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芳
今年雨水不足,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在缺水的日子裡,深深體會「如鹿渴慕溪水」的心靈悸動。
上山巧遇提水弟兄
天空有烏雲,雨水卻下不來。在住家附近的山徑健行,遇到經營簡餐店的一位主內弟兄;以往曾瞥見他提著水、澆灌人行道上的花草,這次看到他帶著盛水的寶特瓶,上山來澆花。他慨歎:疫情讓他的店裡客人變少了。寒暄幾句後,我向他表達謝意:多虧您有心,提水上山來澆花,讓山友們有機會欣賞美麗花草。
人生難免遇到枯水時期,有人就是懂得在沙漠中找綠洲。我欣賞這位「提水弟兄」,即使生意不理想,他仍不忘為環境盡一點心力,提水上山,滋潤一下花草。
每個人都像花草。在乾旱時節,若有更多人願意作「提水者」,面對生命的枯乾期,依舊澆灌出綠意盎然的恩典,豈不美哉?
乾旱使瓜果更甜
疫情陰影,加上雨水欠缺,的確讓人樂觀不起來。到市場買水果,小販卻趁機向我熱情推薦一番,他說今年瓜果特別甜,因為雨水少;李子顯得比往年小一些,連桃子都小一號,但口感相對的較甜、較脆。
美國影帝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成長於牧者家庭,進入五光十色的影藝圈工作後,他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有感而發:「越是什麼都沒有的人,越親切可愛。」(The poorest people are the sweetest people.)
真是耐人尋味!在匱乏環境中成長的人,通常較好相處;一如乾旱時期長出的瓜果,雖然不搶眼,卻有滋有味。
心靈缺糧就像果樹落花
四月中旬南下嘉義,沿著朴子溪的防汛道騎單車,我發現路旁許多芒果樹,花開得很多,可惜開得有氣無力,顯然是因為雨水不足。騎單車經過幾戶農家,前後院都簇擁著果樹,比芒果樹高多了,也佈滿了小小的黃白色花苞。
剛好遇到一個老太太,我問:「阿桑!好多果樹啊,是龍眼嗎?」
老太太回應:「是啊!」
我好奇問:「快開花了!會有蜜蜂來嗎?」
阿桑搖搖頭:「妳看!很多花蕊都掉到地上了。今年缺水,樹上的花『沒著欉』(台語,指無法附著在枝幹上),龍眼花沒有足夠的水,會提早枯萎,蜜蜂就沒有花蜜可以採了!」
原來,缺水效應,花草植物也避不了。
我們的心靈,是否也有類似缺水、枯竭的危機呢?當環境不順遂時,我們是否能以單純的信心來支取上帝「愛的水氣」?是否能在所遇見的人事物中,挖到活泉、採到花蜜?
未經大旱怎知「有雨真好」
難得午後一陣大雨,花草一朵朵抬起頭來。紫色山牡丹簇擁在路旁,野薑花也釋放出微微香味。
缺水,花草會乾枯;缺乏禱告,生命會枯竭。
近日讀到《大德蘭自傳》(Teresa of Avila: The Book of Her Life)中提及「四種水源」。若把生命視為一座花園,禱告就像汲水,可以澆灌生命花園。
第一種方式是從井邊汲水上來,這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其次利用水車和溝渠,轉動水車的輪子便能打水;這種方式較省力,可以取更多水。第三種是把水從溪流中引入,如此灌溉園裡花草很省力氣。第四種,雨從天空直接下下來澆灌花園,不費園丁任何力氣――這全然是恩典,是前面三種方法望塵莫及的。
若沒有這一陣子的缺水現象,加上疫情升溫、夏日的悶熱,我對這一場雨水可能就不會這麼珍惜了。生活越吃力,越需要禱告。在禱告的過程中,難免經歷費力取水的階段;但也因為如此,更能體會「雨從天空直接澆灌下來」的可貴。
常在禱告之際,神的話流入心田,我總是滿心雀躍;一如花草,經過陣雨的洗滌,顯得神清氣爽。
在這缺水時節,有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