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 記者梁敬彥
台北真理堂楊寧亞牧師:
三千會友線上聚會是大挑戰
力推「三化我家」行動
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師楊寧亞受訪時表示,三級疫情警戒讓全台教會都無法實體聚集,對於主日平均聚會人數超過3100人,且會友年齡層較長的台北真理堂來說,不單是聚會,包括裝備及佈道課程,如何讓會友在線上進行,都是挑戰。
過去台北真理堂已經把主日、晨禱、小組聚會、裝備、佈道課程全面線上化,並且推動「三化我家」(RPG化、線上化、家庭主流化)的運動。教會的愛傳協會也透過舉辦Google Meet/Zoom的線上培訓課程,協助998間受到疫情衝擊的中小型教會、機構,近1762名牧長同工,熟悉使用社群媒體,讓聚會及關係維繫不中斷。
「縱然疫情嚴峻,迫使教會不能用以前熟悉的方式聚會(指實體),但末後的時代,教會一定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去因應變局,善用新媒體線上聚會、團契及奉獻。」
楊牧師說,他已經年逾七十,教會長青團契很多跟他一樣年紀、甚至更年長的會友,從去年就都學習線上聚會、上裝備課程、RPG和佈道。
本身也是台灣基督教聯盟理事長的楊牧師直言,使用社群媒體,讓教會的各樣聚會、事工及關係維繫不中斷;對於台灣的教會,特別是中小型教會而言,早已不是超前部署,而是必須加速迎頭趕上的事情。「時機已經不等人了」,台北真理堂愛傳協會也樂意傳遞經驗與眾教會共享。
新生命小組教會公關總監陳頌聖:
昔日大型聚會化整為零
建造超過500個微型教會
這次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三級防疫警戒延長至六月14日;面對不能實體聚會(包括主日)的衝擊,北部部分教會的傳道人受訪時,除了分享他們過去一年多的防疫部署經驗外,同時勉勵眾教會「神與人、愛的團契關係每天都必須維繫、不中斷」。
在政府宣布停課延長的當天晚上,新生命小組教會的區長、小組長以及弟兄姊妹,就透過社群媒體同步上線,為防疫政策決策團隊及第一線防疫醫護和警消人員禱告,同時間有超過800人上線響應。
擔任教會防疫統籌的公關總監陳頌聖區長受訪時表示,在2020年農曆新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教會主任牧師顧其芸就召聚所有全職同工停止休假回台北,明確宣示台北新生命小組教會和各地分堂及福音中心,從昔日華人教會習慣的「集體大型聚會、崇拜」,化整為零轉型成3-6人為一個單位的Ekklesia(後面簡稱:EKK)微型教會。
現在新生命小組教會已經建立超過500個EKK ,分散在不同的點聚會,也添購臉部自動辨識測溫器等設備,保障同工及出入的會友安全。
顧其芸牧師的目標是朝向「建造所有的EKK,成為扁平化的教會的經營方向邁進;由新生命團隊共同門訓、裝備每個EKK 的成員,都具備講道、帶敬拜、為人禱告及服事的神國精兵。
主日聚會近四千人的台北新生命小組教會,已經轉型成為12個區塊(3個小區連結為1個區塊)的長執團隊,每週獨立經營各自的主日聚會,共12堂。也就是新生命小組教會「由大變小」,化為12間福音中心,每堂主日的所有服事,都是獨立承擔及負責。
新生命小組教會透過Google Meet或是Zoom,讓超過500 EKK 在遵守防疫規範的前提下,隨時機動線上聚會。使他們不受限制和影響,持續在家庭、職場及校園藉著聖經神的話及關懷的行動,在疫情嚴峻的時刻帶出平安、安慰及關係連結。
也由於全教會一直都在關係網中彼此連結,所以即使無法實體聚會,感情依然不會散,在主愛裏緊緊牽繫。
平鎮浸信會黃祈翰牧師:
學習建造更小的教會
手機直播就能關懷講道
桃園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牧師受訪表示,去年爆發第一波的疫情時,同工就花了二、三個月跟CCNTV學習三機直播;這次他也協助很多桃園地區的中小型教會,因應三級防疫下如何透過線上直播或錄播維持聚會。
「台灣的教會不單是要努力把教會建造得更大,更要竭力學習把教會建造得『更小』,傳道人甚至用手機就能直播關懷及講道。」黃祈翰牧師說,平鎮浸信會已在裝備信徒,特別是小組長,成為2-3個人就能經營聚會的「RPG模式教會」。疫情的巨浪已然襲捲全台,教會必須要衝上浪頭,善用社群媒體已是趨勢。
黃祈翰提醒,在疫情嚴峻的此時,教會務必看重和群羊的關係經營及靈命餵養。他透過跟教會上百位小組長的群組,不單是分享線上的聚會及禱告的連結,更分層關懷受到疫情衝擊的教會家人心靈及生活的需要。
在三級疫情警戒期間,黃祈翰牧師也開始嘗試帶著全家透過直播跟肢體連結與互動,彼此關懷並且維繫關係。黃祈翰說, 線上見面同樣具有愛的溫度。
黃祈翰牧師說,若是實體開會、見面還要特別預備場地及喬大家的時間,線上直播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
他鼓勵台灣的眾教會牧者,關係的經營重點是「從平時累積」;疫情來襲大家會更看重線上問候及團聚的機會,所以這波本土疫情,看似危機,卻是教會加速建立「虛實整合」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