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十一月2日起取消 教會可自主管理 牧者:不宜操之過急 全面恢復聚會人數規模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十一月2日起,宗教團體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取消,但教會仍應自主進行入場者的管控,善盡管家職分。圖為礁溪長老教會新會堂(圖片提供/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攝影/李國民)
教會是每週固定會有一群特定及不特定對象可以自由群聚的公共場域,基於保護神的家、聚會者的健康,潘劉玉霞牧師建議即便政府取消集會活動人數上限,眾教會依然要善盡「管家」的職分,比政府要求做得更多來把關。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十一月2日起,取消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及總量管制。對於教會來說,面對接下來的感恩節及聖誕節期的福音活動的舉辦及新朋友的邀請,都有正面的效應。

內政部:取消原則性規範 讓教會可自主因應

主管宗教集會事務的內政部民政局張琳科長今天(十月29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台灣第一劑疫苗的覆蓋率已經達到70%,且本土疫情確有趨緩的趨勢,所以公部門決定放寬包括教會在內的宗教團體集(聚)容留人數的防疫限制。在與會者戴口罩、量體溫及落實實聯制的防疫原則下,讓各教會按照所在的縣市、地區、會堂空間以及會友需求的情況下,可以自主管理。

張琳科長舉例,像是有的教會年輕學生、社青(父母)與嬰幼兒(幼兒園、國小)多,那麼就需要比較留心疫苗施打的問題,因為這些族群施打疫苗的比率相對低,嬰幼兒更是無疫苗可打。還有的教會的空間較狹窄,即便政府放寬室內每人需要2.25平方公尺的座位間隔規範,其實基於保障會眾的健康安全,仍然建議評估實際的情況,來限縮每堂的聚會人數及座位間隔。但取消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及總量管制,是政府讓宗教團體可以逐漸恢復昔日正常運作的方向及原則。

台北靈糧堂仍維持座位間隔社交距離

台北靈糧堂已經明快決定,十一月份起,主日不必再採取線上報名預約才能進場;但聚會的座位間隔依然會拉開到每人2.25平方公尺的社交距離。若是前來參加實體聚會的弟兄姊妹太踴躍,現場的服事同工也會機動加開教會的教室,讓大家可以現場親近、敬拜神。

台北靈糧堂十一月份起取消主日預約登記,但會堂座位間隔仍維持2.25平方公尺。(圖/梁敬彥攝影)

全國禱告網絡總幹事、新竹新恩堂主任牧師潘劉玉霞受訪時,引用馬太福音十八章18節表示,教會是神的殿,更是每週固定會有一群特定(會友)及不特定(受邀的新朋友、自己走進來參加)對象,可以自由群聚的公共場域;無論是基於保護神的家、聚會者的健康或是祝福社區、城市及國家的原則,即便政府取消集會活動人數上限,眾教會依然要善盡「管家」的職分,比政府要求做得更多,謹慎把關。

潘劉玉霞牧師舉例,全台6間新恩堂的傳道人已經達成共識,即便政府政策放寬,沒有施打疫苗的會友、沒有疫苗可打的嬰幼兒,以及健康有疑慮的會眾及新朋友,依然婉拒來到教會參與主日等一切實體活動。這是基於教會是全台最大的公共衛生群體,主事者必須善盡「要保護每個來到教會敬拜、親近神的人們的安全」的原則。

全國禱告網絡:教會嚴格把關是保護前來聚會者

潘劉玉霞牧師強調,目前雖然看似疫情趨緩,但疫情仍然維持二級警戒,所以她要建議全國禱告網絡及台灣的眾教會,既然我們要做社會的光與鹽,其實就要比一般的宗教團體更多的「捆綁」(指自我限縮權利),這時不宜操之過急,全面恢復原有的聚會人數與規模。

大桃園基督教聯盟(桃基盟)主席、平鎮浸信會主任牧師黃烱榕受訪表示,他們決定從十一月5日回到南區活動中心舉辦活動及聚會,但仍會維持直播,讓不方便來聚會的會友可以親近神。黃牧師提醒,雖然聚會人數已經恢復不設限,但眾教會仍然必須警醒,因為社會上的活動也恢復了,善盡會友及聚會「守門者」,這是教會做好管家的責任。

擔任今年宜蘭地區教會與公部門聯合聖誕月活動總召游本義牧師感謝主,由於室內外聚會人數及防疫規範大幅鬆綁,在活動規畫及邀請人數的彈性增加許多,他也請大家為聖誕節的福音花車街頭遊行禱告,因為這個部分目前仍未確定開放。

游牧師也提出他的觀察,在教會恢復實體聚會後,其實家裏有嬰幼兒的父母回流的比例較低,比較年長的銀髮族也因為心中的疑慮影響,比較沒有回到實體聚會,請大家為這些族群得平安禱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