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香港越洋報導】七月31日將卸任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的陳世欽牧師,在交棒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回顧這十年,無論在任何的處境,是順或逆、喜或哀、微笑或眼淚,上帝都讓他學習到一件事,就是「定睛注視仰望那位為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他強調,離開總幹事的崗位,並不是退休,相信上帝會繼續帶領他事奉的道路。
談到這十年來對華人教會的觀察。他認為,在世界急遽變化之際,華人教會仍存在堂會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意識形態,以及下一代流失的挑戰。對普世宣教和跨文化宣教,無論是理解、推動或落實,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陳牧師數算上帝透過他在華福中心的服事,在他個人生命中所動的善工,包括品格的塑造、知識的裝備、事奉的操練、經驗的累積和人脈的建立,讓他更能夠學習成為合上帝所使用的人。陳世欽牧師認為,退休的概念,在事奉上是不存在。對於未來的服事,他相信上帝會清楚顯明他的心意。
世界華福中心作為連結全球海外華人教會的平台,四十五年來華福運動在某個程度上,已經在華人教會建立了品牌;加上每五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儼然成為華人教會的盛會;相信很多華人教會教牧領袖、神學院和宣教士,大都知道華福運動。
透過媒體跨代跨界 讓華福運動帶來突破
一個運動雖然注重連結、推廣,但經過一段長的時間,還是有可能逐漸被淡忘。2016年世界華福大會之後,他嘗試做一些調整,希望能多和一些福音機構結為夥伴關係,其中之一為《基督教論壇報》;不論是合辦活動或在媒體形象塑造,透過文字、影視或臉書,打造新的形象。
另從三年半前,世界華福中心網站開始推出「信仰、生活、使命」系列,每週播放十分鐘影片;近兩、三年推動「煽風點火計畫」TIP Talk系列,挑望華人福音運動的熱心、興起浪潮,讓華福運動能在多方同心的推動下走向突破!
近年更透過TIP Talk 線上平台和Podcast,連結中青代領袖,讓教會關注本土生活操練和跨文化宣教,也盼望帶動華人教會以不同的方式,看見時代的需要,並在華人所處大環境能挑脫一些框架,來回應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
陳世欽牧師表示從傳統平面媒體到進入社交網路,無論影視或廣播,世界華福希望透過這樣的轉變,接觸更廣大的族群。
陳牧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多數教會轉到線上,進入「無堂會」、「無國界」的牧養實況,也催逼教會重思教會的定位和使命。疫情讓我們反思過去以為的屬靈生活操作,就是信靠耶穌嗎?很多的節目活動,就是宣教嗎?疫情對教會和基督徒而言,其實是一個喚醒的契機,讓我們打破對教會既定的框架,重新回到上帝的心意,能勇於改變重新出發。
另外,他也看見華人教會存在文化處境和意識型態的糾葛,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或是推動福音、社會運動之上,教會之間或領袖之間,都有著莫大的挑戰。
陳牧師認為,華人教會的危機是領袖的危機。華人教會注重領袖的魅力、領導的能力、帶領的創意和管理的效率,雖然這些很重要,但我們常忽略領袖的靈力,就是「屬靈生命的品質和現實生活的素質」。他去到很多國家,每到一個地方,總會有教會領袖告訴他,哪間教會出問題了,除了上新聞的一些領袖問題之外,還有很多沒上新聞的,可能成為隱藏的危機。
應看重領袖靈力 回到「門徒生活操練」
他認為,領袖應回到「門徒生活操練」,刻意建立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扎根在上帝的話語上,經常與神獨處,作個人生命的反省。最重要的是,在現實生活的每層關係上,能放下自我和權力,為上帝的國度設想,常存寬容別人的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成為別人祝福,來造就、鼓勵、支持和幫助別人。
談到普世宣教和跨文化宣教,他認為,現在已經是地球村的時代,很多非華人族群已經來到我們的門口,成為我們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如何先處理好與神、與人的關係,才可能走進他們當中,成為他們的祝福!
陳牧師也提到,散居各地的華人教會面對的共同挑戰是:「下一代的流失」。如何促進跨代的牧養和認知實踐,強調跨代同行的榜樣,開放跨代的對話和溝通、推進跨代的門徒生活操練和跨文化宣教,都是未來宣教重點。
持續支持新總幹事 相信未來展現新局
他很感謝上帝,揀選董家驊牧師接任總幹事,他雖比董牧師年長20歲,是處在不同世代的人,但他覺得這段年齡差很寶貴。40歲的董牧師過去有很多事奉經驗,也具有一種事奉生命的品格;華福的異象──「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傳福音,直到主臨」仍不改變,但也相信未來華福會透過董牧師及團隊,還有75個華福區委會開創新局。
陳牧師也提到,「使命門徒」仍是華福要推動的核心價值,宣教和差傳不應只是事工、活動節目,因為宣教和差傳的根本,乃是跟隨耶穌的生活方式。
他也帶著興奮的心很願意在背後成為這些中青代領袖的屬靈遮蓋,為他門禱告拖住,盡力支持他們,讓他們在前方沒有後顧之憂,繼續去履行上帝給他們的機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