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疫情下長期線上生活 危害知多少? 】嘉基盧偉信醫師談健康的身心靈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盧偉信醫師(圖/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記者李容珍/嘉義連線報導】國人想到健康,通常會看重「應該吃甚麼?或是補甚麼?」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盧偉信醫師受訪時表示,從醫學研究發現,我們「生活形態的改變」,更為重要。

從醫學角度來看,增進個人健康要先了解「危害我們健康的因子有哪些?」我們又如何在生活形態上避免?

兩年前有一項關於「全球疾病負擔」的排名,前十名包括:抽菸、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酒精使用等等;這些確定是會危害我們健康的因素。與其說我們可以吃甚麼來促進健康,應更積極將這些危害的因子排除掉;包括避免抽菸或避免抽二手菸,並且透過飲食和運動避免高風險因子的產生。

長期線上生活 雜訊需管理
盧醫師表示,疫情之後,大家更依賴線上工作和生活,缺少實體的接觸。但線上工作的特質,是網路的刺激和資訊量非常多。根據研究發現,這些社交軟體的使用,會降低我們專注力,使我們的專注力變差,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因此疫情中我們需要好好管理這些「雜訊」,避免無形中危害我們的心理健康。而且長時間使用螢幕,它的藍光對我們眼睛也是有害。尤其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又很忙碌,很難花時間做健康的紓壓。

花很多時間看影片和社交軟體,會讓我們誤以為能快速地放空、並紓解心理壓力,其實是錯誤的認知。

重新察覺體驗健康的樂趣
盧牧師也表示,大家都知道要維護健康,但要改變行為是很困難的,除非是身體出現警訊,或看到對身體的「危害」;但這也可能經過一段長久的時間之後才會發現。

他認為,我們可以「重新察覺或體驗這些健康活動的樂趣」,去喜歡這些活動,而不是因為擔心未來身體會如何,才逼迫自己去進行。譬如從打球運動中,找出社交互動的樂趣。在減少看3C產品方面,他鼓勵可以改為默想禱告、看書和欣賞音樂,例如默想禱告之時,便可以享受與神獨處的喜樂。
盧醫師舉出生活形態改變上的四項提醒:

一、了解自己的限制:我們往往會「超過負荷」,沒有認清自己的限制。若是想用抽菸、飲酒或過度使用3C產品,來放鬆自己,很可能造成睡眠不足。上帝給我們的,不會是超過我們所能力所能負荷的軛,但是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除了求神幫助 需要技巧學習
二、生活形態按著上帝給我們在身心上的設計:上帝給我們大腦,是要我們專注做好一件事,不是分散注意力,一下做這一下做那。上帝也希望我們好好休息,晚上應該休息的時間就休息;有時身體也需要活動。

三、除了求神幫助,還要有技巧的學習:在教會裡,我們身體不好,會求神醫治;心理壓力大,會求神幫助;好像凡事禱告就可以解決。其實除了向神禱告,上帝也給我們很多學習技巧,不論是運動或放鬆的技巧,平常都可以使用。

四、教會在關心別人的時候,也要留意自己的身心靈的狀態:因為當我們在關心別人的時候,不論是付出體力,還有承擔對方的情緒,都要有同理心。所以當我們愈服事,愈要照顧自己的身體狀態。唯有自己身心靈健康,才有可能「給」人、關心人。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