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陵(新北市五華國小教師)
「我們深深感到扛在我們肩上的是何等沉重的責任,我們是唯一可以從外面召喚中國人歸向基督的聲音。」1952年,羅伯鮑曼(Robert H. Bowman,1915-2014)在代禱刊物寫下他的使命任務。
動盪時代 轉往馬尼拉作重要據點
1945年,鮑曼連同幾位好友,在美國加州成立「遠東福音廣播公司」,隔年前往上海,與一些基督教機構共同成立「中國基督徒廣播服務社」,並和當地信徒製播中文節目,開啟對華福音廣播工作。
原本還計畫在漢口設立一座電臺,但因著中國政局的動盪,節目製播與電臺搭設轉往海外運作,菲律賓馬尼拉成為重要據點。1949年七月,首次以短波方式向中國發聲廣播,成為安慰人心的重要力量。
草創初期,馬尼拉電臺需要一座發射高塔,但戰後物資奇貨可居,當時有位美國國際電話電纜公司駐當地主任,詢問說:「美國運了一套大型獨立高塔到馬尼拉,但我們用不到,重達八萬磅,全新未拆箱,成本兩千五百美金。你們有需要嗎?需要的話出個價好談!」
鮑曼心想,銀行戶頭存款所剩無幾,但又很想獲得這套設備,於是出口說了一個讓自己都臉紅的價格:「三百美金。」空氣瞬間凝結,停頓了幾秒鐘,待電纜公司主任回神過來:「我先回報美國總公司,再給您答案。」
幾天過後,總公司回覆:「成交!」
不但如此,電纜公司還答應把設備運到電臺發射站,而且完全免費。「用神的方式,做神的工作,必不缺少神的供應。」戴德生的呼籲,說得一點都沒錯。
面對萬丈絕壁 最牢靠的安全索
馬尼拉電臺由一群忠心的華人信徒和牧者,還有宣教士們參與錄製工作,加上其他的優質節目,成為電臺關懷中國的廣播組合。當時在美國的鮑曼,負責製播英語節目「東方的呼聲」,這個節目專門在空中播放一些早期有名的宣教士故事,同時需要一個樂隊來演奏背景音樂。這又是一件難事,該去哪裡找人?
鮑曼和同工找到一位年僅20歲的小提琴家卡麥克(Ralph Carmichael),他二話不說,願意接下這項挑戰,並且在不同的教會,找到35位年輕樂手組成一個管弦樂團。鮑曼充滿信心的說:「只要是神要你做的事,你可以完全信賴祂必預備的道路。」這項事工透過更多人的參與投入,逐漸壯大。
當馬尼拉電臺正式開播後數年,有間大教會邀請鮑曼見證分享,領會的同工這麼介紹他:「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幾個人談他們異象的時候,我跟我的妻子說他們瘋了。今晚就讓我們介紹這位瘋子!」
鮑曼點頭如搗蒜,一個不屬於任何宗派,銀行戶頭沒有多少錢,更沒有富豪大戶的財務支持,也並非政府保證核准的事工,簡直就像是從萬丈絕壁往下跳。他接著繼續說:「但不同的是,我們所信的是一位永不會讓我們希望落空的神,這就是我們最牢靠的安全索。」
聖經一本難求 發展口述聖經
1958年,遠東廣播香港錄音室正式成立,陸續收到來自中國聽眾的信函。中國教會當時受到政治運動的衝擊,信徒轉入地下,秘密的靠著收聽廣播得知外界消息,也收聽來自海外的福音信息。
文革期間,有一位信徒來信:「您說得不錯,的確,惡劣的環境、艱苦的歲月、坎坷的路途,是主耶穌對我們的試煉,使我們的信心和意志受到更大的考驗。……然而儘管這樣,我仍舊準備經受更嚴重的挫折,因為這與主耶穌為我們的受難的痛苦比較起來,委實太小了。」
不單是信徒個人秘密收聽,有時也會約定群聚,一塊兒聽著收音機裡的講道信息或詩歌見證,肢體彼此堅固信心。
透過聽眾來信需求,香港錄音室「口述聖經」節目因應而生。在那個聖經不可求的時代,中國信徒秘密收聽廣播,速記手抄經文,甚至傳閱謄錄,成為中國福音廣播衍生出來的特有現象。文革期間,地下教會反倒因為隱蔽性和自發性獲得增長,生機勃勃。甚至在改革開放之後,信徒人數迅速爆發。
早在1946年,戴德生的孫子戴永冕牧師曾經寫信到公司,鼓勵鮑曼和同工們在福音廣播事工的付出:「在主裡親愛的朋友,你們忠心的禱告將使這個偉大的事工得以成功,並帶來遠超過你們所能了解的貢獻。」回頭細數歷史,戴永冕牧師所言甚是,這些努力確實成就無法預測的貢獻。
福音受阻之處 讓神親自動工
不過,在中共建政的頭卅年裡,聽眾來信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因為這些信函會成為當事人被判罪監禁的證據。因此,中國福音廣播的聽眾回饋,似乎無法與投入的財力和物力相比。
有次,兒子吉姆問鮑曼:「爸爸,既然看起來一點反應也沒有,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金錢和時間做這件事?」父親的回答讓吉姆印象深刻:「因為神要我們去做。」從那之後,吉姆也回應神的呼召,接續父親投入福音廣播的事工。鮑曼感恩的說道:「整個事工延續到我兒子吉姆的領導,對我而言,真是何等大的祝福啊!」
鮑曼曾經引用聖經詩人的話說:「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祂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詩篇卅七篇5-6節)對於福音工作,鮑曼的感受是,如何去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順服祂,讓神親自動工。對於那些進不去的地方,換個方式,把祂那永不改變的真理,傳給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