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勢在必行 基督徒防疫醫師給建議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參與室內聚會及活動,建議需至少打滿兩劑疫苗,及全程佩戴口罩。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隨著Omicron病毒有「流感化」趨勢,世界各國陸續鬆綁國內及邊境防疫措施,台灣的國內防疫措施也已陸續鬆綁;且最快三月份起,境外旅客入境檢疫就會縮短為10天。

如何預備解封後的「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防疫新生活?

衛生福利部「防疫特殊貢獻獎」得主、輔仁大學兒童暨成人急診科主任王聖儒醫師受訪表示,從2020年開始的新冠病毒,經過四次變種,台灣新流行的Omicron病毒的特性,就是「傳染力強,毒性及重症與死亡率降低」。

解封是兼顧防疫及經濟的考量
世界各國都已經發現,若是持續用過去「清零」的嚴密防疫規範,來限制百姓的食衣住行育樂,以及社交(含宗教聚會)的自由,用近乎「鎖國」的方式,來封鎖國與國之間的經貿與交流互動,要付出的社會成本太大。「很多人在染疫病死前,恐怕已經先餓死!」

談到世界各國已經陸續鬆綁,王醫師指出,各國人民兩劑疫苗接種覆蓋率高,包括台灣在內,絕大多數國家的兩劑疫苗接種率,至少都突破六成;已經施打三劑者更是所在多有。所以各國在考量醫療資源負載量,與國家經濟、觀光及人民生計的情況下,國內的防疫以及邊際的管制鬆綁,甚至是逐步全面解除,「與病毒共存」已是勢在必行,甚至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醫護人員第一線守護民眾健康。(圖/王聖儒醫師臉書)

病毒已流感化  謹慎及喜樂面對
王聖儒醫師指出,很多台灣百姓乍聽政府要鬆綁,要大家「與病毒共存」,心裏面多半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過他以從2020年和醫療團隊站在防疫第一線的經驗及看見鼓勵大家,其實當一個國家的基礎劑(兩劑疫苗)的接種覆蓋率超過80%、追加劑(三劑疫苗)接種覆蓋率超過60%時,只要社區內沒有出現大量的「感染源不明」的傳播鏈,國內防疫及邊境管控的鬆綁與開放,已經是勢在必行。以Omicron病毒的傳播特性為例,現在台灣的重症率不到2%,染疫後需要進到加護病房治療的確診者的人數,以及醫療資源的負荷量都不會太沉重。

王醫師鼓勵大家,其實民眾大可不必隨著指揮中心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字,心裏七上八下。因為台灣的三劑疫苗覆蓋率,已經突破50%;接近世界「群體免疫」標準的60%。大家只要在日常生活,包括參與教會的小組及主日聚會時,做好實聯制、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Omicron病毒就跟每年秋冬之際就會來的流感病毒一樣,把口罩戴好,把衛生習慣落實好,是可以恢復「與病毒共存」的日常生活。

有民眾對感染Omicron病毒後,就算康復也會出現有「腦霧」等後遺症感到恐慌。王醫師說,臨床上的確有這樣的機會,但與先前的Delta病毒相較,機率已經大為降低。不過他還是要提醒大家,目前的防疫臨床經驗顯示,打疫苗還是最有效的防護策略,而對於基督徒來說,信仰就是我們常保平安,在疫情中仍然有從主而來的平安的良藥。

高齡及慢性病打滿三劑再去教會
至於教會弟兄姊妹要如何「與病毒共存」?王醫師建議,年齡超過60歲、有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都是染疫的高風險群,都要打滿三劑疫苗之後,再到教會去參加實體聚會。

因為特定原因不適宜接種疫苗的人,他建議盡量不要參加人多且多數是陌生人的群聚活動。

由於最近很多Omicron病毒的確診者,是因為脫罩吃飯、唱歌所引起,他建議大家若要到教會參加活動(包含週間與主日),至少要打滿兩劑疫苗。此外,除了吃飯,不要把口罩脫掉,並且避免與人交談。

王醫師還建議,即便將來政府將室內聚會容留人數上限(目前是500)解除,教會舉辦大型活動,場內的最高人數(含服事者),還是盡量控制在500人以下為妥。

因為500人以下的群聚,若是出現確診個案,後續的疫調與追蹤,醫療院所及公部門比較容易掌握。若是超過千人,甚至多達二、三千人,會增加追查傳播鏈的難度。這是他提供給大家進入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的建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