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我認為主要的責任是在媒體!」談到台灣社會最近頻傳殺人、砍人、打人等事件,令人感到處處都是危機,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科副主任錢玉芬表示,台灣媒體天天報導衝突、對立、兇殺的新聞,政治也是天天謾罵對方;人性本身的黑暗面,在台灣的政治和媒體環境下觸發更多黑暗面的展現。
許多負面報導激發危險因子
她認為,目前造成社會對立衝突、充滿暴戾之氣,與媒體大量報導負面新聞有關。雖然媒體有新聞自由,但是在現今網路環境下完全無法規範。報導的內容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衝突、暴力、兇殺,甚至不斷重複、轉傳,對很多負面行為的「暗示性」太強。媒體報導也強化一些存在的危險因子,雖然媒體沒有合理化這些行為,但對於攻擊事件的大篇幅報導,易觸動反社會人格中的危險因子。
當我們看到有人用攻擊的方式,來對應規勸戴口罩的超商店員時,一般人會認為,怎麼會這樣?但對於具有反社會性格、危險因子的人,反而會認為,「我也可以用這樣方式對應」。
她說,若是整個大環境,都去挖掘報導更多不為人知的善行善事,自然產生正向循環。但是目前整個媒體環境卻不是這樣,反而造成惡性循環。
其次是台灣長久以來政治對立的氛圍。目前整個政治環境讓人對很多事情會分對錯;導致相互對立的時候,很容易引發人「我早就不同意你」的心理。
在她的印象中,早期台灣父執輩人性憨厚、純樸,不會對別人批評謾罵,常常是檢討自己,寬以待人。在外被打可能回家還被父母懲處,責怪為何惹事?但是現在台灣社會都在檢討別人。這與「自我中心、對立對抗」的政治氛圍有關。
需要更多正面報導移風易俗
錢玉芬表示,要看一個社會的文化,要先看甚麼話題常被談論。台灣媒體常在談論政治,整個社會文化也被政治充斥。但在歐洲,藝文活動是他們的大事,今天哪一齣歌劇上演,你票買了沒?或是哪一個古典樂團很久沒演出,最近要上演什麼?媒體關心的話題都圍繞在這些活動上,因此整個國家充滿藝術氣息。
反之,台灣媒體天天都在談政治,而台灣的政治又製造對立衝突。關心、談論公共事務,固然可以,但是很多政論節目都是謾罵攻擊立場不同的對方,甚至死不認錯,不檢討自己,只檢討別人。「你糾正我,是你的不對!」
錢玉芬也表示,人性善的一面,沒有被鼓舞和激發,反而一直激發負面的言行,占據我們的心理。每每遇到衝突,便跟對方說「都是你的錯」、「你怎可以規範我?」這會影響心理健康處於疾病邊緣的人,容易使他們產生暴力行動。
她認為,媒體應該多報導衝突之後的寬恕、體恤、憐憫、認錯,或良善的善行,讓整個社會群體效法,移風易俗產生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