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7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孩子需要的,是完整而非完美的父母!心理諮商師提醒父母看重自我照顧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心理諮商師莫茲婷勉家長看重為人父母的自我照顧,才能把孩子照管好(圖/莫茲婷提供、直播截圖)
莫茲婷鼓勵家長,切莫拿自己和孩子,去跟別的家長和孩子比較,然後陷在「看別人比自己好」的泥沼中。接納自己及孩子的軟弱和獨特性,溝通建立彼此的親子互動模式及關係,而非跟其他的家庭爭競、比較。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最新統計,台灣已婚夫妻,雙薪家庭比例已突破70%,家長們普遍工作、家庭及育兒「蠟燭多頭燒」,忽略了「為人父母」這個照顧者的身分,經常伴隨著各樣排山倒海的壓力、挫折與無力感,若是沒有正視並處理這些隱性傷害,就可能直接影響到親子關係,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成為完美的爸媽,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卻常常忘記自己並非全能,且是不完美的人,同樣需要被關顧。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家長要先照管好自己的身心靈,才能給孩子良好的照顧和教養。」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十一月16日應奇妙愛協會(AWA)之邀,以「為人父母的自我照顧」專講時提醒家長:「孩子需要的是完整的父母,而非完美的父母」。

父母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她建議,為人父母者,可以學習從「聆聽自己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健康」以及「努力成為完整的你(指父母)與孩子共舞」,將重擔卸下交託給神,接納並照顧不完美的自己,陪伴、照管孩子一起成長。

如何成為「完整的父母」?莫茲婷說,知名心理學家Donald Winnicott曾提出「媽媽不需要做到100分,60分即可」的觀點。

莫茲婷指出,時至今日,隨著家庭型態的改變,很多家庭兒女的主要照顧者,是「父兼母職」的爸爸,所以在滿足孩子的需要時,只要給予到60分就可以,讓孩子有自我探索、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的成長空間。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因為沒有行為自主能力,所以需要爸媽100%全然的給予、照顧;但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對父母的依賴性會遞減,這時父母要協助孩子「練習、磨練所需的能力」。一般來說,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時,他們就會有自己的人際、社交網絡,不希望父母「管太多」。

為人父母者要拒絕自我否定

父母自責與成長經驗有關

莫茲婷指出,「父母是真實的人,孩子也要接觸到真實,父母和孩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也不可能有求必應!」莫茲婷說,在她的諮商實務中,登門救助的爸媽常講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做了好多,卻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

莫茲婷說,上門救助的父母常「自我打臉」。他們說:「我們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別人家的孩子都用功讀書,我們家的孩子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我這麼努力,為孩子做這麼多,為什麼孩子對我講話,會是這種態度?」

面臨親子教養難題的父母常會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好」,莫茲婷認為,父母強壓責任和重擔在自己的身上,絕大多數都是因自己成長過程中,常遭到上一代(通常是自己的父母)指責、否定,而感到羞恥。這些不愉快的成長經驗導致在自己為人父母面臨教養挫折時,會選擇用逼迫、批判自己的方式,試圖驅走心中的恐懼及無力感。

父母要有足夠勇氣接受真實自己

很多前來諮商所求助的父母,會對莫茲婷吐苦水說:「我們也希望能夠成為溫柔、優雅的父母,而非每天緊盯、叨念孩子的那個我啊!」莫茲婷鼓勵家長:「先要有足夠的勇氣,接受自己所有內在及真實的自己。」也就是說,若是自己脾氣不太好,容易緊張,就先自我接納:「我就是這樣的人。」父母要先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進一步帶出親子關係的轉變。

父母要照管好自己的情緒

本身是基督徒的莫茲婷,引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9節勉勵為人父母者,神的恩典與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她鼓勵家長,切莫拿自己和孩子,去跟別的家長和孩子比較,然後陷在「看別人比自己好」的泥沼中。接納自己和孩子的軟弱和獨特性,溝通建立彼此的親子互動模式及關係,而非跟其他的家庭爭競、比較。

莫茲婷說,家長要成為「完整的你」,必須從學習懂得自我照顧開始,這包括下面幾項:

一.聆聽自己的情緒(詩篇四十二篇5節):

華人的社會太少父母看重「正視及處理自己的情緒」這件事,甚至誤解「情緒是禍害的來源」,把情緒跟「衝動」、「失控」混為一談。

聆聽自己的情緒,涵蓋「辨識及察覺情緒」、「對情緒接納、不評價、不批評」、「慢慢理解及探究情緒背後的意涵」,以及「踏上轉化之路(而非強力對抗)」。

莫茲婷提出一個情境:「一早起來,幫孩子準備早餐,結果孩子起床後,淡漠地說:『我不吃!』,這時為人父母的你,作何感想?」這時很多線上的家長都表達,他們不能接受,且會有情緒性的反應和言行去指責孩子。

