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好牧人

《彌迦書查經八》在虛假的世界,仰望真實的神

檢舉
王乃純 王乃純 追蹤

◎王乃純(拿撒勒人會員樹林教會牧師)

經文:彌迦書七章1-13節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且壓力大,不論在家庭或職場都要面對許多人情世故,尤其在職場上更要面臨競爭和虛偽的事情,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該怎麼辦呢?

生活的壓力和職場的虛假不是現在才有,早在主前八世紀,先知彌迦就有這種感嘆。彌迦書七章一開始就以「哀哉」開始,可見對當時的情況充滿了無奈。

先知彌迦用農作物比擬他當時所面臨的景況:夏天收成過後,又像被摘光的葡萄樹一樣,什麼都沒有了,因為「他們最好的,不過是蒺藜」(4節),而且觸目所及都是邪惡,「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2節)。

百姓就像不能結果的葡萄樹
先知除了感嘆,也懷念過去神子民蒙保守看顧的美好歲月,因此他說:「我心羨慕初熟的無花果。」(1節)無花果和葡萄樹經常用來比喻以色列人,先知說當時的以色列百姓就像不能結果的葡萄樹一樣,一點用處都沒有;可是最初以色列百姓卻是初熟的無花果,是最先蒙恩的子民,但那種美好光景如今都不在了。

在當時,社會充滿了詭詐、陰謀,「各人埋伏,要殺人流血」,在暗中進行謀害人的事情,甚至連自己親近的人都不放過,「用網羅獵取弟兄」。從先知的描述來看,當時以色列南北兩國的社會情況,可說是敗壞到了極點,難怪先知要感嘆「虔誠人滅盡」、「沒有正直人」(2節)。

一般百姓爾虞我詐、圖謀不軌,負責管理百姓的官長又如何呢?先知說,「他們雙手作惡」而且比百姓更壞。從君王開始就沒有公義,只會「徇情面」(3節),只看個人關係卻不管法律規定。負責審判的官員「要賄賂」;位居高位的人「吐出惡意」,就是口中只有私利、沒有公義。更惡劣的是,這些有權有勢的人「彼此結聯行惡」(3節)。

傳講律法的不認識耶和華
在先知眼中,當時的以色列百姓從上到下都是一個犯罪集團。因此他感嘆說,「他們最好的,不過是蒺藜」,是毫無用處的植物,一點價值都沒有。而他們的行為也毫無可取,「最正直的,不過是荊棘籬笆」(4節),一切都是虛假。

這就是先知眼中的以色列,整個國家已陷入虛假作惡的局面,正如耶利米書二章8節所描述的,祭司和傳講律法的都不認識耶和華,官長違背耶和華的旨意,甚至先知還要藉著偶像巴力說預言。對於這樣敗壞的局面,耶和華不會坐視不管的,因此先知警告說「降罰的日子已經來到」。當神進行審判時,那些行惡的官長「必擾亂不安」(4節),一定會受到該有的刑罰。

先知繼續描述當時敗壞的情況,不但政治和社會上充滿了虛假,生活中最親近的家人和鄰舍也都不可靠。人和人之間毫無互信,家庭也是尊卑不分,「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6節),最親近的家人竟成了仇敵。

百姓一開始就是這麼壞嗎?很可能是逐漸地犯罪,終於造成這麼嚴重的情況。所以,身為基督徒千萬不要小看罪的影響力。三國時代的劉備,在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基督徒來說也是很好的提醒,我們如今就生活在一個隨處可以看見虛假的世界中,我們必須提防罪的擴散,就是保羅所說的,不要讓罪在我們身上做王,使我們順從身體的私慾(羅馬書六章12節)。

如何脫離虛假的世界?
神的兒女要如何面對一個虛假敗壞的世界?先知已經給我們答案,不管世界如何變化,「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要等候那救我的神。」先知彌迦看到社會的情況感到絕望、發出嘆息,但是他仍然堅定信靠神,因為他深信一件事:「我的神必應允我」(7節)。這種確信就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必要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四十章31節),也是使徒保羅所說的,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羅馬書五章4-5節)。

