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放過自己也放過對方 - 施以諾教授:饒恕使自己快樂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饒恕,談何容易?你有饒恕過別人的經驗嗎?在什麼情況下,你最不願意饒恕人?

輔仁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施以諾,常在他的YouTube頻道「維他命施」分享他對饒恕的看法。他說,饒恕別人使自己快樂、饒恕別人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很大幫助,饒恕是為了放過對方,也放過自己。

施教授說,曾有一位婦人因為情緒引起身心各方面問題,看過很多有名的醫師和治療師,但都無法解決。後來她常去找一位名醫,這位名醫也是愛莫能助;不過他問這位婦人:「你現在心中有恨誰嗎?若一個人長久懷怒,也會影響身心健康。」

別拿別人過錯懲罰自己
施以諾教授分享,生氣、憤怒如同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我們常會討厭一個人,很氣對方做的一些事情,但是當我們很生氣的時候,可能那個人還在睡覺或是快樂出遊。明明犯錯的是對方,受傷的卻是自己。聖經上常提到饒恕,饒恕的原文字義,很多與「釋放」是相同的。他說:「釋放不只是放過別人,更是放過自己。」當我們可饒恕一個很討厭的人時,可能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他常想,若是兩個敵對陣營或是軍隊,都能放下對立,不扣下板機的話;不同政治意識形態的人,是否也可以放下對彼此的成見,嘗試去饒恕對方、愛對方?在辦公室裡,兩派不同人馬、意見不合的人,是否也能嘗試去理解對方,或是去愛對方?

施以諾教授 (圖/施以諾臉書)

饒恕是不記仇 非不記取教訓
施以諾教授表示,饒恕不代表人認同對方所做的一切錯事,或是認同對方所有的價值觀。饒恕是「即便我不認同你,但我願意原諒你」。

他受訪時也指出,饒恕是「不記仇」,但絕對不是「不記取教訓」。他說,饒恕也許是學習接納某些人,但不代表要去認可他們的某些行為,不是傻呼呼的認同某些人所有的行為。

他說,在歷史上,耶穌曾因著某些人長久以來的言行,而用一些負面的言語,去提醒門徒要防範那些人。但祂的本意並不是要門徒去「恨」那些人,但是要記取教訓。不過基督徒在職場上、在辦公室裡,除了善良外,也要靈巧。

饒恕不是忘了 而是釋懷了
施教授也提醒,饒恕不是「忘記」,而是「不害怕想起來」。饒恕是「釋懷」了,是也許回過頭來看,發現上帝在這當中有其美意,在某些挫折、職場鬥爭、失婚失親的不堪過往中,有上帝另類的賜福或提醒,才使我們變得更好。饒恕並非要去認同傷害我們的人是好人,而是認同上帝仍有美意。雖然無法忘記,但也「不害怕想起來」;甚至讓自己過去的經驗,能成為未來受同樣痛苦的人的幫助。

談到饒恕,許多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但卻未必。身為精神科的治療師的他,也聽過不少人多年來不能對某個人或某件事釋懷,甚至恨意隨著時間而越沉越濃,關鍵在我們的心靈有否隨著時間而成長、提升。而每日的靈修是提升心靈的關鍵,當然,這也需要時間的累積。

人常說,我們可以學習饒恕,但我們很難要求別人一定要去做到饒恕,要做到饒恕,有何方法?施教授表示,許多人會斥責別人為何不懂饒恕。他個人的建議,如果自己沒有類似的經歷,不要輕易的去「教訓」別人為何不能饒恕,這有時會帶來違和感。

比方說,有些人若沒有在社會上歷練過職務,卻一天到晚責備人們為何無法對職場鬥爭看開;有些人沒有經歷過政治迫害,卻責備受過政治迫害的人無法饒恕;有些人自己的婚姻非常美滿順遂,卻批評某些經歷過婚姻家暴的人,為何無法釋懷。他認為,講的話的內容也許都對,但卻顯得沒有同理心,反而容易讓當事人聽了更排斥。他建議,有時說教點到為止,話少一些、多點陪伴,才是上策。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