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Eva Lam╱照片:創世電視
香港資深演員廖啟智(智叔)三月28日因胃癌離世,太太陳敏兒在他的安息禮拜上形容,智叔的人生好比短跑,用盡所有拼勁,沒一刻停下來,衝到最盡頭。自30年前智叔信耶穌後,參演過基督教舞台劇,努力培育後輩,成為基督徒的榜樣。今天,智叔當跑的路跑盡了,所信的道守住了,他和兒子諾諾讓我們看到永生的盼望。他日,天家再聚!
當收到智叔逝世的新聞,許多香港市民都感到愕然,慨嘆失去一位專業的好演員。陳敏兒(敏兒姐)在安息禮中憶述,丈夫原本約定在疫情過後遊遍名山大川,卻已沒機會。「我們看了地圖,排了次序,第一個地方去哪兒,第二個去哪兒,結果這中國夢我們無辦法完成了。」生命的時間有限,死亡往往提醒我們要珍惜,和所愛的人建立美好回憶。
負上全責的好丈夫
敏兒姐在悼念影片也提到︰「作為一個丈夫,他在病房時常捉著我的手說:『我很擔心你,我對你很不放心,因為作為丈夫,我很不開心自己無辦法完成這個責任直到最後。』」正因為這份不捨,智叔一直做一個A+病人,醫生要他做的都全力以赴,為了可以再次照顧家人,這份承擔的愛,相信會一直留在太太心中。
在病榻床前,敏兒姐為智叔留下最後的說話︰「辛苦你啦!你現在可以好好休息。」敏兒姐懷著感激之情,由於智叔的辛勞,成就了許多的事。「我作為他的妻子,我見到這個生命,我的確以廖啟智為榮。」
堅強的敏兒姐很想讓智叔知道,她和兒子們是很棒的,可以照顧自己。「他這份負有責任感、尊重人的質素,我們廖家都做得到。」
溺愛中學習放手的爸爸
在家中,兒子也會稱呼爸爸為智叔。大兒子文哲說︰「智叔是非常愛家人的人,他對我的愛近乎溺愛。他雖然工作忙碌,但小學時會接送放學。在高小時,我想自行放學,他答應我但其實很擔心我,所以在我自行放學期間,他尾隨我放學,確保我平安回到家。從這事看到他尊重我的決定,同時關心我,會暗中保護我。」
文哲形容自己長大後和智叔的性格相異頗大,也有關係不好的時候。「他是嚴守規律、界線清晰的人,我是隨性、我行我素的人,所以有段時間我很怕與他相處,我有很多行為他非常不滿。但他會尊重我所有決定,也有一點責怪我,我錯覺他很不喜歡自己,他和我相處很不開心,但其實他心底非常愛我。」
「早年我去澳洲讀書,每次回來他都到機場接我。每次我見到他第一眼是打從心底笑出來,非常掛念我。他是非常愛我的爸爸。」
二兒子文信則說︰「我們一家人在醫院會圍讀劇本《相約星期二》,是講述患上絕症的教授在世時辦喪禮。爸爸受到這故事啟發,所以叫家人講一些肯定他、最後想要告訴他的話。於是我們各自寫了一封信讀給他聽,媽媽又邀請他身邊的好友錄音。他知道很多人很愛惜他,他很開心。」
「我是做製作的,因這是他的專長,他會給我很多意見……雖然他現在已返天家,我沒機會請教他,但我感恩成為他最後的學生,我希望可以成為他驕傲的學生和兒子。」
智叔、諾諾 天家再見!
