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宏(文字工作者)
經文:耶利米書卅五章1-19節
某一天,孩子在睡前對母親說:「明早不用叫我,我會自己起床。」第二天母親果真沒有叫他,結果他賴床,上學遲到了。接下來幾天,母親再也不相信他會自己起床了!
我的一位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在一場同學會之後,開始向老同學們借錢,言語誠懇悲切:「這幾年我投資了一億在科威特做貿易,生意很好,賺了很多錢,但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賺到的錢一時匯不過來;沒想到上星期,我老婆檢查出得了乳癌,需要錢治病,現在身邊沒有錢,不知是否可以向你周轉一些?我下個月就可以還你!」
接到電話的同學紛紛慷慨解囊,有人三萬、有人五萬。他感激涕零說:「老同學,你夠意思!」但沒想到三個月後,他又來電借錢,至於前帳,隻字未提。同學間開始互相打聽,才知,原來大家之前都借了,卻沒有人拿回錢過。因此這回同學們個個面有難色,真不知他所說是真是假?對他的信任,這一回減低了!有同學事後說:「他連兩百元都要跟我借。」
說出來的話卻做不到,無法在他人心中建立信任感!而若要他人相信,只有一個方法,便是做給人看,藉時間來證明自己守信、守承諾、絕不食言。事實上,信任感不容易建立,因為很多時候,就那麼一次的失信、犯錯而造成遺憾,可能就將所有信任感全部打包,一切得重新開始。但如何觀察一個人值得信任?只要看他的行為舉止、做事是否忠心,便可推斷。
世世代代遵守先祖的指示
聖經中,有群利甲族人,用兩百多年的時間證明自己謹遵先祖定下的規矩,不喝酒、住帳篷、過著流浪生活。他們世世代代滴酒不沾、不買房子、不定居一處,從兩百多年前的先祖定下規矩之後,都未改變。
但是仔細想想,先祖定下的規矩,要後代子孫確實遵守,其實並不容易,難免令人質疑他們真的世世代代這麼做嗎?甚至連上帝都要耶利米去試試他們是真的還是假的!
那天,上帝跟耶利米說,去請利甲族人喝酒,看他們怎麼回應?
於是耶利米約了利甲全族的人,然後把他們帶進聖殿的一個房間,把酒杯和盛滿了酒的酒壺放在利甲族人面前,對他們說:「請喝吧!」
上帝以利甲族為榜樣來訓誡猶太人
利甲族人立刻回說:「我們不喝酒。因為我們的祖先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命令我們和我們的後代不可喝酒、不可建造房子、不可耕種,也不可栽種葡萄或擁有葡萄園。他命令我們終生住帳棚,使我們得以在這客旅的地方長久居留。我們遵守了先祖利甲的兒子約拿達給我們的一切指示,從來沒有喝過酒;妻子兒女也沒有喝過酒。我們沒有造房子,沒有葡萄園或田地,也沒有耕種。我們服從先祖約拿達的命令,遵守他一切指示,一直住帳棚。」
利甲族人遵行先祖約拿達的遺訓,信誓旦旦以此回應耶利米。因此,上帝以他們的榜樣來訓誡猶太人。這群利甲族人忠心地執行先祖的遺訓,沒有一個子孫質疑,「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為什麼要聽先祖的話?」「已經兩百年了,合不合時代?」他們的忠心,以致上帝的祝福臨到,應許他們的後人,永遠能侍立在耶和華殿中服事祂。反觀猶太人,把上帝的話當耳邊風,到了西底家做王時,便亡國了!
然而,利甲人忠心遵守先祖約拿達所訂的遺訓,是否是愚忠?而約拿達的規定,難道是故意刁難嗎?
首先,約拿達要求子孫不要喝酒,因為酒會使人亂性,酒醉之後,在聖殿裡還能穩定地服事神嗎?這也是為何交通規定喝了酒不能開車上路!利甲人因為不喝酒,上帝相信他們可以幫著利未人在聖殿服事。
其次他們住帳篷,先祖的用意希望他們養成堅毅的個性,不畏寒風驟雨,忍受環境的挑戰,這樣的要求,利甲人完全忠心聽從,絕無二話。
第三要過著流浪的生活,不在一處定居。很明顯地,先祖約拿達希望他們不要囤積財寶,不要購屋置產,不要貪戀世界的物質,以免因物質的引誘而折損了純全善良的品格。
約拿達的遺訓,可以看出他的出發點是為了子孫好,雖然這考驗著人性,但是利甲族人卻都忠心遵守,這樣「忠心」的品格,連上帝都動容,而應許他們世世代代的榮耀,能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服事祂。
忠心是所有品格的基礎
利甲族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忠心」二字是所有品格的基礎。
首先,忠心者,必懂得事先預備。像十童女迎接新郎的故事,大家的油都用盡了,但其中有五個童女,為了完成迎接新郎的工作,未雨綢繆地多準備一些油,以致於她們最後順利迎接到新郎,而另外五位童女還得臨時去買,錯過了迎接新郎的重要時機。
再者,忠心者,必會積極善用才幹,發揮影響力。例如,那被主人交待五千兩與兩千兩的僕人,忠心地各再賺進五千與兩千,而被主人誇讚是既忠心又良善的僕人。不過這段故事也透露著另一個信息,就是「忠心必須從良善出發」,若忠心不是出於良善,那麼,便可能成為「愚忠」,甚至導致萬劫不復的悲劇。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猶太人遭到希特勒頒布的種族滅絕計畫,德國政府決定將猶太人送進毒氣室,因此一列列火車開往終點站集中營裡的毒氣室。而執行這項命令的,是少校軍官艾希曼。他忠心地執行這項命令,毫無差錯地一一點名,確定將每個猶太人送上火車。他們的終點站,就是毒氣室。經由艾希曼的手送上火車者,不下數十萬人。
然而大戰結束後十六年,以色列政府抓到這位人人稱為大魔頭的艾希曼,要他認罪,但他卻義正詞嚴、慷慨激昂地說:「我是個軍人,我忠心地執行上級交付我的命令,並且成功又完美的完成任務,請問我何罪之有?」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漢納鄂蘭在現場採訪,見艾希曼堅不認罪,因而寫出報導,指出艾希曼所做的是動物行為,他不會思考、不會分辨是非善惡,這樣的忠心,被邪惡利用了!
可見,「忠心」的品格,雖然能在他人心中建立信任,但忠心的出發點,必須出於良善,若有一點私心和貪念,便可能弄巧成拙而導致邪惡。忠心的利甲族人、忠心的五個預備油的童女,以及忠心的僕人,都圓滿完成自己應盡的責任,他們再次提醒我們,良善而又忠心,終究會贏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