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拾(溫哥華安提阿教會牧師)
經文:約書亞記九章
原是埃及奴隸的以色列人,在經過耶利哥和艾城兩場大戰勝利後,應該可以據此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感吧?
戰爭勝利的喜悅,的確加強了民族自信心。打仗能力精進,疆土擴大,地上資源加增,都有助於民族身份的塑造。但除了外在物質條件滿足外,更深入來說,民族賴以生存成長的價值觀,也該作為民族性格的靈性元素。這元素可用以引導他們認真做人做事,勤奮、忠誠、勇敢。還可維繫社會穩定與和諧。
那該是什麼?
誠實是逐漸養成的靈性元素
不是一份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藉著他們願意服在一個更高真理的監督之下,有時失敗,有時成功,不斷掙扎琢磨,才得逐漸養成的內在質素──那就是誠實。
大戰後,上帝讓約書亞和以色列首領,學習了誠實這一課。而且是在別人欺騙他們之後,還要以誠實面對。
在以色列人經歷了兩大戰役後,鄰近村莊的基遍人來求和。
基遍人,就是希未人;摩西曾毫不含糊地吩咐:希未人,連同迦南六大族的問題,必須以戰爭方式解決──「不可立約」、「不可憐惜他們」、「全都滅絕」(申命記七、廿章)。沒想到,基遍人善於偽裝欺騙,而且還以雅巍上帝的名和大能作為,博得以色列人信任。
「我們聽見他的名聲」,在「埃及」、「兩個亞摩利王」、「所做的一切」…細數過去四、五十年間上帝大能的拯救。如此講論以色列光輝的歷史,妓女喇合也說過,但她是真心敬畏上帝,真心相助和求救。這回,基遍人卻是在偽裝欺騙中說話。他們高明的演技,騙過了心頭洋溢著勝利喜悅,卻粗心大意、不加分辨的以色列人。
但他們沒有騙過我們這些讀者:基遍居民「設詭計」、「假扮使者」──說故事的人迫不及待要揭發演技背後的真相。當然,基遍人也可能真心想投降,但策略和動機用的是欺騙。
按外貌判斷落入欺騙策略
以色列人和約書亞都只按外貌判斷,沒有詳加調查,也不「求問耶和華的指示」(14節)。這是約書亞在這本寫他的傳記中,第二度被記載沒有求問上帝的旨意,因而做錯決定。
以色列收下基遍的食物,草率與基遍人締結和平之約,讓他們存活。因此把自己放在「行一切可憎惡的事」(申命記廿章18節)的危機當中。
在立約三天後,以色列人意外發現,基遍人原來就住在30公里外的地方;如果不休息地趕路,大概6-10小時就可以到達。摩西曾經警告,面對這樣的鄰居,以色列人必須以戰爭取得土地,不能和對方訂定和平協議共存。以色列人沒有重視這項規定,卻鄭重其事以上帝的名發誓,不擊殺他們,讓他們存活。
面對壓力 難免欺騙求存?
難道這段聖經要教導我們一種務實的潛規則:人面對生存壓力,難免可欺騙求存?
基遍人的確在面對一種生存的危機:以色列會打仗消滅掉他們。但當他們面對以色列的上帝,想活,並非只有靠說謊一途,妓女喇合是個美好的前例。
喇合知道以色列的上帝,乃是天上地下的上帝。祂在埃及和約旦河東所行的事,令人懼怕,大開眼界。但她訴諸上帝的恩待和慈愛(希伯來文hesed),並且藏匿兩名探子、恩待他們,以此表達她那份「有行為的信心」。
面對以色列的上帝,喇合不想以欺哄瞞混去求存,而是直白地向上帝求救。喇合雖然沒機會知道日後先知約拿時期,上帝也以同樣的慈愛(hesed)對待外邦的尼尼微。但她與尼尼微人同樣有機會認識這位既審判罪人,又願搭救罪人的上帝。她選擇直接訴諸上帝的恩待慈愛。
敬畏上帝不需要潛藏以自我為中心的虛謊動機。人們就是逕自來向這位天上地下的上帝,承認自己是罪人──無助,誠實,甚至惶恐地呼求上帝伸手拯救。上帝就要搭救他們。
世世代代抹不掉的記號
表面來看,基遍人果真以詭詐瞞混存活下來,但他們活得沒有尊嚴──世世代代作奴隸──約書亞貼在他們身上,卻也是他們自求、一塊永遠抹不掉的記號。聖經要表達的是,人求生存並不是非靠說謊不可。上帝不喜悅人說謊,沒有信上帝的人,或上帝的兒女都一樣。
舊約智慧文學一再重複這個真理:「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他就應允我。耶和華啊,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詩篇一二○篇1-2節);「說謊的嘴唇,為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為他所喜悅。」(箴言十二章22節)
基遍人以詭詐欺騙了以色列人,而約書亞因一時糊塗,就上當受騙了。
當16世紀時,神學家加爾文讀到這段經文時,可能相當憤慨,他直斥這樣的契約無效!確實,按照現代觀點看,這個出於欺騙得到的契約,在法律上應該是無效的。
然而,約書亞和以色列領袖並不理會這種現代觀點,他們不打算毀約。他們要維持這份對他們不公平的契約,因為這個約的承諾是在上帝面前立的:「眾領袖對全會眾說:『我們已經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向他們起誓,現在我們不能碰他們。』」(九章19節)
尊重立約 誠實以對
以色列的領袖,決定要尊重在上帝面前所立的承諾,誠實以對。這真是一個困難的抉擇,卻是這群走出沙漠的第二代領袖,清楚重要的抉擇。領袖們決定要成為怎樣的人,他們的子孫也將成為怎樣的人。
領袖對會眾說:「讓他們活著吧」,於是基遍人在他們中間住了下來,擔負服事上帝的角色。被騙還要持守誓言;這樣的屬靈操練,內化成為民族性格的一部份。以致於他們的後代大衛王,那份謙卑的禱詞也是這樣呈現給上帝的:「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居住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人。…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做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詩篇十五篇1-5節)
基遍人和約書亞都在面對誠實求存的功課。
獻祭蒙神喜悅的第一步
基遍人以欺騙出發,約書亞以誠實公義收場;誠實成為一代代人的生命模範。當然,以色列人不是每個人都誠實正直,做事童叟無欺,但他們卻應當從歷史中清楚體會到──想靠近上帝、想敬拜上帝、接近祂的聖山、獻祭蒙祂悅納,人需潔淨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要處理內在的誠實,維繫外在嘴唇不說詭詐的話。
誠實不是老實、愚笨,誠實可能會暫時吃虧,但誠實必得到上帝的喜悅和保護。大戰勝利,約書亞和全以色列民族一起來學這門課:在上帝面前誠實,謹守口中所出的話,即便吃虧也不更改。
誠實這門課,比打仗消滅敵人得土地,更加緊要,也更艱難。從個人起到整個民族,大家都將看到,誠實是內在性格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這是上帝的子民,建立身份認同的標記。
教會時期的基督徒,仍以此為崇高的價值:在天城內是基督的新娘,而「城外有…喜愛和行虛謊的人」(啟示錄廿二章1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