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記者李容珍】談到影響他一生的屬靈父親——黃懋昇牧師和師母,他們在基隆郊區的一個小教會忠心持守,以及牧師為父溫柔的愛,影響他甚鉅,使他從4歲起在聖光堂聚會、接受信仰教導,以致於後來到神學院裝備,回到教會承接牧養,帶領教會至今;甚至也能在神學院教書,讓他也在牧養和教學上相輔相成。
靜靜坐在教堂 留下「仰望耶穌」形象
譚院長說,黃牧師的信仰生活非常沉穩;他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週間空無一人的教堂,從後面看到黃牧師一個人靜靜坐在第一排椅子上,眼睛仰望著十字架,默想基督,一邊禱告。黃牧師在教會牆壁上留下四個大字「仰望耶穌」。
黃牧師是個性溫和、度量大的人,不論是教會的年輕人或小孩,他都很愛他們。黃牧師也會參與年輕人的聚會,會後還會和年輕人噓寒問暖,關心他們。因為帶著江西口音,黃牧師不算是具有講台魅力的人,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黃牧師對人的溫柔、寬容,聆聽他談話時,也有很多的鼓勵,讓人備感溫暖。
當他長大後,對黃牧師認識愈來愈深。由於黃牧師見多識廣,也影響他對於信仰的認識能更寬廣。因此他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對各學科都能讀出興趣,這也是黃牧師對他的啟蒙。
「他對我們非常寬容,總是在我們身上看到優點!」譚院長表示,雖然他們只是小教會的年輕人,但是黃老牧師心胸寬廣,鼓勵他們勇敢走出去。他記得念研究所的時候,黃牧師帶他和另一位弟兄去到韓國教會觀摩。
「黃牧師委身於當初神給予他對教會的感動和異象,長達五十一年,對教會不棄不離堅守到底。他就像是穩定的磐石,把整個教會穩住;這也影響我委身在教會的決心。」他說,黃師母來自香港,從建道神學院畢業後自願到台灣宣教,經過幾年認識,黃師母嫁給黃牧師。
感謝屬靈父親 讓他兼顧教會和神學院
原本師母在香港的母會,邀請師母和牧師到高雄開拓教會,並提供優渥的薪水。對師母而言,若能實際開拓新的教會,也許可以實現宣教的理想,曾讓她很心動。但是黃牧師經過幾天的禱告,覺得放不下就拒絕。譚牧師回想,若他們真的去高雄開拓教會,「也許沒有今天的我。」因當時他的信仰還不是很穩定。
「你不做傳道人,換別人做嗎?」在他尋求是否要獻身當傳道人,讀神學院之前,黃牧師向他提出挑戰。在黃牧師和師母的陪伴下,他讀神學院的呼召就是「復興弱小教會」,因此當他讀完神學院後回到教會牧會,至今仍擔任聖光堂的主任牧師(義務職)。
後來,因著神學院需要師資,蔡瑞益院長的鼓勵和支持,神也給他在神學院教書的呼召。70歲的黃牧師雖然知道教會有困難,但也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讓他未來能在神學院教書之外,也能帶領教會。因此鼓勵他出國,還對他說:「你去受裝備,我會守住教會!」後來他即使人在美國進修,教會仍每個月支持他經費。當他從美國西南神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回台灣,黃牧師馬上退休交棒給他。
至今譚院長很感謝神,感恩黃牧師的遠見,讓他在神學院教學之後,也能兼顧教會的牧養,對他的牧養和教學能夠相輔相成。
譚院長也坦言,前十幾年,他在教會和神學院兩邊奔波,蠟燭兩頭燒,不僅要在神學院教學、輔導、研究,晚上回到基隆,還要參加教會聚會,週末也留在教會。而且要讓一個老教會突破成長,他除了參加小組、禱告會,也花時間投入在小組長訓練和探訪等;需要投入很多的心血,所幸逐漸把教會帶起來,培育不少的同工;教會也從一個母堂,增加到四個堂會,其中一個堂點,也作為學青中心的空間。
慈父心腸堅守在教會 生命影響生命
當四個堂會都有負責的傳道人,因此五年前,他搬進神學院宿舍,花較多時間在神學教育和行政工作,才有可能擔任神學院院長職務,他相信上帝帶領也有祂的時間表。
回頭來看,黃牧師對他生命的影響,就是那種為父的心。他說,黃牧師不是事工導向的人,雖然教會人不多,但黃牧師對每一個人都愛。他小學五年級父親就過世,黃牧師對他個人和他家人的關懷、鼓勵、包容,總是肯定。黃牧師不僅對他如此,對很多信徒都如此。因他和黃牧師的個性類似,因此也很容易從黃牧師身上學到細膩、溫柔和寬容,這也是黃牧師傳承給他的,讓他能持續在聖光堂到現在。現在他也同樣鼓勵成全現在的傳道人,放手讓他們去做。
教會要重新恢復 失落父親形象
黃牧師退休後,教會就把黃牧師夫妻看作爸爸媽媽一樣照顧,讓他們繼續住在宿舍,提供每月部分薪水。後來黃牧師一度中風,緊急送醫急救居然康復,教會也買一間公寓供他們住宿,讓他們能就近就醫。
譚院長表示,現今父親角色失落得很嚴重,教會要重新恢復屬靈父親的角色功能。譚院長說,他的母親也已回天家,感恩他還有屬靈母親黃師母,持續為他和家人禱告。在就任典禮上,他也特別邀請她參加。
譚院長祈願所有傳道人都能找到他們的屬靈父親,他們也能成為年輕人的屬靈父親。兩代的關係在教會也可以有另外方式呈現,回到上帝對父親和兒女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