當神的兒女用信心仰望神的時候,魔鬼撒但仍然可能繼續攻擊神的兒女,所以彌迦向仇敵宣告:「不要向我誇耀」,雖然眼前的情況讓仇敵占了上風,但是神一定會為祂的兒女伸冤:「我雖跌倒,卻要起來;我雖坐在黑暗裡,耶和華卻做我的光。」(8節)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 也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神兒女可以用信心仰望神,以此面對邪惡的仇敵,而自己要如何面對神呢?先知說,必須承認自己的過錯,就是「要忍受耶和華的惱怒,因我得罪了他。」(9節)許多基督徒知道自己犯罪得罪神之後,習慣性的做法就是逃避或者掩飾,先知彌迦卻說,要在神面前勇於承認自己的罪過。在神面前承認罪過之後,犯罪的人反而可以有重來的機會。先知確定,耶和華「必領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見他的公義。」

我們在神面前難免犯錯,得罪神之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神面前承認過錯,並耐心等候神將我們赦免挽回。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但是祂也不會以有罪的為無罪(那鴻書一章3節);祂總是希望我們重新回到祂面前,因為「祂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詩篇一○三篇9節)

當神兒女重回神面前時,神要對那些取笑攻擊神兒女的仇敵採取行動。仇敵看見神的兒女重新被神拯救與接納,他們就要「被羞愧遮蓋」,意思是完全出乎仇敵的意料之外,而神的兒女將會看見仇敵遭報。這一切都是出自神的手,耶和華才是掌管歷史的主。

神的兒女身處兩個世界
從先知彌迦的描述,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情況:神的兒女是處在兩個世界中。其中一個是可見的現實,隨時都出現在我們的周遭,那是一個由人們的殘暴和不義塑造的現實;另外一個是隱藏的現實,那是一個充滿神的憐憫與公義的現實。

在這兩個現實中,神的兒女必須做出選擇,究竟要追求哪一個現實?應該做的就是耶穌提醒門徒的,要走那一條比較少人走的窄路,而不要跟著大家走那一條寬路。因為窄路引向永生,而寬路引向滅亡。

我們每天看見的多半是一個虛假的現實、處於一個「假面世界」中。在這個虛假的世界中,我們必須仰望真實的神。就如詩篇和箴言所說的,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因為惡人不得善終(詩篇卅七篇1-2節;箴言廿四章19-20節)。

萬民將回歸耶和華
雖然神的百姓生活敗壞,但是神終究是有憐憫與慈愛的,祂不會永遠丟棄祂的兒女。因此,神總會期盼祂的兒女悔改,讓祂的兒女在艱困中仍有盼望。
彌迦時代的神兒女有什麼盼望呢?就是牆垣必重修、境界必開展,而且各國百姓都要歸向他們。按照先知的說法,因為百姓犯罪,所以國家會滅亡、城牆會被拆毀。但是最終,百姓要重新修建他們的城牆,而重建城牆並不只是讓城牆恢復原狀,更是因為國土擴張了,原本的城牆已經不夠用了,所以要建新的城牆。

這些榮耀的盼望都將在「日子必到」和「那一日」(11節)發生,所以這一切的翻轉都是神的拯救計畫,目的就是要讓神的兒女重新回到神面前,再次開始過聖潔的生活。而神的救贖計畫的高峰就是從亞述、埃及、「從這海到那海,從這山到那山,都歸你這裡。」(12節)這就是各邦各族都要歸向耶和華的景象,是四章1節描述的盛況,也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情形(以賽亞書二章2節)。

實際上,在先知彌迦的時代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盛況,因此這個預言就如同以賽亞所說的一樣,是預言末後救贖計畫的實現,就是以弗所書所描繪的景況,基督的權柄要超過一切,並且萬有都要服在耶穌基督的腳下,耶穌基督要成為教會的元首,所有悔改的人都要被吸引進入教會。

在兩個現實中 專注那隱藏的恩典
但是,末後的世代仍然可能有一些不肯悔改的人,就是彌迦所說的造成地土荒涼的那些百姓,而那些百姓使地土荒涼,是「因他們行事的結果」(13節),也就是百姓犯罪的結果。由此看來,福音是要給萬民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福音的好處,只有在神面前謙卑悔改的人才能得到神的救恩。

神的兒女每天都面臨這種挑戰,也要在挑戰中活出見證。我們一方面要在詭詐的世界中仰望神的公義;另一方面我們要在冷漠的環境中等候神的慈愛。這樣的挑戰和張力經常讓神的兒女感到疲憊與挫折,但是保羅給我們很大的激勵,在兩個現實中,我們專注在那個隱藏的恩典,而不是定睛在罪惡的現實,因為看得見的是短暫的,看不見的才是永久的(哥林多後書四章18節)。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11-22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原諒仇敵還是秋後算帳?
2024-11-22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爸爸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