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尹
那天,指導教授風塵僕僕從多風的新竹下來看她,並且接受學校的邀請為全校師生開講。年逾花甲的教授,一肚子學問,發出的每句話如做工精細的玉雕溫潤卻又飽含能量。一場演講聽完,大家的腦袋都像加足油的汽車,南來北往、天馬行空,會場一時熱鬧非常。她在一旁靜靜候著,直到老師結束所有的社交應對,向她走來。
「你怎麼又瘦了?」
「還好啦!」
師生兩人才三年沒見,變化理當不大。但她的工作特別繁重,加上孩子小,操勞過度也是有可能。她的指導教授是實力派的學者,手中的研究計畫不隨年齡增長而有間斷,甚至研究的領域大幅擴張,彷彿陸海空的總司令,飛天下地都能駕馭自如。
恩師關鍵問候句 激起職涯大哉問
或許自己是老師最早指導出來的博士生,謀得教職以後,老師還是十分關心她,尤其知道她在研究屢有挫敗,更是在來往書信中提供良方。可是她知道,再多意見都需要個人的執行,能不能在職場上找到站立的位置,老師也無能為力。
這些年的職場經歷,她慢慢清楚很多過去人們以為的優勢,名校、高學歷、高薪都只是一時的。在謀求更好的生活,這些或許是職場賽事中起跑的助力,但職涯很長,需要的是跑馬拉松的毅力。
然而,每天打卡、接單、跑客戶的上班族,或者一年又一年跟不同學子講述相同專業課程的人師,當夜闌人靜,回首來時路,卻又往往發現職涯生涯很短,還來不及升遷,可能就過了十數年。那個你想全力追求,或者懊惱不曾獲取的名和利,並不會引起他人對你更多關注,因為你的好處並不在「我」之內,我們只是走在平行線上。
社群平台彼岸友 鼓勵勇敢做自己
這令她想起多年的好友咪,咪的父母善於栽培小孩,咪也不負眾望,學歷、工作經歷一路爬升,經濟穩當投資也得法。咪曾經是自己離家求學求職過程中,最大的支持者,甚至一、二十年過去,看到她辛苦營生卻總存不到甚麼錢,毅然幫她開辦證券戶頭,說道:「賺的算你的,賠的算我的。」
這樣的友誼在她無知的濫用下,逐漸消耗殆盡,尤其是先生的介入,硬是接手他們不熟悉的買賣,幾筆交易不僅把咪幫她穩當賺入的幾萬元賠光,最後還揹上一大筆債款。
這裡或許有所歸咎,但她以為,再好的朋友,再願意付出的友誼,終究也只是短暫的交會,朋友也只能在平行的彼岸,投以關懷的眼神。當然他們會為你搖旗吶喊,在社交平台上,不乏讀到友人溫馨的問候,最感支持的就是當你的人生陷入谷底時,他們告訴你:勇敢做自己。她一度以為這是廿一世紀人人都讚許的觀點,直到她聽了好友麗的故事。
許多人以為,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就不能做自己,她倒不這麼覺得。婚姻是要走入夫妻一體的人生,就如齒輪嵌合,你退我進,截長補短,才能轉動前進,這也無所謂能不能做自己,而更重要的或許是,怎麼形構一個相容相愛的大我。不過,這個大我應該只包含夫與妻,對於上一代,《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對於下一代,則是:「生養眾多、遍滿全地」,離開和遍滿都是岔開的枝枒。
工作家庭兩頭燒 迎接婆婆小當家
偏偏事情的理解,人各有異。教會姊妹麗的夫家擔心喪偶的老媽媽,申請外傭陪伴,老媽媽有人可以使喚,非常高興,但還是要住到並不寬裕、也不寬敞的兒子家。此外,老媽媽雖然本性良善,常常順應外傭的印尼口味,心底還是把外傭當下女,「給我倒杯水」、「那個盒子幫我拿過來」、「我的衣服快拿去洗」,其實老人家可是行動自如,頭腦清楚,既無失能也無失智,但就將吃喝用度日常作息全讓渡孩子和外傭張羅。
麗原是信了先生的話:「媽媽身心疲弱,再沒多久的日子可活」,將婆婆和外傭接到家中。誰知兩個人各有脾性,吃喝各有講究,作息也不容打擾,簡直迎來了一對太后和小當家。她憋屈容讓不說,最令人不解的是,為甚麼熟稔「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的夫家,不將媽媽送去有日照的教會機構,讓她每天仍有社交生活;而是丟給一個鎮日滑著手機解悶的外傭,一任身心健全的媽媽把日子枯坐成一片空白?
最麻煩的還有這樁:身為穆斯林的外傭在和老人共處的狹小空間禮拜阿拉,久之竟成了老人的心病,開始懷疑外傭施法控制自己,佯稱自己腳軟不出門。於是吸血鬼似地吸附著孩子,兒媳除非必要也哪裡都不去。
且不論陳志宏牧師曾說過:「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做父母的只是上帝產業的管家,我們當指望供養的對象是我們的主,而非兒女。」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針對勞動部要用開放外勞來預防老人失能,也提出說法:「(輕中度)失能老人將因此失去本來該有的自行照顧能力。」據此,網路也有數篇文章標題就是「濫用外勞看護,台灣恐成長壽失能老人島」。可惜無人洞燭後果。
無奈之下,工作家庭兩頭燒到快窒息的麗只能勇敢做自己,商請婆婆和外傭回老家住。誰知家族傳出的不孝批判浪推潮捲,還是讓人很難做自己。
人生怎麼走下去 活水源頭求解答
人生好難,需要親友師長協助的時候,只有短暫如電流相觸,一陣火花輕煙,又是平行狀態;於是咬著牙要自己把日子過下去時,平行的親友卻又跟上同一條線,好將難題丟包,讓你無法做自己。這人生,竟連自己都無法做決定,還怎麼走下去呢?
或是自己或是教會姊妹的人生難題,都讓她好多疑惑,某個清晨,晨更中讀到《聖經》講述耶穌在敘加和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的談話,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這婦人結過五次婚,或許是想在婚姻找倚靠,但似乎不成,於是她渴望彌賽亞的臨到,誰知耶穌竟回答:「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讀至此,她彷彿化身取水的婦人,穿越時空聽見了耶穌的聲音,然後那方又是輕柔肯定的話語:「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這麼說,人生還是挺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