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0 好牧人

【每日三讀三禱】1/30

檢舉
龐君華 PONG KWAN WAH 追蹤

◎撰文:龐君華會督,衛理門徒培育中心提供,經文採用和合修訂版

耶 1:4-10耶利米受呼召成為先知

【經文】
1:4 耶利米說,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
1:5 「我尚未將你造在母腹中,就已認識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將你分別為聖,派你作列國的先知。」
1:6 我就說:「唉!主耶和華,看哪,我不知道怎麼說,因為我年輕。」
1:7 耶和華對我說:「不要說『我年輕』,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裏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甚麼話,你都要說。
1:8 你不要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
1:9 於是耶和華伸手按住我的口,對我說:「看哪,我已將我的話放在你口中。
1:10 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

【默想】
在舊約書卷中,先知這個角色往往來自不同的背景,出身各有不同,有的是皇親國戚如以賽亞,有的是農牧工作的阿摩司,有的在朝,有的在野。但他們相同的經歷是與上主相遇,有強烈的「受召意識」,這個經歷伴隨著他們行使先知的任務,無論艱難順利都能堅持。耶利米受呼召的歷程與以賽亞或阿摩司都不同,但同樣的他們都感到驚訝,覺得自己怎能承擔這樣的任務,不是認為自己年輕,就是覺得自己是生在不潔的民中,但是上主似乎在祂的工作中,要選召人作祂的見證或信息的出口,這些人的人生經歷也成為他們了解上主的旨意的「知識背景」,他們的性格也成為他們表達信息的特色,他們的任務各有不同,宣告上主要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的動向。在這段經文中,你是否也想到,上主在這個時代也需要為祂作見證,傳達祂信息的人,你的人生經歷,你的個性,你的教育背景可以為主關懷怎樣的人?從事怎樣的服事呢?

詩 71:1-6求你作我常住的磐石

【默想】(請閱讀經文後,安靜默想,有哪句話或哪一個詞你特別有感觸,就以此領悟作為祈禱)

林前 13:1-13若沒有愛就算不了什麼

【經文】
13:1 我若能說人間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為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13:2 我若有先知講道的能力,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齊備的信心,使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了甚麼。
13:3 我若將所有的財產救濟窮人,又犧牲自己的身體讓人誇讚([13.3]「讓人誇讚」:有古卷是「給人當作祭品焚燒」。),卻沒有愛,仍然對我無益。
13: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13:5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13: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13:7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13:8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13.8]「方言」或譯「靈語」。)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13:9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
13:10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消逝。
13:11 我作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長大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
13:12 我們現在是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13.12]「模糊不清」:原文直譯「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認識的有限,到那時就全認識,如同主認識我一樣。
13:13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默想】
這段經文是聖經有名的「愛篇」,常被傳頌,然而這段經文並不是專為「婚禮」而預備的,經文中愛可以有很高的層次,愛也可以有很大的力量,愛可以促成善與公義,愛可以提升人的品質,愛是一切事奉的基本態度。你真的相信愛有這樣的力量嗎?愛真的能勝過沒有愛的「先知的言語」嗎?在你的生活中,如何實踐這份愛?你是否曾被上帝的聖愛所感動過?

路 4:21-30耶穌不被家鄉接納

【經文】
4:2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聽見的這段經文,今天已經應驗了。」
4:22 眾人都稱讚他,並對他口中所出的恩言感到驚訝;他們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
4:2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一定會用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做的事,也該在你自己的家鄉做吧。』」
4:24 他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接納的。
4:25 我對你們說實話,在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
4:26 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她們中任何一個人那裏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裏去。
4:27 在以利沙先知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痲瘋病人,但除了敘利亞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
4:28 會堂裏的人聽見這些話,都怒氣填胸,
4:29 就起來趕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
4:30 他卻從他們中間穿過去,走了。

【默想】
耶穌回到自己家鄉的會堂讀經,為何會引起如此的敵視呢?仔細看耶穌讀的經文,就是引自以賽亞書61:1-2,但是耶穌並沒有讀這段經文的最後一段的文字,就是「上主報仇的日子」。猶太人一直注意上主為他們向外邦人,特別是欺壓他們的人報仇,但是他們忘記了上主的恩典,祂的好消息是有關貧窮的(經濟上需要援助的)、被擄的(不得自由)、瞎眼的(或有病痛的,過去以為這是犯罪的結果)、受壓制的人(活在各樣的壓制下不得自由,看不到希望的人)。這些人在猶太人中仍然存在,這些原本都是遵守律法的社會所不應該存在的,可見他們並沒有遵守律法的真意,他們只是關心外人如何遭報,但是卻忘了自己與上主的標準仍有一段距離。所以當耶穌未提到上主向外人報仇的經文,而引起民眾的憤怒。有時要求自己的群體反省是極不容易的,自己人點出自己人的盲點,往往不會得到讚賞,有時還會受到敵視,這是需要勇氣的事。你可有勇氣對自己,以及對自己所在的群體提出反省嗎?在路加福音中這段記載,同時也被認為是彌賽亞的就職宣言,請再仔細看看他所採用的以賽亞書的經文裏,其中有多少社會的向度?有多少內在的向度?兩者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本文取得龐君華牧師授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