位於馬偕街的紅磚外牆上,張貼「淡水觀光導覽地圖」,介紹在地名店小吃、淡水名勝及馬偕巡禮「如何去」。
而在地圖下方寫著「淡水長老教會祝福您旅遊平安喜樂,耶穌愛你」。鄭浚豪牧師說,這張地圖是在地店家與教會協力完成的。
而在教會外的廣場,則是「陳澄波戶外美術館」的藝廊開放空間,遊客可以藉著欣賞陳澄波老師以淡水美景為創作題材的畫作,領略淡水的歷史、文化及人文之美。
至於教會內部則有一座「福音鐘」,已故「寶島歌王」洪一峰昔日創作知名台語歌謠〈淡水暮色〉時,靈感就來自於聽到福音鐘響,頓時文思泉湧。
「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引到神面前。」(歌羅西書一章28節)在2015年十一月的就任禮拜中,鄭浚豪牧師就引用耶利米書一章7節,自我期許自己效法耶利米的信心和行動。
教會就是社區文創空間
鄭浚豪牧師說,馬偕不單是淡水長老教會的創辦宣教士,更是淡水的公共財;怎樣讓馬偕跟淡水在地的社區、百姓以及遊客產生更多生活及生命層次的連結,是教會的使命。
對教會來說,它的優勢是擁有近150年歷史文化(史料)的資產,而文創就是能讓「教會的馬偕」,成為「全台灣的馬偕」的利器。
像是教堂紙雕便利貼,就是跟日本文創團隊合作的產物。便利貼每張都有「焚而不燬」、「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五餅二魚」,以及「教堂鐘聲」等不同的主題。而150張便利貼全部抽完後,一座精美的紙雕教堂就躍然浮現。不但讓人印象深刻,還可以做為家中的裝飾品。這就是「福音生活化」,也是全台古蹟禮拜堂的創舉。
「21世紀的教會要廣傳福音,需要轉型,結合歷史及文化的文創商品,是接觸人的方式。福音很棒,但需要用諸般的智慧傳出去!」
鄭浚豪牧師說,因著前人的努力,淡水長老教會有百年古蹟(教會及滬尾偕醫館)及豐富的文史(文物、影像及文字),透過文創的包裝就是公眾行銷,以馬偕博士宣教佳美腳蹤為文本的筆記書、悠遊卡,都是傳福音的媒介。
「21世紀,教會要遍傳福音,傳道人必須從以教會為中心的牧會觀,轉型為看重人及社會的需求,不變的是本於信仰!」鄭浚豪牧師說,文創可以多樣且多元性,但很重要的是「高舉基督」。而教會的環境也要讓人感到友善,不會害怕走進來,這就是「無牆的教會」。
淡水長老教會的宣教中心及滬尾偕醫館就像教會的兩隻手,深入人群和社區;不單認識馬偕的故事來場宣教之旅,更能認識淡水的歷史文化及人文之美。
鄭牧師希望,無論是路過或是專程拜訪淡水長老教會的人,都能夠因著這趟旅程,「遇見耶穌、遇見愛」,而他會繼續和團隊一起努力靠著上帝的幫助,讓老教會展現新活力。
【時光寶盒】
「福音鐘」位於淡水長老教會入口處,十分醒目,此鐘在1915年教會改建竣工前,便已存在。當宏亮渾圓的鐘聲響起,連對岸的八里都能聽見。
二戰期間,此鐘被徵調為「街役場」警報器,遭到炸射破裂失聲,戰後被居民送回淡水教會,1985年正式命名為「福音之鐘」,與禮拜堂古蹟相互輝映,為福音做見證,並成為淡水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