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香港連線報導】「若不饒恕,我們無法重新開始。」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十一月26、27日舉辦以「重新起步」為主題的「銳意門徒網上研習會」,聖約播道會資深傳道、銳意門訓教會全球聯盟 (Global Alliance of IDMC) 董事曾麥翠蓮師母,26日下午分享「舉目仰望──饒恕的藝術」時表示,人生在世挑戰層出不窮,很多人認為門徒生活心意更新就好,但這是不夠的,門徒生活是心靈深處的潔淨,舊我已經死去,新我需再重生。
門徒生活面對疏離和誘惑挑戰
她表示,救贖性門徒生活全在於愛上帝,但我們讓上帝失望了,就要重新開始。上帝賜給我們很多機會,賜給我們很多恩惠,並且在過去現在將來,應許不斷恩待我們。她舉出,當今門徒生活的挑戰有三:
一、疏離:她以新加坡為例,該國在全球以富裕聞名,在新加坡有72萬位百萬富豪,而且愈來愈多,但城市最大的問題是疏離。都市化的疏離,人們十分孤單,很多人腰纏萬貫,卻是孤單的,他們也知道自己只能孤身走這條路。
二、誘惑:很多出名的領袖跌倒,因為他們沒有約束自己的慾望。他們往往不能勝過試探,並且放縱自由。很多人甚至包括基督徒領袖,都過著雙重生活,在光明與黑暗之間的灰色地帶徘徊。只要不被發現,就一直繼續享受罪中之樂。
三、求名:人們想成為大人物。每個人心裡都渴望活出自我,成為重要人物,所以求名的慾望,其實是對自己想望的挑戰。不少人被內心的衝動所驅策,想最後功成名就。
曾麥翠蓮師母表示,這種驅策力對一些人來說很重要,甚至孩童也會將父母與別人的父母作比較。有一個小孩說,他的父親超級厲害,無論出甚麼講題,都可以講一小時。鄰座的同學也吹噓說,他的父親更厲害,沒有題目都可以講一小時。人就是這樣,喜歡彼此挑戰、愛炫耀;在屬靈的事上也要炫耀。譬如與甚麼大人物共進午餐,或與甚麼大人物交往。
損害門徒生活和靈命的四種心境
我們如何在當今世上活出救贖的生命,也就是主門徒的生命?曾麥翠蓮師母提醒,有四種心境會損害門徒生活及靈命。
一、內心的初始創傷:心對自己說:「我受傷了,而且受到很大的創傷。過去的傷口,像是被出賣、配偶不忠,這許多的苦楚、心痛、傷痕,成了陰影,依舊壟罩著我到現在。即使努力想要敬虔、聖潔和行義,卻做不到。」曾麥翠蓮師母表示,因為心中有糾葛,阻攔我們愛上帝、愛人,且使我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這些都是因為我們難以面對生命初始的創傷,也不能饒恕。
初始創傷糾纏很多基督徒領袖,因此許多聲名顯赫的領袖人物,依然缺乏安全感,並且他們極度難以相處。他們認為自己必須闖出名堂,必須嘗試操縱不同困局,卻力有未逮。
二、負面的思維:內心十分負面,疑心重、好批評。他們常會說:「這有何用?沒用的,我試過了。」他們永遠對教會有說不完的壞話。美好的經驗,也從來不會成為他們感恩的事項。
常有負面思維喪失意志做反應
有些人覺得,基督徒是世上最負面思考的人,因為他們看不見自己領受到很多祝福,只看自己沒有的東西,不看自己擁有的東西。有負面思維的人會說,他很懷疑,甚至不認為上帝知道他所經歷的苦楚。「我不覺得別人知道我的人生有多坎坷,我所經歷的痛苦他們一點也不知道」。其實是我們習慣戴假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
