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吳立民/報導】Netflix原創韓劇《魷魚遊戲》(오징어 게임,Squid Game)自今(2021)年九月17日在全球上線以來,僅僅17天就吸引了1.11億觀眾收看;在90國收視排行榜一度名列第一,產生不同的社會影響力及網路討論熱度。
在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所下的共識評論是:「《魷魚遊戲》嚴酷殘暴的風格不適合膽小的人觀看,但其對社會的尖銳批評與出人意料的溫柔內核,會讓觀眾粘在螢幕前——即使他們是透過指間觀看此劇。」。
在政府方面,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十月1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該劇內容含有大量暴力血腥、令人驚慄的元素、被扭曲的價值觀,並且涉及駭人的暴力情節,甚至在全球掀起模仿潮。因此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觀看,並呼籲切勿模仿劇集中的暴力不當行為。
身為牧者或基督徒,如果面對看過本劇的未信者及年輕基督徒,如何從本劇的討論,發展傳福音的機會及堅固信仰?
曾於蘇格蘭丹地市(Dundee Scotland)聖彼得自由教會(St Peters Free Church)服事27年,目前在澳洲雪梨宣教的大衛.羅伯遜牧師(David Robertson) ,近日為文提出他的觀察,分享如下:
《魷魚遊戲》改變了遊戲規則
這是今年最轟動的電視劇,全球都在談論它,海報圖像無處不在。誠然,這有點誇張──但只是略微誇張。《魷魚遊戲》確實改變了遊戲規則,現在輿論多半評論該劇為極其暴力的作品,但不能僅看表面;它是精彩、發人深省和危險的。
本劇描述456名陷入財務困境的韓國邊緣人被利誘至荒島,冒死參與六種兒童遊戲,唯一倖存者將囊括456億韓元獎金。劇情走向融合《飢餓遊戲》(Hunger Games),與美國電視真人秀《老大哥》(Big Brother),拍攝純熟、演技精湛、情節曲折、佈景壯觀,不僅具高度娛樂性,還傳達了以下的深刻信息:
一、金錢資本操控 窮人成博弈工具
《魷魚遊戲》劍指資本主義,資本家是劇中惡者,窮人是他們的博弈工具。
劇情反映韓國現況,淨資產前20%人口與後20%人口的貧富差距達166倍,且持續惡化中。年輕世代無力育兒,導致出生率驟減。負債是韓國自殺率攀升主因,家庭債務佔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達103%,居亞洲首位。國家可以為短期利益大幅舉債,民眾起而效之,也不足為奇。
諷刺的是,劇中邪惡的富人宣稱給予窮人平等與翻身的機會,本質與賭博無異。負債、賭博與貪婪交織,導致人們被買賣和受到非人性的待遇,仿若真實世界。
二、暴力復刻羅馬兢技場 引仿效風潮
《魷魚遊戲》畫面血腥,採電玩手法運鏡拍攝,而非寫實暴力。儘管如此,這隱藏了雙重風險。首先,觀眾恐將代入劇情,將暴力視為理所當然。《魷魚遊戲》的參賽窮人與背後投注的富者泯滅人性,宛若一世紀羅馬競技場復刻,不值得讚揚。
其次是仿效風險。《魷魚遊戲》不適合兒少觀賞(16歲以下不宜),但缺乏分辨能力的孩子,卻能輕易透過網路觀賞,進而模仿。比利時學童仿效劇中「一二三木頭人」遊戲,對輸家拳腳相向,值得警惕。
三、人性複雜多面 生存情感關係同等重要
《魷魚遊戲》允許參賽者投票表決是否持續遊戲,或按個人意願分組;然而,選擇背後蘊藏殺機。
劇情描繪人性的複雜多面,我們不單要生存,情感、關係也同等重要。《魷魚遊戲》提到工作人員盜賣死屍器官,這並非虛構。人權報告指出,每年有十萬名政治異議份子或罪犯的器官遭強摘販售。
但在暴力、貪婪、自私與剝削間,仍能見到良善、憐憫與喜樂,人性是如此複雜。
四、基督教復興 但財富權力使它跌倒
對西方觀眾而言,《魷魚遊戲》對基督教著墨甚深;但這在韓國不足為奇。韓國經歷基督教復興,有數百萬人成為基督徒。基督信仰成就韓國經濟奇蹟,然而財富與權力也讓部分教會跌倒。
編劇不留情面地批判基督教。遭牧師父親強暴的女兒嘲笑禱告求饒恕的男人:「禱告有什麼用?」事實上,上帝、基督與靈性,都不是這場殺戮遊戲的一部分。
結語:基督好消息是唯一救贖
《魷魚遊戲》是一個道德故事,但沒有提出解答。這是對我們這個世界的準確描述。新冠疫情、氣候變遷與文化侵略,現在正導致貧富差距擴大。諷刺的是,Netflix是全球最強大的媒體企業之一,本劇哀嘆富人以窮人的死亡為樂;但這個Netflix花費三千萬美元製作成本的《魷魚游戲》,卻藉由貧窮、暴力與情色元素,賺取逾13億美元營收。
憑藉對娛樂暴力、與窮人賭博、性剝削,以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描繪,該劇描繪了 21世紀的後基督教文化——一種正在回歸到前基督教希臘羅馬異教觀點的文化世界。
在名為「地獄」的《魷魚遊戲》第二集中,參與者可以選擇離開,但在死亡遊戲與現實困境間,93%的參與者選擇回歸遊戲。而該選擇遊戲中的地獄,還是現實世界充滿破裂關係的貧困生活的漫長地獄?沒有答案嗎?
資本主義的弊病不能靠共產主義解決,你說北韓喜樂嗎?無論哪種經濟體制,唯有基督教價值觀能得勝。
我們不該以暴制暴,或在窮兵黷武中倡議和平,當認識那位帶來真平安的「和平的君」( 參以賽亞書九章6節)。
該劇男主角在大結局的辯駁發人深省:「聽好,我不是馬,我是人!」創世記一章27節:「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倘若我們拒絕神造人的美意,不免落入《魷魚遊戲》的網羅。
基督教會或有虛假、傲慢、空泛等弊端,但人們不該因此遠離基督。教會不是我們實現願景的工具,應該更深地敬拜與服事神。
《魷魚遊戲》提出了人類墮落的警示。在最後一集中,街頭宣教士高舉「信耶穌或下地獄」的標語,戲謔場景暗喻生命解答。對身陷地獄或朝著地獄走去的人來說,基督好消息是唯一救贖。
據悉,《魷魚遊戲》第二季已計畫籌拍,願劇情合乎耶穌話語:
路加福音四章18-19節:「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資料來源:theweefl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