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幸枝(天母福音堂顧問牧師及神學院老師)
經文:詩篇一三○篇
不曉得各位是否走過迷宮?迷宮設計來自公元四世紀,到了中世紀時期,有許多朝聖教堂設置了迷宮,提供信徒行走期間靜心祈禱,比喻在人生失迷的中途回轉,尋求靈魂的逃生路線。
在迷宮中尋找出路
例如,位在巴黎市郊的沙特大教堂,十三世紀初在中殿的石地板,嵌入了一塊以玫瑰花瓣為中心的苦路迷徑。中世紀時期,許多朝聖客前來都採跪爬的姿勢,一邊禱告一邊前進,作為靈修操練。
這個迷宮用272塊白色的石頭組成,按教會傳統說法,認為那是從加百列向馬利亞報佳音直到耶穌降生的天數,藉此作為一個人生命歷程的縮影。就好像在天路旅程之中,我們在探索、迷惘、躊躇與暫停之中,學習聆聽和明辨,然後逐漸看見亮光,找到逃生路線。
公元2004年,耶路撒冷市政府因修復破裂水管無意中挖掘到考古遺跡,沉睡在沙塵底下一千九百多年的朝聖古道重現天日。這條約六百公尺的階梯,以寬窄錯落有致的方式鋪設,目的應是為了要讓瞬間湧入聖城,風塵僕僕的朝聖客調整步伐,避免推擠,在保持適當距離中,預備心朝見神。
呼求按本相接納我們的主
詩篇一三○篇像是一個朝聖者在旅途中迷失方向所寫的詩篇。這首詩在教會傳統上被歸類為「悔罪詩」,它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好像在朝聖旅程中慢下了腳步,遠離了人群。但他不是自我放逐,而是希望自己雖像脫線的風箏,卻找到可以抓住他,握著他心靈的雙手。如何跟上帝的手碰觸,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禱告中向祂伸手。
我們看到這首詩一開始,詩人從深處求告神。「深處」在詩歌的語境中,常常象徵內心世界。那是內心深處,也可能是指陽光進不去的幽暗之地。然而,禱告的手成為詩人通往上帝那裡的天梯。他說:「願祢聽我的聲音,求祢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
這裡用了一個很有畫面的原文字「側耳」,那好比是高大的父親彎著身子低下頭來,側著臉聽孩子小聲的說話聲音。這句話直白的翻譯是:「願祢那留心聽的耳朵臨到我懇求的聲音。」也就是,祈求上帝的耳朵貼近我的嘴巴,讓上帝的耳朵成為我們心靈的聽筒。
當有人能聽到你靈魂的聲音,你想他能聽到什麼?當醫生拿聽筒聽你身體的聲音,用儀器檢查你身體出問題的部位,在檢查的過程當中,醫生對你身體的狀況彷彿瞭若指掌,而詩人親近的,就是這樣一位對你無所不知的上帝。
因為經文提到「究察」,就是指仔細觀察。第3節說,「祢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上帝對我們所做的一清二楚,祂如果真的要拿這些來數算我們的罪孽,有誰能義正詞嚴的站立得穩?然而,就像是醫生對我們仔細檢查,不是為要宣判我們病入膏肓,而是要醫治我們。因此詩人說:「但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4節)
在當今的世代,不看重悔改,只在乎被接納。不過,真正的接納來自於:接納你的對方深知你是怎麼樣的人,卻仍然選擇愛你。
致力醫療傳道、著有《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的保羅.班德醫生曾提到,在二戰期間有許多英挺的空軍健兒,在阻止納粹德國空襲時被擊落,因戰機設計不良,油箱就在駕駛座旁邊。所以幾乎每個倖存者不僅全身嚴重灼傷,而且多半臉部遭到毀容。許多人因此面對配偶要求離婚,或女朋友要求分手。
其中有一位軍人,他經歷無數次的植皮和外科整型,仍不敢直視自己的容貌、看看鏡中的自己。但他的女友卻接納這個醜陋的他,並且在他還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就嫁給他。他說:「她成為我的鏡子,使我有了新的形像。明明是醜陋的自己,但是妻子這面鏡子卻讓我看到自己是被愛,被接納的。」
詩人毫不遮掩來到神面前接受光照,他不逃避,而是在光中得見真光。
帶著熱切等候上帝
而上帝是如何讓我們恢復祂的形像?詩人說:「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話。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因他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他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詩篇一三○篇5-8節)
第5節及第7節在原文中,出現四次跟等待相關的辭彙,用了兩個希伯來文:「等候」(5a、5b)與「仰望」(5c、7a)。第6節雖然出現三次等候,但原文的動詞是在第5節。
「等候」這個字的希伯來文意思是「纏在一起」。以賽亞書四十章31節用了這個字提到:「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為什麼我們可以等候上帝,然後重新得力呢?因為我們緊緊的跟主「纏在一起」,就好像葡萄樹和枝子連結一樣。同樣的字根衍生出另一個希伯來文「繩子」,當以色列人攻克耶利哥城,看到喇合家高掛紅色的繩子,它帶來救恩的盼望。
第二個字「仰望」的意思是指「熱切地等候」。如同詩篇一四七篇11節所說:「耶和華喜愛敬畏他和盼望他慈愛的人。」耶利米哀歌三章21節以及24節也說:「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祂。」
等候的感覺好像是煎熬,但是帶著盼望的等候卻不一樣,就好像守夜的等候天亮。雖然夜好像愈來愈深,但是離黎明的曙光也愈來愈近。因此,對每個朝聖者來說,只要邁開步伐而不是原地踏步,距離目標總是愈來愈近。
最深邃的黑夜最靠近天明
澳洲電影《聖雅各的天空》,描述六個來自紐澳背景的旅人,踏上八百公里的聖雅各朝聖之路的真實故事。
有一對翁婿失去了孫女/女兒,相約一起踏上朝聖之路,希望能洗去憂傷。一個中年婦女在十五天內辦了兩場追思禮拜,丈夫死於癌症,兒子死於泛舟意外,她揹著一生深愛的兩個男人的骨灰,走上這條朝聖之路。還有一位是結婚三十幾年之後失婚的女性,她手腳關節嚴重退化,身體有各樣毛病,她根本不曉得自己能不能走完這條路⋯⋯。
這幾個人有時獨行,有時又在某個點重逢,但目的地都是一樣的。電影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他們抵達終點的那刻,不管這一路有多少身體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雖然一開始看不到盡頭,至終在抵達的那刻,看到陽光下的大教堂,猶如新耶路撒冷般地閃耀著光芒,他們都欣喜若狂。
朝聖旅程要經歷無數的黑夜,也迎向無數的黎明。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朝聖是重演出埃及,前往應許之地的「阿利亞」(Aliyah),也就是上行!
屬主的人生命中有一種內建密碼,呼喚著他屬靈的本能,那是神在我們心中放下的神聖渴慕,而祈禱成了我們的逃生路線,讓我們在心靈的迷宮中找到逃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