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專訪】「公共藝術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投入公共藝術廿多年的喜恩文化藝術公司藝術總監陳惠婷這麼說。
她曾參與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擬訂,並落實公共藝術策畫與執行;目前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高捷紅線南段十車站、台南美術館、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擴建、沙崙綠能科學園區、衛生福利部大樓、新竹體育館、彰化成功公園(蘭大衛公共藝術)等地;都可以見到她帶領的團隊參與策劃設置的公共藝術創作。
透過公共藝術成為各機關的祝福
本身是基督徒的她,將公司取名為「喜恩」,是來自希伯來文Shalom祝福之語。她很感恩的是,神把機會給她,讓她可以因著競案得標的案子,決定「衛生福利部公共空間與大門口或美術館前,可以放甚麼作品?」「如何展現綠能科學園區的特質?」
她表示,城市的基礎建設,不論是道路、加油站、停車場或公園,宛如人體的骨幹軀體;建築外觀難免因建築法規造價等限制,難以表現機關特色;但是透過公共藝術,能把這些機關的使命表現出來,並祝福這些機關,因此她稱公共藝術是城市的靈魂。
「我把看不見的能量透過藝術品,變成可以看見的!」位於台南沙崙綠能園區的戶外大花圃,展示一棵無需電力、無馬達的100%風動藝術「生命頌」。陳惠婷說,當風吹來的時候,風的能量使豆莢優雅地轉動;風的快慢和吹的方向,可以決定它轉動的姿態。我們眼睛看不見風,卻看見豆莢轉動,就知道風的存在。如同「我們眼睛看不見上帝,但我們禱告,就能看見上帝的作為,知道上帝的存在。」
面對邀請國外藝術家參與和作品運輸的挑戰
去(2020)年她特別找到紐西蘭知名藝術家Phil Price,專門從事風動藝術的創作。背後經歷了邀請國外藝術家的挑戰、業主支付緩慢的財務困難,以及國際貨櫃運輸的延遲、短暫的颱風,後來都成為經歷上帝幫助的美好見證。
她說,起初邀請Price時,對方要求先付提案費,但她以過去邀請國外藝術家成功策展的精采案例,取得對方信任。Price先畫出簡單的手稿,她的團隊將之作成精緻的動畫,讓Price覺得很滿意。
在提此案的前一年,她剛好有機會隨神學院教師到紐西蘭的教會分享職場見證。由於Price的工作室位在基督城,她透過當地教會姊妹協助,實地探訪 Price,過程一切順利圓滿,完成現在看到的風動藝術「生命頌」。
台南沙崙綠能園區的大廳,另一個受矚目的作品《放閃》,乃利用大廳空調的風量產生電能,並設計裝盛惰性氣體的玻璃瓶,讓正負電在此交會,發出各種美麗霓虹燈光。另外作品「風聽」,藉由環境風的氣流,擾動層層交疊的彩色風車,啟動機械運轉風機,裝置笛音能隨之旋轉吹奏。聲音的堆疊如風的隨興,激起偶發的聲響旋律。
透過法令鼓勵公共藝術 讓藝術不陌生
擔任過文化部、交通部、教育部、臺北市、高雄市、新竹市、基隆市等「公共藝術審議委員」。著有《臺灣公共藝術十年之路》、《遊走兩岸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在臺灣》與《市民的城市》等書的陳惠婷表示,台灣自1992年立法通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1998年完成「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規定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應設置藝術品美化環境,公有建築物建築工程費的百分之一,必需用於設置公共藝術;也就透過法令,以國家的力量來推動藝術發展,讓藝術家有經費來創作,並典藏於公共空間;使民眾享受藝術文化的薰陶,對公共藝術不再感到陌生、遙遠。
