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摩希
因疫情居家隔離,很多家庭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相處,但「越相處、越痛苦」,單單一句話可能觸動最敏感的神經,一場家庭大戰就此引發。
據報導,2020上半年國際間家暴通報出現20%以上的成長,這驚人的數據驅使大家不得不正視家人間相處的問題。一個人的根本從家庭開始,本該從當中得著的安慰及保護卻變了樣,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我們該如何經營親密關係,讓家庭成為真正的「港灣」,而非想逃離的「戰場」。幾個「不要急」的關鍵秘訣,幫助我們建立高EQ家庭,讓我們與家人愈愛愈靠近。
不急著觸動情緒 先理解一下 將事情「聽懂」
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的冰山理論理指出,人表現給眾人看的行為或言語,不過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下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等,堆疊出「他的呈現、我們的看見」。
然而,海平面底下千絲萬縷的想法思緒,其實才是我們真正要去了解的,學會理解家人說話的【表面意思】與【底下意思】的差異,才不會延伸誤會。不過,很多人都還來不及觸碰不到這一塊,彼此的仗就早已打得難捨難分了。
知名主播岑永康分享過去母親與他相處時,總是用「反話」來鼓勵與關心他,例如當他申請學校時,列出志願名單,母親卻跟他說:「我幫你問過了,這些學校都不錯,但你要不要申請幾間比較爛的?這樣比較有把握。」其實翻成白話文是:「永康,媽媽很愛你,不希望你太失望,申請幾間比較有把握的會比較好。」一旦沒有聽懂「心底話」,愛不知不覺就成了傷害。
萬種人就有萬種故事,我們沒有經歷過他的過去,以至於無法理解對方的表達,試著給彼此一個「他說了話」和「你觸動情緒」之間的空間,真正聽懂、聽明白,才能接受對方的心意,也找出自己情緒觸動的原因。
不急著採取行動 先忍耐一下 呵護關係
岑永康回憶說:他年輕時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母親才會如此待他,所以母子之間的情感總有個疙瘩在。雖然靠著信仰,他相信彼此是深愛對方的,但幾十個年頭過去,直到自己有了兒女,透過與兒女互動修復,原本對母親說不出的「我愛你」已能說出口了,原本喝了酒也不敢的「擁抱」,在清醒時也能給了。
在衝動時,不經思考的言行話語容易傷害自己或對方,若能克制衝動不回應、不行動,是成熟與愛的表現,研究顯示,我們急著回應不舒服的環境或遭遇,並不是想要趕快解決問題或麻煩,而是想解決內心的焦慮。焦慮常叫我們擔心、按耐不住,要我們快點說句話、或採取一個行動,以致於我們說太多、做太多。而衝突是在這些「太多」裡產生。
學著先緩一緩,忍耐一下;不急著回應,不代表對這個人已經失去希望,而是願意給彼此空間時間,用愛呵護這段關係,就像岑永康如果當年太早為母子關係下定論,可能就看不見自己在有生之年有擁抱母親的可能。
有句話這麼說:「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因著愛對方,我們願意先改變自己的思維與行動,讓看似沒有轉圜餘地的景況有了一絲的不同。今天回家時,試著不急著觸動情緒,不急著採取行動,不急著下定論,先了解,先忍耐,先等候,讓時間帶走潛藏的傷害,帶來充滿盼望的家庭生活。(本文由果子傳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