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亮(教授)
「主啊,這是甚麼意思?」(撒迦利亞書一:9)
「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哥林多前書九:19)
我的指導教授徐玉標老師是個作夢的學者,他常對我說一些報紙沒寫,電視沒報,坊間書本沒記載的內容,他說:「文亮,如果我們能從爛木頭,生產各樣的蕈菌,人類就不會缺乏好吃的食物;若能從雞糞便培養雞母蟲,人類就不會缺乏多含蛋白質的飼料;若能從優養化的海水中,取得綠藻,人類就不會有糧食危機。」
1978年,台灣大學的植物學系開的「蕈菌(菇類)學,我就去修課。一開始上的蕈菌分類學,要用顯微鏡看分類特徵,是我的困難。我高度近視,同學看見的,我看不見。
分類學的訓練,與工程的訓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非常細微,後者比較巨觀。但是只要耐心,跨過分類的門檻,就可以進入另一種學習的空間,使人微、巨觀兼具。後來,我才知道徐玉標教授要我去修課的原因。
授課的老師要學生作專題,我分到的題目是「從犀牛的大便裡培養一夜菇」。我的問題是如何在台灣拿到犀牛的大便?老師看我願意接受這題目,給我一個電話號碼,「聯絡這人,他可以幫你。」我打電話去,才知對方是動物園員工。
我拿個鏟子與塑膠袋,去動物園找他,他有點同情的看我一眼,帶我去犀牛欄的後面,那裡有個小門,他用牧草將犀牛引到前方,叫我趕快進去挖地上的遺糞。
我趕緊進去,哇,沒想到我與犀牛距離這麼遠,牠的屁股看起來還是何其大,牠的糞便何其多,我挖到一大坨的糞便,看到犀牛數次回頭看我,好像作勢要衝過來,趕快跑出獸欄。
我帶著犀牛大便,立刻回到台大,將大便「塞入」植物學系的恆溫箱,隔天來看,細細白白的「一夜菇」,自犀牛大便長出來了。老師過來看,他很滿意的笑了,還說:「一點點犀牛大便就夠了,應該早一點跟你講,不用採這麼多回來。」
我學到什麼?作實驗的過程,比實驗的結果更有趣,並且給甘心去做的學生,會得到一生難忘的美好經驗。這是作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只有自己能體會。
現在,我忘了蕈菌類的成績,也忘了蕈菌分類的方法,只記得犀牛的屁股真是大,糞便真是多。
(本文取得張文亮教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