諾諾是智叔的小兒子,三歲時因血癌經歷骨髓移稙手術,五歲的諾諾回天家前一個月受洗歸主,在兒童節與父母遊車河後,於4月離世。三個月後,智叔和敏兒姐製作了福音見證專輯《小麥子》,讓人看到一家人怎樣倚靠上帝面對喪失家人之痛。
智叔接受創世電視專訪時提及:「信主得救後有一份永生的盼望,地上的生命都是短暫,將來才是永恆。說出來好像很簡單,但當經歷到時,內心會充滿平安和喜樂。」「這是一份終極的盼望,聖經記載,天上一日是地上千年,現在諾諾在天上一個動作,未完成那動作我已經(和他重聚)。」相信現在智叔已體會永生的盼望,兒子諾諾已乘著波波車迎接爸爸,在天家重聚。
奔跑不斷的專業演員
智叔一生演出的電視劇有110部、電影92部、舞台劇21部,演藝教育工作超過十年。敏兒姐形容︰「他工作量之多,涉獵範疇之廣,我可以說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智叔在徙置區一家十口的蝸居長大,因家中有一部優惠得來的電視,成為了街坊的小型電影院。每天收看粵語長片,孕育了他對戲劇的興趣,而跟他同齡的馮寶寶的精湛演技,更燃點了他想演戲的一團火。
中學畢業後,智叔多次向電影公司自薦但都落選,於是努力尋找機會,還曾在片場做錄音室助理、收音;後來覺得自己準備好,就投考無綫藝員訓練班,但經過三次面試都落選。不過這並沒有磨蝕智叔的演藝夢,他再戰江湖,最後入圍。
在安息禮場刊(程序單)以「人生短跑」為題的生平記述中提到:「由於經歷多番挫折,令他有一顆同理心去幫助熱愛戲劇的年輕人,他不計較片酬,也不計算團隊的經驗和劇本的勝算,只是單純地想陪伴年輕人為夢想起跑。」
演戲是上天所給的恩賜
智叔與無綫電視簽約後,即獲得《上海灘》飾演丁力助手一角的機會,又曾於節目《歡樂今宵》、《城市追擊》等任主持。1984年,他有機會參與中港首次合拍電視《廣東鐵橋三》,監製要求大陸演員剃光頭做清裝造型,但香港演員則可豁免剃頭,他十分抗拒這種不平等的特權,於是逕自把自己的頭髮刮光,用行動表達尊重每一個人。他從來不稱群眾演員為「茄哩啡」,認為每一個參與演出的都該被尊稱為演員。
電影方面,智叔曾先後以《籠民》、《無間道II》、《殺破狼》、《証人》、《綫人》、《消失的子彈》、《點五步》及《無雙》,八度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並在1993及2009年分別憑《籠民》及《証人》獲獎。
敏兒姐曾問智叔喜歡哪一部電影,他說是《籠民》,並非因為此電影令他獲獎,敏兒姐說︰「他覺得這電影反映社會問題,諷刺的是,30年過去了,香港社會越見富裕,基層住屋問題卻變得更差。他說:『劏房是香港人的恥辱!』……雖然他是一個小演員,但對整個社會基層的需要,卻有一份很大的關心。」
智叔憑《証人》再次獲獎時,在金像獎電影頒獎禮分享︰「我希望明年可以競逐最佳新人,不是開玩笑,因為我希望心態永遠都很新。感謝上天給我演戲的恩賜!感謝我的太太和三個孩子對我的愛。」
他將獎盃舉向天,感嘆說:「兒子,那個獎16年前我已經拿過,這次承你貴言,我又拿了新的。諾諾,雖然你今天不在我身邊,但是我知道,這個獎我跟你都有份。」智叔2016年更憑《愛存在》榮獲第一屆馬來西亞金蝶獎最佳男演員獎,首膺影帝。
持守信仰 相信上帝的靈作工
智叔和敏兒姐結婚後,太太一直邀請他參與教會和佈道會。智叔沒有推卻參與教會活動,七年間雖然沒表示信耶穌,但內心卻種下福音種子,而且扎得深、扎得穩,七年後發芽,在佈道會決志信主,一直成為美好的見證。
智叔在2008年接受本刊訪問,提及在舞台劇《耶穌十三門徒》中,他見到有個別演員讓他感到絕望,就算很出力幫助他也不太奏效。「我私下也有為他的演出而禱告,後來在演出的過程中,看到他有很大變化。我相信上帝的靈在當中帶動。」
「在事業上我不會強求的。不過有了信仰後,在選擇工作上,有些會放棄不做;上帝也知道我這方面比較軟弱,所以祂的供應很充足,令我就算放棄一些工作也沒甚麼問題,沒有欠缺。」
在智叔安息禮場刊的封底語句寫道:
「當我們帶著永生的盼望,在地上的人生好比一場短跑,但智叔給我們的榜樣是,即使短暫,仍然盡力去付出,愛護家人,提攜後輩,栽培一代又一代,所以他能夠如《聖經》保羅所說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當我們無悔地跑,我們不單可以擁有永生的盼望,還相信將來可以在頒獎禮上有冠冕為我們存留。我們懷著感恩的心與智叔道別,深知他日必定天家再見!」(轉載自香港影音使團《天使心》雜誌五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