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近期發生的三名瑪莎拉蒂年輕駕駛毆傷逢甲大學宋姓大學生事件,從單純的行車糾紛,演變成極其嚴重的傷害案,引發輿論譁然,連帶讓「3惡少」的父母被起底,遭到群情激憤撻伐後,接連出面道歉。《閱讀人》主編鄭俊德就在臉書發文,提出「養不教,真的是父(母)之過嗎?」的反思。
父母自問:花多少時間陪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花多少時間陪伴他捫、投資在親子關係的經營與建立上?本身是兩個青春期孩子家長的鄭俊德受訪時說,自己在文中寫道:「孩子的品格教育,的確原生家庭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雙薪家庭父母忙於事業只為養家,多數教育的責任則是委託給學校或是補習班,孩子的品格該是誰來影響,父母的確無法推諉,校園的影響也極其重要,但孩子長大後也該為自己人生負責任。」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廿二章6節)本身是基督徒的鄭俊德,從兩個女兒小時候,就帶著她們上教會主日學,以及陪她們一起玩耍、閱讀以及聊心事。
鄭俊德的太太也在教會的兒主擔任服事同工,陪伴關懷其他來到教會的孩子。鄭俊德和太太都相信:「當你/妳幫助其他孩子時,其實就等於在幫助自己的孩子未來可以進入一個善良的世界。」
鄭俊德直言,案件中的瑪莎拉蒂駕駛者的原生家庭背景被媒體逐一揭露後,攻擊性言語與負能量詞彙便開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這些「鄉民的正義」的內容,大人看到了,從小就是「數位原住民」的未成年孩子們也都看到了。
輿論近乎一面倒憐恤被攻擊的宋性大學生,鍵盤前的鄉民用「真該去死一死」這些充滿攻訐性的情緒性字眼,去譴責毆打宋姓大學生的年輕人以及他們的爸媽,然後扣他們的父母一頂「養子不教」的帽子,連他們所經營的事業,都一併摧毀。
這提醒家長們其實更要留心的是,要幫助我們愛滑手機、愛上網路的孩子,認知到「網路言論可以是一種社會教育的傳播」。
陪伴孩子用網路 是家庭教育
鄭俊德說,用攻擊的言詞去打擊他人時,其實也是一種霸凌教育的傳播。如果不希望自己孩子打出跟酸民一樣的言詞文字,家長就要教導孩子「汙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箴言四章29 節)。
現今很多家長是雙薪家庭,有的是單親家庭,而且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有增多的趨勢,但無論原生家庭的背景為何,孩子最需要的教養,都是「先陪伴,後關係」。
在華人的世界裏,普遍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而神也透過聖經詩篇一二七篇3 節,明白揭示祂的百姓「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鄭俊德說,無論是產業,還是心頭肉,都是提醒為人父母者,把自己的家庭及孩子照管好責無旁貸。
父母固然是孩子學習的一面鏡子,但沒有一對父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所以不但父母要認識、倚靠上帝的幫助,也要帶領、引導孩子,能夠在年幼的時候,就進到教會的群體,過愛的團契的生活,而且是全家都要一起過教會的生活。
鄭俊德說,因著社群網絡的發達,以及環境的變遷,很多錯謬的價值觀在校園及社會中傳播,我們的孩子其實從小就身處在「大染缸」當中。一般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之後,因為全天課的天數加多,在學校的時間就比在家裏的時間多很多,。
不要把教養責任假手外人
但事實上,無論是雙薪還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就因為必須忙於賺錢養家,而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課後班及安親班安置,甚至有的家長,連假日都幫孩子排滿才藝學習的課程。
鄭俊德說,當父母以為用錢把孩子的時間排滿,或是給孩子優渥的資源(金錢、物質),就是愛孩子的表現。其實當家長把教養孩子的責任,假手於外人,那麼「養不教,真的是父(母)之過」就可說是成立。
鄭俊德說,很多家長是在孩子在學校或是校外,被人欺負了,才去興師問罪;或是在校方或是警方通知孩子犯錯(罪),必須出面處理時,常會說:「我孩子很乖啊!一定是被朋友帶壞了」。這兩種情況,都是「疏於教養,跟孩子不熟」的表現。
他相信,沒有父母願意像宋媽媽一樣,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惡少打成重傷,也沒有父母希望自己養育出的孩子,犯錯(罪)後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他表示,父母能夠陪伴的孩子成長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無論是雙薪還是單親家庭的家長,「再忙,每天都要陪孩子說說話;假日要多安排親子活動,一起創造共同的回憶」。
跟著耶穌學親子相處
談到家長及教會怎麼幫助孩子可以免於成為被霸凌者,還能成為同儕的幫助和祝福?
鄭俊德說,他的領受是,幫助孩子先能夠在聖經話語中進行靈命的扎根,不但自己可以遠離惡行,還能夠從聖靈得著幫助,培養辨別不當環境及慎選朋友的知能。而家長和教會也可以一起幫助孩子,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都能夠很明確地知道那些是當做的事,哪些則是應該避免的。
耶穌帶門徒的方式,就是為人父母者要學習的榜樣,當父母願意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建立生命相屬的關係,彼此互信、互賴,這就是最好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