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8 基督教論壇報 / 國際新聞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默默拯救海地孤兒12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編譯 陳貞元 追蹤
暢銷書作家米奇‧艾爾邦與他收養的海地養女奇卡。(圖/IG@mitchalbom)

【特約編譯陳貞元/報導】知名作家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筆下有《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及最新作品《救生艇裡的陌生人》(The Stranger in the Lifeboat,暫譯)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最為台灣讀者所熟知,它的全球銷售超過50個版本、1700萬冊。台灣果陀劇場並將它改編為舞台劇。

在大家心目中,作者艾爾邦是一位暖男作家,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竟然無私地花大部分的時間,  在海地經營一家孤兒院。

艾爾邦在接受福音媒體《信仰在線》(Faithwire)訪問時說:「那間孤兒院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知道大部分的人知道我是名作家,但我大部分的時間和精神都花在經營孤兒院上面,我每個月都會去那裡。對我來說,這是我所做過最重要、最心滿意足的事。」

海地大地震後展開救濟工作

艾爾邦表示,他在海地的工作是2010年海地大地震過後開始的,當年的地震奪走廿多萬條人命,使150萬人流離失所。當時,他陪同一名美國牧師造訪海地,查看一座在災難中失去聯繫的孤兒院。

他表示,在滿目瘡痍的海地,有件事立刻吸引了他的目光。

他說:「我很喜歡那些孩子,還有他們的態度、他們的正能量、他們的喜樂,儘管他們一無所有。」

在了解到海地受到地震重創的情況之後,艾爾邦開始頻繁往返海地和底特律兩地,找了許多人手幫忙,包括水電工、建築工、承包商等等。

他們齊心協力重建孤兒院,重新整修衛浴、廚房,以及其他基本起居需求。但這只是個開始,艾爾邦很快就參與得比他想像還要更多。

他說:「結果我接手掌管了這些工程……到現在已經快12年了,我每個月都會過去那邊。」

為海地帶來深遠的改變

孤兒院的工作並不容易,但艾爾邦表示,那裡的孩子獲得了獎學金、工作機會,以及有機會協助他們的國家做出影響深遠的改變。

他說:「目前孤兒院裡有53個孩子,所有人都有大學獎學金在等著他們。目前已經有些人在美國讀大學了,他們畢業後會回到這裡工作兩年,貢獻他們的所學,因為他們必須回報這裡。」

這些年輕人,以這裡為出發點,將來有望進入海地社會,幫助這個國家發展得更好。

改變對事情重要性看法

艾爾邦獲得回饋的經驗深深改變了他,他表示,帶給他最多成就感的就是幫助這些孩子成長,他說這讓他對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了更多看法。

考量到海地近日暴力事件頻傳,情況愈加混亂,甚至日前有17名基督教宣教士遭到綁架,艾爾邦的工作似乎變得比以往都還要艱困。

儘管知道自己無法在其他人冒著危險前來幫忙時,告訴他們該怎麼辦,但他說:「這些危險只會增加需求,不會減少。但我會說,情況對我們愈是危險,對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孩子和人們,就會更加嚴峻。」

米奇‧艾爾邦表示,海地情況愈是危險,當地的孩子和人們就愈需要幫助。(圖/IG@mitchalbom)

得腦瘤海地養女帶來許多愛

艾爾邦同樣提到了他和妻子先前領養的海地孤兒奇卡(Chika),但她在2017年不幸過世,得年僅七歲。奇卡勇敢地對抗腦瘤將近兩年。儘管不斷地跟病魔纏鬥,這位可愛的小女孩仍一直帶給艾爾邦夫婦倆許多的愛。

艾爾邦在著作《遇見奇卡》(Finding Chika: A Little Girl, an Earthquake, and the Making of a Family)中寫下關於她的故事,並探討隨著她的離世所帶來的痛苦。

他解釋道:「《遇見奇卡》和《救生艇裡的陌生人》其實是有相互呼應的兩個故事。」他表示,《遇見奇卡》是在奇卡過世的悲痛下寫出的書,而《救生艇裡的陌生人》是在奇卡過世幾年後寫的,內容在探討尋求幫助時該怎麼做?

作品探討人性、痛苦本質和上帝

兩本作品都大力的探索人性、痛苦的本質和尋求上帝的幫助,是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經驗。

艾爾邦談到他作品中的故事主題時說道:「我總是在我一路以來的人生歷程中汲取靈感,匯聚成一個想傳達的理念,再圍繞著這個理念創造一個故事。」

觀看完整訪問:https://youtu.be/siKG6H2G4vQ

(資料來源:CBN News)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