把正視自己的真實感受的優先順序,放在試著解決問題之前!」莫茲婷指出,當讓親子關係緊張的事件出現時,家長「聆聽當下的自我情緒反應」是非常重要的。情緒是需要「理解」的,舉例來說,明明自己很生氣,卻要壓抑自己說:「沒有,我沒有生氣」。應該是去正視自己:「我生氣了,我承認我被激怒了」的真實感受。

在諮商輔導實務上,家長會對孩子不吃自己預備的早餐,會有「我很難過」的情緒性的反應,原因有:「我是完美無瑕的爸媽、孩子是聽話乖巧的孩子,這個設定理想幻滅」、「觸及過去的傷口」,以及「我很不滿意現在的自己」等。

莫茲婷說,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反應;從信仰的角度來看,神的提醒是「生氣卻不要犯罪」以弗所書四章26節),她鼓勵家長,要持平看待自己的情緒,並且整理自己的情緒。因為若不是看重自己的孩子,那麼他吃不吃早餐,於我何干?

就像德國詩人赫塞曾說的:「那不在我們內心的事,也無法讓我們激動。」情緒其實是一個禮物,它幫助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以及對孩子的期待。父母要先接納、承認「我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更不是完美的父母」這件事,這是成為完全父母的重要關鍵。

「情緒像是一面鏡子,讓父母正視自己真實的狀況,進而可以與自己和好。」莫茲婷提出以下的建議:

1.處理壓迫自己的完美主義:

理解了自己心中的完美主義後,練習去調節它,對自己的仁慈多一點。

2.處理過去累積的內在傷口(創傷):

當親子關係的衝突,揭露了你過去的傷口,要去正視它、醫治它,跟不完美的童年及成長經驗揮別。

3.處理對自己的不滿意:

學習面對自己內心的缺憾,以存在代替擁有,也就是說,珍惜自己和孩子已經所擁有的,而非去比較別的家庭有什麼,我們怎麼都沒有?每個家庭都是獨特的,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美好。

莫茲婷引用詩篇四十二篇5節鼓勵家長,上帝是關心、疼惜及正視我們的情緒的,神鑒察父母心中的憂悶、煩躁,當父母願意帶著孩子一起倚靠、尋求神,相信神會用笑臉來幫助尋求祂的人。

二.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哥林多前書六章19節):

莫茲婷舉心理學的「生活派」圖表為例,整全的健康涵蓋:「飲食、睡眠」、「精神生活」、「運動」、「休閒、興趣」、「工作、學習」以及「朋友、家人」。

當身體經常痠痛時,其實很多時候是來自於人際關係以及心理狀態的失衡;她鼓勵家長需要看重「精神生活」的經營。要為自己安排安靜下來靈修、禱告、讀書、跟人有深度的對話,或是透過寫日記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然後慢慢去釐清。

三.努力成為完整的父母與孩子共舞(瑪拉基書四章6節)

莫茲婷舉心理學者Stephen Karpman提出的「戲劇三角」理論表示,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如同「拯救者」,全然的照顧、保護孩子這個脆弱的生命。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到了國小中、高年級之後,若是父母沒有適度給孩子自己做決定、學習從挫折及犯錯中負責任及成長的空間,依然強力介入,幫孩子做所有的決定,舉例來說,在現今冷熱交替的時令,孩子覺得「天氣沒那麼冷,不想穿外套」,但父母沒有聽孩子在說什麼,只是用「不行,這樣會著涼」去否定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他會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只覺得「父母逼迫我做不想做的事」。若是父母常以「我是為你好」的心態去叨念、數落孩子的決定,親子的關係就開始變質。

父母先跟自己和好

當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很多就會陽奉陰違、甚至直接回嘴,這時父母就會很難過。父母對孩子的「不禮貌」感到被冒犯,當管教的權柄也失效時,常常就會以「受害者」自居,親子缺乏互諒及溝通,往往就會進入相敬如「冰」的困境,

父母是孩子的教練 而非拯救者

莫茲婷說,在心理學上,用DDT(DREADED DRAMA TRIANGLE)來形容親子之間緊張的關係,但她建議家長,和孩子建立「TED」(The Empowerment Dynamic)的互動關係。

莫茲婷表示,當父母的角色轉換成為「教練」(coach)而非「拯救者」,也就是理解孩子的需要及想法,提供支持和協助,而非下指導棋,要孩子完全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父母也要成為孩子的「挑戰者」,而非「逼迫者」。當父母從「每個孩子都是天父獨特創造」的角度去看他們的恩賜及表現時,若孩子表現不如期待,就可以轉換心境,從「孩子也想變好」的正向態度去激發孩子的潛能。若看到孩子的優勢,鼓勵他們朝標竿直跑。指責孩子不長進,只會把他們愈推愈遠。

最後,父母要從「受害者」轉變為「創造者」,幫助孩子成為有選擇及負責任的人,而非是養在溫室裏的花朵,鼓勵孩子「你可以的」。

最後,莫茲婷為每個為人父母者做這樣的禱告及打氣:「你辛苦了!你很好很棒,我們一起努力,慢慢來,不急,天父陪著我們!」

身心都需要關顧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