三、意志的癱瘓:這使我們喪失能力去回應世局,去立志行善。當我們停止了,不知該怎麼辦?也就會變得凡事不在乎。擔心做了選擇後患無窮,只想隨遇而安。結果是開始隨波逐流,一直如此過日子,於是變得沒有長進,始終幼稚、不成熟,即使成熟,也僅一瞬間而已。
四、負荷過重的心靈:人們常說,「我真的好忙啊!」。人們有許多角色要扮演,要開很多會,很多事工、事務,需要馬上關注或立刻處理。在忙亂中,企圖同時做好所有的事情。
曾麥翠蓮師母說,以上四種心境衝擊和妨礙門徒的屬靈生命。想要成為屬靈的人,但不願意付出代價,不願意留在內室、耐心等候,在上帝面前持續安靜休息。
她提到,曾遇到一位姊妹,受苦受難卅多年,年輕時遭丈夫拋棄、與丈夫分居、經歷丈夫不忠,獨自撫養兒女,但最後仍然被離婚。卅年來的怨恨,使得這位姊妹說,她仍然無法饒恕前夫。但是前夫卻依然公然上教堂做禮拜,又事奉又做領袖。教會怎麼能饒恕他?每當聽到饒恕的信息,她當下似乎決定饒恕,但回到家一想,仍覺得無法放下和饒恕。
有未饒恕的人、痛苦未解人生未變
於是曾麥翠蓮師母對這姊妹說:「你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半途而廢的事嗎?例如未完成的項目?」或許這是因為欠缺意志、慾望或感覺,或都是沒有把事做到底的決心;但是如果很多項目可以半途而廢,那麼我們人生情感中的屬靈計畫,就更會半途而廢。很多人有未了之事,有未饒恕的人、未讀完的書;導致痛苦未解,人生未變,事尚未成。
有時結婚的對象,不一定是最愛的人,可能經過多次戀愛,最後選擇結婚,但那時已經沒有愛去付出。婚後爭執不斷,因為過去留下太多傷痕。一個傷痛未癒,另一個傷痛又至,因此我們容易把過去的傷痛,投射到現在的困境中。
創傷使我們不想面對內心問題
她說,有些人因為發生過一些不如意的事,或是有過一些痛苦的經歷,使他們開始懷疑上帝。例如有位年輕人不斷向祖母傳福音,但祖母還未信主就離世,讓他抱怨上帝為何不多給祖母一點時間,他覺得上帝不公平,懷疑上帝的信實良善,最終離開上帝。其實是我們信仰根基不穩,不認識上帝。需要改變的不是結果和處境,乃是我們的心。
曾麥翠蓮師母說,我們可能覺得很多事情不合理或不公平,不斷被自身意識火上加油。她以約拿為例,我們常因過去創傷,使我們不想面對,尤其想起某事、某個人或某經歷。我們心裡沒有預備,因此選擇逃避。有些基督徒選擇換教會,換完一間又換一間,會換房子、換車子,甚至換妻子,但問題仍然存在,其實要換的是我們的心。我們要去檢視內心,看似不能解決,但是靠著上帝能夠解決。
可以饒恕但不能忘記 仍是不饒恕
曾麥翠蓮師母表示,約拿書的主旨是「饒恕」,尼尼微是惡貫滿盈的城市,但上帝賜給他們第二次機會。上帝總會說:「我再饒恕你。」饒恕對重新開始很重要,不容忽視!饒恕是解放,讓我們從憤怒地轄制中解放出來。釋放出痛苦,讓上帝臨在我們心靈。有人說:「可以饒恕,但不能忘記」,其實這等於說:「我不會饒恕!」饒恕是欠單撕毀,是解放。
最後她說,饒恕的關鍵是「舉目仰望」上帝,眼光別停在自己的創痛、過去或其他人。上帝想要我們抹掉過去,過去發生了不能改變。情感習性若難以翻轉,破鏡如何重圓?即使碎片重新組合,也難以黏合還原,但是上帝取走我們生命的碎片,將這些碎片玻璃融化,重造另一面鏡子,使我們成為全新的器皿。
上帝不醫治,是因為我們不讓祂動手。當我們重新起步,便開始重新出發,經歷仰望上帝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