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邕
提到台南,一般人會聯想到什麼?食物都是甜的?到處都是美食?還是⋯⋯
身為台南人,只能說很湊巧的,從我阿公、爸爸到我,對甜的口味要求確實滿重的,別人嫌甜的全糖飲料,我們覺得剛好。而許多外縣市做成鹹的湯品,在台南可能會帶甜,還會勾芡。鱔魚意麵就是其中一道經典代表,很多人第一次吃這道小吃的時候,嘴裡傳來的味覺與腦中的認知產生極大的違和感,因而對台南小吃產生很特殊的印象。
藏身巷弄的懷舊美味
台灣各地不乏具有特色的小吃,不過讓台南人覺得驕傲的是,街頭巷尾每一家店都是好吃的小吃。同樣一道小吃,請教不同的台南人該吃哪一家,每個人講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樣,因為心目中最好吃的那家店,就是每個人家巷口的那一間。打開Google Map尋找台南的小吃,多數店家的評價都很高,有的店家甚至連店名都沒有,卻是排隊名店。
美食處處有,其中在國華街一帶,連著附近的水仙宮市場、康樂市場、西門市場,串起一整片美食王國。其中有台南獨特美食,也有年輕人創意文青料理,還有藏身巷弄古厝的懷舊美味,在這裡住上一個月,也還吃不遍所有料理。
馬雅各宣教師落腳台南行醫
享用完美食,轉往隔壁的巷弄,就會來到仁愛街43號。這裡是台灣近代第一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1865年來台行醫時的據點,建築物前面是禮拜堂,後面是醫療館。以前這條街叫看西街,附近的看西街長老教會,就以傳承看西街醫館的精神繼續於此宣教。
看西街教會的禮拜堂於1955年建築完成,是參考倫敦聖保羅教堂建築而成。禮拜堂立面有六支高聳的羅馬柱,寬敞的樓梯直上挑高的二樓禮拜廳,禮拜堂上方則以圓頂覆蓋。一甲子前,這麼龐大又歐式的建築,在這傳統小巷弄中勢必吸引許多目光;一直到現在,仍是遊客拍照取景的標的。
不過當年馬雅各醫師住在看西街的時間,可是連一個月都不到。他醫術精湛又免費看診,理論上應該大受歡迎。然而,他也搶了在地中醫師的生意,不久就遭人誣陷,指稱他取人心肝、挖人眼睛去做藥,引來眾怒,短短廿三天就被趕出台南府城,轉往高雄的旗津。
直到1868年,剛新婚的馬雅各醫師又重回府城,在亭仔腳街重設教會,也就是現在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的前身。這是台南市區的第一間教會,台南總共有二十幾間教會是由這間教會開拓、分設出去的。
來趟府城古蹟巡禮
太平境教會位處於市區,從清朝、日治時代直到如今,這一帶都是府城政、商、文教機構的中心,從一旁的圓環可以看出這裡的重要地位。共有七條大馬路匯集到這個圓環,百年來車水馬龍,進市區的民眾鮮有不經過這個圓環的。
圓環周圍還有許多古蹟;教會對面是1898年建立的氣象測候所,有十八角塔的特殊造型,三層牆壁圍繞,最內圈是高達十二公尺的圓柱型風力塔。
現在這裡是氣象局的展示場,保存有早期的氣壓計、地震儀,以及一些氣象古董儀器。有專業導覽志工在此,講解許多早期與現代的氣象測量原理,以及氣象預報的作業流程。隨著導覽專家繞行測候所走一圈,不只是古蹟巡禮,還上了一堂大氣科學課程!
圓環另一端是消防局的中正分隊,這建築物中央高達六層樓的高塔,是1930年所建的「火見樓」,為當時台南最高的建築,負責守望市區的消防安全。塔的中央有個四層樓高的滑桿,早年發生火災時,消防隊員就會從樓上沿著桿子滑下。過去電影曾見過這樣的景象,如此滑下的英勇畫面讓人對消防隊員相當敬佩,然而在緊急任務的壓力,以及從相當的高度滑下,難免有意外與傷害發生,現已不再使用。
消防隊這裡也有一間消防史料館,展示從日治時代到現在,消防隊員林林總總的任務以及裝備,他們的十八般武藝,以及負責的救災種類之多,令人對他們產生無比的敬意。
圓環的四周,還有1915年完工的台南州廳,現在改為台灣文學館;1931年落成的台南州警察署,現在成為美術館。稍遠一些,有南台灣第一間百貨公司,1932年開幕的林百貨;1912年建的台南地方法院,現為司法博務館。
福音影響台灣深遠
這次的台南之旅,也沒有錯過馬雅各醫師逝世百週年系列活動,就在台南神學院圖書館舉辦馬雅各特展,展示相關文物。馬雅各在台灣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他在曠野開道路,為台灣帶來許多第一,也將許多先進的醫術與知識帶進台灣。更重要的是,讓基督信仰進入台灣,使這個信仰成為許多人的幫助。
馬雅各的兩個孩子也承襲他的精神,次子馬雅各二世回到台南,在新樓醫院,也就是馬雅各所創立的醫館行醫。長子馬約翰(馬士敦)則在中國醫療宣教41年,並引進許多先進的醫療技術與儀器。
台南的美食與古蹟,加上馬雅各在這裡撒下的種子,讓我以我的故鄉為榮,也很驕傲地向別人說,我是台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