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陵(新北市五華國小教師)
今日網路無遠弗屆,有各種豐富的線上課程可供選擇;你可知道早期人們信主之後,除了教會牧者的造就講論,還有何種管道能更多認識上帝?
聖經函授課程,可說是華人教會推介信徒認識上帝話語的重要管道;用信件往來的方式,將聖經分級分課、系統性的寄給參與學員,這是早期的遠距教學課程。
成寄歸牧師(1882-1940)當屬早期推廣聖經函授的佼佼者,他將司可福聖經函授課程,2700多條問題,悉數逐條翻譯解題,造福教會會眾,被稱作是「中國的司可福」、中國教會復興史上的重要牧者。
動盪時代的聖經造就課程
司可福(Cyrus Ingerson Scofield,1843-1921)是美國的聖經教師,繼承達祕、吉利、格蘭等聖經學者的思想,再將前人著作內化整理,編輯具有條理系統的課程,最主要的特色是主張「時代論」,強調按字面解經。
廿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教會為「時代論」所吸引,特別是啟示錄二至三章的詮釋:七所教會代表兩千年來教會歷史的七個時期。當然,不同神學觀點對於時代論有不同的評價;而時代論所闡述的前千禧年末世觀,與當時中國的動盪社會、內憂外患的時局,緊密結合。
成寄歸初作傳道時,西教士Mrs.V.M.Ward介紹他就讀美國慕迪聖經學校的英文函授課程,課程分為兩種,一種較容易,另一種較困難。西教士觀察成寄歸的情況,建議他先從容易的讀起。兩年讀完之後,成寄歸覺得所學仍舊空虛,沒有成就神的旨意,便再續讀那門較困難的課程,這份課程便是司可福函授課程。
完成全部函授學業的成寄歸,深感於司可福課程的保守純正,決定著手翻譯成中文。他除了在江蘇揚州的內地會傳道牧會,前後花了七年的時間,最終編著出版全套三冊的函授課程。倪柝聲做過見證:「南京的成寄歸弟兄請我到他家,一面休息,一面協助他翻譯司可福的聖經函授課程。」
中國與東南亞教會迴響熱烈
1927年二月,成寄歸先是在南京開辦聖經函授,數年後轉往位於長沙的湖南聖經學院任教,並在該校擔任函授部主任。
成寄歸相當重視聖經的閱讀與查考,尤其勸勉信徒要活出神的話語:「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各書一章22節)直到上個世紀中期,許多華人教牧和信徒在神學思想上,仍傾向時代論,司可福聖經函授課程的影響可見一斑。
成寄歸曾經說過,他一生最大的事奉,就是司可福聖經函授課程的翻譯與執行推廣。後來證明,此套函授教材獲得熱烈迴響,報名參與的學員眾多,來自中國各省及海外東南亞。他也時常應邀出席各地教會培靈研經,目的是「在神面前做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在成寄歸家中的會客室,有一個美麗令人注目的裱框,客人無不受框內的文字所吸引,上頭用英文寫著“God had an only son and He was a missionary.”意思是說,上帝只有一個獨生子,祂是作傳道的。可以說,成寄歸相當清楚他的蒙召,就是效法耶穌,跟隨傳道;既要聽道,又要行道。
你得到一袋水還是一口井?
成寄歸曾經在一篇講道〈一皮袋水和一口井〉提到,湖南聖經學院每年秋天都會舉辦聖經研究會,聚會的目的是為了看見耶穌,得到祂的活水泉源,而不是只帶一皮袋的水回家。
因為人給人,只能給一皮袋水,就像亞伯拉罕只能給夏甲一皮袋水;但是耶穌給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主耶穌在我們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無論籌辦聖經學院或是開設聖經函授課程,成寄歸認為最重要的責任:「是要引導學生到耶穌的跟前,使他徹底的認識耶穌,喝了耶穌的活水。」相反的,如果學生只是完成聖經學業,那不過是一皮袋的水,仍要乾渴而死。因此,無論何種屬靈書籍或聖經課程,並非活水的泉源;唯有直接查讀聖經的人,直接來到耶穌的跟前,才能得著主耶穌的生命!
靈命生活是成寄歸所關懷的。他說:「聖經告訴我們一個不改變的原則,就是先有生命,後有生活。神先將祂的獨生兒子耶穌賜給人,叫人有生命,然後再繼續的藉著聖靈,把那個有生命的人建造起來。」他認為,聖經所講的,就是生命與生活的關係問題。
成為華人信徒培訓重要管道
成寄歸牧師的信息溫和甘甜,深入淺出。對於聖經內容,強調整體的、一貫的,甚至是直線性的。他有一篇短文〈新舊約全部聖經的直線〉,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六十六卷聖經,言簡意賅,只需一張紙的篇幅,不到五分鐘就能全數說完。
成寄歸牧師五十八歲中風,未久辭世,留下成戴恩媛師母還有六個孩子。師母起初繼續在湖南聖經學院,負責協助函授業務,後來國共局勢動盪,全家轉往香港居留事奉,並延續函授課程。
香港靈光書室曾在1962年發行《司可福聖經函授課程》全三冊修正版,再後來就全數移交建道神學院主辦。目前函授課程已停辦,但中文電子檔,可全數在網路下載。建道神學院榮譽院長梁家麟曾寫道:「直到如今,沒有一套聖經課程對華人教會的影響,能與司可福聖經函授課程相比擬。」
耶穌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成寄歸牧師的故事提醒我們,信徒應時時連結基督生命,飲於活水泉源;如同井邊的婦人,離棄罪惡,親嘗主的恩典。
參考資料:
萬廣祥牧師修編,《蛻變的生命:成寄歸牧師紀念文集》。香港:宣道出版社,2009。
姚西伊,《教會的公僕:湖南聖經學院簡史(1916-1952)》。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