由於政府提供的整體規劃案愈來愈多,她很感謝神,給她很多的機會。「這份工作好像是社會的良心。」由於作品都是永久設置,當人進出大樓,不論是到醫院、捷運站、美術館,看到它就會受到感動和影響。尤其是具有內涵的造型色彩作品,會對那地產生影響力。
早在2015年,她就參與衛福部的公共藝術公開徵選。疫情發生後,更凸顯衛福部這個為醫藥、食品把關的「守門人」的角色的重要。當時她請知名藝術家楊柏林設計「健康之門」作品,設置於衛生福利大樓建築開闊的草坪及中庭造景之上。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銀白金屬,輝映著建築、綠地、流雲與浮光,量體十足的壯闊雕塑,是塑造衛福部公共形象的呈現。
衛福部另一件《靈魂之窗》的設置,出自知名藝術家余燈銓之手。藉由噴水池的倒影,將兩個天真無邪的孩童雕塑與水面映射的虛實景觀結合,呈現出一個眼睛的畫面,傳達出身心靈健康的鑰匙──「靈魂之窗」的意象。當作品完成後,進出大樓的入都能感受清新躍動的氛圍,獲得身心的休憩。
競標案從不可能變為可能 上帝成就
陳惠婷也分享一個台南美術館策展的見證。起初喜恩公司與另外兩家受邀提案競標,她認為獲勝機會不大。沒想到案子因故一延再延,原本有望得標的當地公司,因為參與其他案子而沒有送件,讓她的團隊有機會得標。原以為沒有勝算,但神成就了此事。
她說,美術館公共藝術的難度是,往後美術館陳列的作品,都是國際級的作品,要思考拿甚麼公共藝術作品,讓人看了十年、二十年,也不會與展場裡面的展品相形失色?
因此她優先顧及台南地區的藝術家;另外配合主辦單位,邀請國際級的藝術家。感謝上帝的恩寵,讓他們邀到日本霧雕鉅匠中谷芙二子,與以色列雕塑家大衛.葛斯坦的作品,成為美術館開館首要精彩典藏之作。
陳惠婷寫過《心靈門診──醫院公共藝術》一書,對醫院的公共藝術很有感觸。「藝術可以輔助我們康復」,根據國外臨床研究指出,合適的藝術品可以幫助病人血壓穩定、住院天數減少、忍耐疼痛情況較佳。
合適的公共藝術 有助於患者和家人
她曾參與策展的醫院公共藝術,包括內湖三軍總醫院和新北市三重急重症醫院,及去年完成的新竹台大分院。她表示,病人需要鼓舞,讓他們有信心,痊癒就比較快。公共藝術可以轉移人的心思意念和提振精神,甚至促進人與人友善互動。
譬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以「台灣醫療照護與生醫發展的國際櫥窗與卓越中心」為定位,公共藝術品便以「生命之華」為策畫主題,創作19組公共藝術作品,遍布台大生醫六個層樓,以及一樓戶外區。作品以身心紓壓及療癒人心為主軸,祈使讓在院內工作的醫護人員以及就醫民眾,都感受到豐富的心靈饗宴。
陳惠婷說,大樓正門口戶外花圃,如同基因造型的裝置藝術「愛在綻放」,隱含教學醫院學術研究本質與醫院貼心服務的意涵。急診室入門口「平安平安」藝術,宛如兩朵花,祝福出入的人平安。另外,因其大廳挑高,設置懸吊作品「竹塹風華」,讓人進入大廳體驗到銅線編織成與羽翼般流暢之美。另外,在日光室的沙發椅、茶几和牆面的藝術品整理規劃,讓日光室像是家裡的客廳,而不是排排坐的塑膠椅,可以讓住院病人與家屬坐得舒服。
陳惠婷說,現在是視覺傳達的時代,策畫永久性的公共藝術,過程難免遇到很多問題,承受的壓力也很大。有人曾問她,為何能做出這些大案子?她說,完全靠禱告。不論是去看基地、找藝術家、做決定、穩定財務狀況……都需要禱告。有禱告,神就會帶領她的團隊一關關度過。而且做久了之後,他們也在業界建立了品牌,感謝神,一路走來滿是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