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疫情期間「畫」說主恩送出祝福 聯合國文化大使陳錦芳以藝載道 願「藝」起讓世界看見台灣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高齡86歲的陳錦芳博士和太太侯幸君盼望藉由以藝載道個展能讓更多人藝起遇見神(梁敬彥攝影)
2021年的此刻,連民間的太空公司都已經成功上太空,陳錦芳展出《向太空挑戰》這幅畫於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那一年的畫作,是要傳達「宇宙的邊界是遼闊的太空及人類智識的極限。」

【記者梁敬彥桃園報導】「造物主賦予受造之物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藝術創作的意義為了頌讚上帝及用藝術傳遞真理」,中華差傳邀請曾任聯合國文化大使的留法、旅美畫家陳錦芳博士舉辦「以藝載道」個展,今天(八月9日)舉辦開展感恩禮拜。今年已經86歲的陳錦芳本次畫展特別以馬偕博士帶學生去醫療佈道,及馬雅各醫師從打狗港登陸台灣為主題,部分義賣所得將捐給中華差傳作為宣教經費之用。陳錦芳感謝主,可以在疫情期間「畫」說主恩,給出祝福。

畫作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意象加以創新

故鄉在台南市的陳錦芳,出生於1936年,14歲時就因為欣賞梵谷的畫,被感動而立志當畫家。求學階段十分順遂的他,高中及大學分別保送台南一中及台大外文系;1963年獲得法國戴高樂獎學金赴法留學,是第一位獲得巴黎大學現代美術史博士的華人。

他自創「新意象派」的畫風,作品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意象加以創新表現,作品被編入三百多本教科書、雜誌及大專用《世界美術史》教科書,用藝術站在世界的舞台替台灣發聲。陳錦芳也是第一位把名著《小王子》翻成中文引進台灣的人士。

​ 畫作《歐洲出擊》  ​​    ​

陳錦芳在2001年獲頒聯合國「全球寬容獎」,並榮任聯合國「寬容及和平文化大使」。陳錦芳說,這是代表聯合國進行為期至少三年的藝術巡迴展及活動,透過藝術建立和平與寬容文化的榮譽職。進入21世紀後,聯合國盼望更多借重藝術來傳遞愛與和平的文化,替代戰爭與對立的文化,而他也透過《戰爭與和平》這幅畫作,來傳達耶穌才是世人尋求天下太平及生命永恆的盼望。

雖然已經旅居紐約超過40年,但他還是以身為台灣人為榮。陳錦芳說,藝術是超越國界、種族及文化的,他的信仰啟蒙是從1961年,隨著何應欽將軍參加基督教的「世界道德重整」(MRA)開始的。1973年,在法國認識妻子侯幸君;兩人移居紐約後,在台灣接觸過雙連長老教會的侯幸君,帶著陳錦芳一起進到美國紐約恩惠長老教會信主、受洗。

侯幸君在今天開展禮拜透露,前故總統李登輝先生生前曾徵詢陳錦芳回台出任文化部長職務的意願,但陳錦芳認為自己的個性不適合作官,於是就婉拒了。陳錦芳過去的畫作很多是以「自由女神」作為創作題材;他說,民主和自由不單是在美國,在他的故鄉台灣同樣是珍貴的社會資產。

曾被譽為是世界上20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的陳錦芳,2008創作的「北京奧運66幅」,是奧運139年來,唯一將運動與藝術結合的作品系列。2010年陳錦芳創作「上海世博百幅」,也使他成為世博會159年以來,第一次以世博展館為主題受邀個展的藝術家。但這次個展陳錦芳並沒有拿出來展出,陳錦芳及侯幸君說,這次個展主角是耶穌,目的是傳福音,「要高舉的是神,而不是陳錦芳!」

特別為畫展繪製馬偕及馬雅各在台宣教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陳錦芳和太太侯幸君已經滯台超過1年多的時間,因為受邀參加中華差傳理事長廖明發牧師所主理的大台北牧者同工聯禱會,聽到普世宣教在經費上的需要,而決定將過去創作的跟信仰意涵相關的畫作拿來義賣。神也感動陳錦芳再以馬偕及馬雅各的宣教腳蹤作為作畫題材。

《馬雅各醫師登陸旗后宣教》

《馬偕拔牙醫療佈道》

陳錦芳說,台灣早期基督教的傳入可以1865年馬雅各醫師在高雄港(今之旗後)登陸到台南傳教以及1872年馬偕醫師自高雄北上在淡水佈道開始,兩人且對台灣的現代化貢獻良多,這次的畫作如馬偕醫師率領學生,一起到當時平埔族的社區「拔牙佈道」,及坐小船從宜蘭南方澳出發到花蓮佈道的情形等,這種透過藝術創作的宣教,值得喚起今日高科技掛帥的台灣社會,對文化及宗教的國際交流及傳承的重視。

《都市的拾穗者》反映社會情境

這次畫展中展出的《都市的拾穗者》,是陳錦芳於1986年自由女神百週年紀念時,取材自1857年法國名畫家米勒(J.F. Millet)家喻戶曉的《拾穗》,與代表美國文化的自由女神雕像和知名飲料結合在一起,面對紐約世貿中心雙塔。但三位農婦檢拾的卻是製造都市髒亂的飲料空罐。中間有位農婦手提I Love New York的塑膠袋。河邊有慢跑及日光浴的男女,而高更的大溪地女郎則侷促在日益縮減的原始叢林下,生活受困。畫作象徵了第三世界面臨的危機,呈現了自由帶動的創造力及生產力的西方文明,但也暗示了全球現代化所帶來的貧富對立。

《都市的拾穗者》

另一幅《向太空挑戰》則是畫於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那一年。陳錦芳說,2021年的此刻,連民間的太空公司都已經成功上太空,拿這幅畫展出,他要傳達「宇宙的邊界是遼闊的太空及人類智識的極限。」有時候,當尋訪星球時,我們落了空;但我們必須再次站起來,不管多麼痛苦都要向前推進。台灣的確有幸,因為我們仍然可以借重勇氣、性格和堅毅的廣大資源而蒙祝福。

《向太空挑戰》

桃園市文化局長莊秀美代替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祝福陳錦芳博士。莊局長說,出生在戰亂時代的陳博士能夠在86歲的年紀開畫展,相信信仰給他很大的力量。她也相信,陳錦芳博士用藝術創作「建立台灣文化自信的做法」,很值得後進學習。

中華差傳理事龔建誠牧師感謝主,讓陳錦芳博士願意以「藝」載道,還將賣畫所得捐作宣教之用;中華差傳理事長廖明發牧師則表示,陳錦芳博士舉辦「以藝載道」個展自即日起至9月底,週一到週五早上11點到下午5點在中華差傳(桃園市復興路110號15樓)展出。

事前預約,陳錦芳及侯幸君會於每週四下午2點進行導覽。

《主耶穌的影像》

《戰爭與和平》

《台灣原住民》

龔建誠牧師(右)與桃園文化局長莊秀美(中)合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