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整理報導】疫情爆發之後,很多博物館和畫廊都關閉,所幸不少世界知名的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展覽;而要認識聖經畫展,來到梵蒂岡博物館,絕對不能錯過「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的線上壁畫展;尤其是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曠世鉅作——〈創世紀系列〉和〈最後的審判〉;以及早期多位藝術大師完成的〈摩西生平〉、〈耶穌生平〉等,傳達上帝的創造、救贖,以及最後的審判,具有深刻意涵。
數位影像可反覆觀看細節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專任副教授戴佳茹表示,從製作精良的網路數位影像觀賞作品,有很多好處是實體看展所無法取代的;例如到西斯汀禮拜堂現場看頂棚的〈創世紀系列〉,只能從底下抬頭仰望,是很難真正看清楚作品中許多微妙精采的細節與變化。
她說,透過專業拍攝所製成的高品質數位影像,就可以慢慢仔細地瞧這些作品,把許多微妙的細節看得清清楚楚。它不但可以停格欣賞,還可以反覆觀看,而且不限次數與時間。如果再加上專業的導覽,便可真正對作品進行較深刻的欣賞與研究;跟到現場打卡式地瀏覽,是絕然不同的體驗,彼此都有不可被取代的優點。
戴佳茹表示,1481年,西斯汀禮拜堂落成,教皇思道四世自佛羅倫斯和翁布里亞(Umbria)聘請一批當時最知名的藝術大師來到羅馬,參與禮拜堂南北牆一系列大壁畫的裝飾,這些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繪畫觀念與技法,遠遠超過中世紀僵化的鑲嵌繪畫。然而僅僅二十五年後,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系列〉壁畫又在前人的高度上精進一大步。
在西斯汀禮拜堂裡,我們可以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羅馬教廷如何發揮人文主義的古典精神與表現形式,成為自四世紀以來基督教藝術的發展達到史上最高峰,同時見證了義大利文藝復興三百年,如何為人類繪畫帶來前所未有的一大躍進。
新約的預表 vs 預表的實際
舊約聖經中一些人物常被視為新約聖經基督的預表,最明顯可作對照的就是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先知摩西。西斯汀禮拜堂內南北牆的系列大壁畫,即是採用此概念為其創作主題。摩西是舊約律法時代基督的預表,耶穌在新約恩典時代成了預表的實際。(參新約聖經-希伯來書三章1-6節)
她說,在西斯汀禮拜堂系列壁畫完成二十多年以後,教皇朱力斯二世於1506年,就是重建聖彼得大教堂那年,命米開朗基羅繪製禮拜堂的拱頂天花壁畫。〈創世紀系列〉是米開朗基羅以精彩的視覺藝術來詮釋聖經真理與基督信仰的宗教題材壁畫,中央畫題主要取材自〈創世記〉中第一至第九章,內容是描繪上帝從開天闢地到洪水審判的經典故事。
在畫〈創世紀系列〉過程中,米開朗基羅站在距離十九公尺高的鷹架上,以臉貼近於牆面近距離來畫大圖像,在創作時必須忍受肉體巨大折磨,常是違反人體正常姿勢在作畫;但是米開朗基羅強迫自己忍受這項折磨與殘酷肉身的任務,在完成作品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脊椎無法恢復正常人的直立姿勢。而當時的米開朗基羅正值三十八歲壯年,但外貌卻有如六十多歲的老人。米開朗基羅把整個生命都給了藝術創作,他曾說畫完這件作品,比他的生命本身還重要。
聖靈引導大師畫作 完成驚人作品
聖經說「尊榮以前,必有謙卑」。戴佳茹表示,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有限朝向上帝的無限,讓聖靈來引導他創作,賜予他智慧與能力,將他的生命張力拉到最大的極限,完成了這件驚人的作品,成就了唯有上帝才能完成的偉大藝術工程。
當〈創世紀系列〉完工已過二十餘載,此時的米開朗基羅已不復當年,內心信仰的糾葛,使他常陷入悲觀的思想中,對於自已靈魂得救與否,也常感憂患。直到1536年,就是開始創作「最後的審判」那一年,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與屬靈導師科隆娜相識,才為他的信仰危機開出一條活路。這是〈最後的審判〉創作前夕的背景。
戴佳茹表示,神學上,基督教末世論(Christian eschatology)被許多當代經學家視為基督教極重要的教義,它所關注的重點是在於人類的歷史走到終點、生命與時間結束於永恆之前,基督將要再臨,以上帝的公義審判這世界的活人死人;復活升天的聖徒將要進入聖經所描述的新天新地裡。
〈最後的審判〉也在基督教藝術史成為一個古老,且為教會所喜愛的創作主題之一。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就是一幅根據聖經經文為題材,同時參考但丁〈神曲.地獄篇〉中對末日基督再來時審判世間善惡的描述,而創作的大型濕壁畫。
對末世基督再來審判世界的省思
壁畫高十四公尺、寬十三公尺。戴佳茹表示,〈最後的審判〉在當時是一項嶄新的嘗試,畫面的整體結構就像氣流周而復始的流動一般。基督是整幅畫的中心定點,代表宇宙的中心。而與之形成視覺對比的是(以觀者角度)畫面左側的靈魂飛升天堂,右側的靈魂走向滅亡,以一邊上昇,另一邊下墜的對流,來象徵一種成聖者昇華、墮落者沉淪的末世觀。
戴佳茹表示,〈最後的審判〉顛覆了文藝復興古典與均衡對稱的傳統,打破文藝復興向來的黃金定律,使整個人體扭動起來,上半身與下半身作反方向的扭轉拉扯。刻意展現出誇張的戲劇化動作,使之形成一種旺盛的生命動力。畫面頗有「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氣勢;人物的臉部表情也隨動作而變化。後人因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而稱他為「矯飾風格」之先驅。
她也提到,1537年冬,大量難民從外地湧進已經過度飽和的羅馬市,街道和廣場角落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的百姓。眼前這番景象正是米開朗基羅創作〈最後的審判〉時期所能目睹最真實的人間地獄的畫面。據此,米開朗基羅所描繪的地獄和地獄中那些痛苦絕望、恐懼無助、哀號猙獰等面目表情,不無可能是直接取材自羅馬當時的社會亂象。
整個畫面四百多位人物的組成群體可大致分為四層:最上面第一層是描繪天國的天使,往下第二層是描繪基督與眾聖徒,第三層是描繪受審判的人群,最下層是描繪地獄中的景況。
藝術家對靈魂得救的探問
「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馬太福廿四章30-31節)
〈最後的審判〉常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巴多羅買手中那張人皮,他被認為是米開朗基羅的自畫像。戴佳茹表示,從信仰的角度而論,這是一位虔信基督的藝術家,未知自身靈魂得救與否,而謙卑地將自身皮囊懸於半空中,以一個既不上升,也非下墜的無定性,來表露個人心靈對於永恆的渴望,以及尋求靈魂安息的心跡。
這張人皮似乎也發出了一個大哉問:「在審判台前,誰能對自己命運的結局有把握呢?」也值得令人省思。
(以上內容為戴佳茹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