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兒時依附關係影響一生?贏在愛的起跑點,這四招必學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記者/蕭令婕採訪報導

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Bowlby) 提出的「依附理論」指出,幼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與「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密的關係,在這個關係中培養出來的人格,會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社會互動及親密關係等,造成重大的影響。

依附關係良好 幫助孩子身心更健全
知名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曾解釋,嬰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影響深遠的關鍵就在於:「當無能力的嬰兒發出需求訊號時,照顧者若能主動回應,並且嘗試理解,嬰兒的大腦就會產生被愛與接納的安全感。當這種安全感進入潛意識後,就算與母親短暫分離,也不會讓情緒波動太大。」

約翰‧鮑比的學生瑪麗•安沃斯(Mary Ainsworth)更在實驗後發現,出生後三個月內,若能盡量滿足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多擁抱孩子,大約在一歲的時候,孩子就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有更多的手勢和表情,也能發出比較多聲音,意即有良好依附關係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的發展上都更健全。

4313_起跑點_2

四個方法 與孩子建立良好依附關係
前雲林縣教育局長張清良談到,自己開始研究「依附理論」的時候,剛好在幫家中的親戚帶小孩,所以會特別觀察孩子的需要、注意孩子情緒的變化,他說:「從小讓孩子有安全感非常重要,因為小時候建立的情緒反應不會消失,只是長大將對象轉為自己的另一半而已。」因此,他也提出幾點與孩子建立依附關係的作法。

1. 需要長時間分離,要與孩子溝通清楚:張清良分享到,有時候必須到外地一兩天,孩子必須和「主要照護者」分開一段時間,他會主動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跟孩子解釋,「因為什麼樣的事,必須出門」,並不是孩子做錯什麼,並且約定好回來的時間。

2. 調整情緒,開心的迎接孩子:雙薪家庭父母白天上班,孩子需要讓其他人照顧,但接孩子的時候,不管心情好壞,一定要先整理自己的心情,用開心的狀態迎接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受歡迎的。

張清良強調:「孩子其實會觀察你的心情,要讓他感覺到你接他的時候是有溫度的,而不是有負面的情緒。」有時候若用了錯的情緒去迎接孩子,孩子可能誤以為自己是不被接納的。

4313_起跑點_3

3. 適時給孩子溫暖回應和擁抱:「我們華人的傳統很常說,不打不成器或是用打罵的方式教孩子」但張清良認為,雖然教育孩子是必要的,但給孩子擁抱跟溫暖卻更重要;即使孩子都長大了,在孩子沮喪的時候拍拍他的肩膀,小時候那種溫暖的記憶還是能為他帶來力量。

4. 夫妻溝通取代爭吵,不要當孩子的面吵架:張清良解釋,夫妻吵架,孩子通常無法理解大人在吵什麼,所以心裡會產生恐懼,甚至會誤以為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對父母爭吵幫不上忙的無力感及不安害怕,容易形塑孩子的不安全感與日後遇到挫折常自責的性格。

依附關係的好壞塑造孩子性格的雛型,或許有人會問:「現在才與孩子建立關係,會不會太晚了?」然而,孩子的可塑性與彈性是很高的,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父母願意和花時間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形塑愛與接納的環境,對孩子的人際發展都有正向的幫助。(本文由果子傳媒提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