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宜汝/台南採訪報導】神學研究的範圍並非只局限於聖經,更涉及了各種神學思想、人類學、語言學、哲學、心理學、歷史學、考古學、地理文化、教育、社會、法律、政治、經濟等等,神學生三至四年的學習生涯裡,所學的知識很多,要如何學以致用於牧會生活中?
為了協助神學生畢業後,成為一個面面俱到的傳道人,將神學研究真正落實於牧會的各種挑戰,台南神學院成立「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並於二月23日舉行「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成立感恩禮拜」,由台南神學院胡忠銘院長主持,邀請神學院學者、牧長、神學生等共同參與,討論。
出席者包括高雄三一長老教會王子豪牧師、新豐教會王燦昇牧師、岡山教會蔡維恩牧師、後甲教會周信典牧師、蔡明憲長老、鳳山教會潘恩盛牧師、柳原教會劉柏超牧師、富強教會夏文學牧師、燕巢教會劉宜新牧師。
將理論精確落實於牧會中
胡忠銘院長致詞時表示,因著牧會卅幾年來的深刻感受,他在就任院長之後,便認為「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有成立的必要。「神學院不應只是傳道人的訓練中心,也當要成為提供福音戰場策略及協助傳道人面對與因應挑戰的所在。」
在上帝的恩典與協助下,「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成功募款,也於去年由籌備委員一同籌劃。章程開宗明義寫到「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精神,為牧者在實際牧會上,提供諮詢、支援、照護與策略,提供牧者終身學習與裝備,幫助教會不斷成長,不斷前進。」
當籌備委員在討論中心的方向時,大家共同看見教會在面對快速變遷的新時代,有諸多的挑戰與困境,諸如少子化、教會老化、城鄉差距、教會世俗化還有牧者無力感等困境等。而神學院是否能提供更精確且務實的策略與作法,讓在第一線的牧者們得到諮詢、幫助、與照護?
從實戰經驗反思神學對症下藥
胡忠銘院長強調:「神學院必須借重牧會與福音禾場有過豐富實戰經驗、歷練,且牧會有成的牧者之洞見,好讓預備成為傳道人的神學生及在第一線牧會的傳道人,遇到難題和瓶頸時,能得著諮詢、幫助與照護,同時獲得解決難題的有效方案等」;因此透過牧師們的長年牧會經驗,以及結合神學院的資源與優勢,提供牧者們在實務上的需要,便是「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成立的重要使命。
胡忠銘院長引用箴言廿九章18節「沒有異象,民就放肆;唯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異象是從上帝而來的啟示,是特別的看見與使命,以完成上帝的目標。人若沒有上帝的話語作為依循便會失去目標而放蕩無羈。
因此期盼能透過「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從「學者」到「牧者」;從「學術」到「實踐」,理論研究到應用;從「毋願」到「甘願」;從「合作」到「合一」。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有四項具體作法:
第一、針對教會牧者就牧會實際需要,提供各項講座課程。
第二、舉辦教會領導與牧養議題之座談會或研討會。
第三、就教會領導與牧養進行神學反思,以及針對牧會現況進行數據之研究。
第四、與校內牧範學博士班互相支援配搭,和推廣教育中心進行交流與互動。
胡忠銘院長表示,南神創立至今一百多年,培育無數神國大將。而中心將以「接地氣」的態度,舉辦各項對牧者有實務上幫助的活動,希望能帶給牧者更實際且多面向的協助,好讓牧者在第一線宣教時,能有最佳且實際上的支援。也讓神學院與牧者間的關係更加連結,讓實踐研究中心成為牧者終身學習的場域。
新世代議題非單打獨鬥能解決
後甲教會周信典牧師表示,他相信透過「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可以幫助很多的牧者和教會,這也是台南神學院非常重要的一步。以現在台灣社會發展來看,單打獨鬥的教會是非常辛苦的,Z世代的問題、牧會的複雜、教會經營等,已經不是我們所能想像。
周信典牧師表示,他相信牧會是一輩子都要活到老學到老,因此不是學校要開什麼課,而是學校要栽培學生用對的態度,能聽見神的聲音分辯對錯、向上帝求智慧,因為就算未來社會再複雜,相信上帝仍然能幫助我們。
透過「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的成立,讓學生能得到幫助,完成上帝要我們做的工,不只是會做還會思考、反省與表達,使學生成為合上帝心意的僕人。
建立學校與教會的橋樑
高雄三一長老教會王子豪牧師,也是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執行長,他致詞時表示,台南神學院一直是相當關心校友和牧者的學校,但是通常學生們離開學校後,若沒有相關活動,仍然會覺得畢業後就缺少與學校之間的連結。
相信有了「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後,將能創造、連結更多的關係、關懷教會牧者,幫助大家有更多充電的機會,也能藉著舉辦相關活動照顧牧者、傳道的心靈。舉凡牧者的婚姻、家庭、心靈狀況,都需要好好的關懷,幫助聖徒的同時,也能幫助牧者們同心合意建造教會。
他也盼望能通過有經驗的牧者分享,協助牧師和信徒更加地「接地氣」回應時代需要,讓牧者在第一線宣教時,能有最佳且實際上的支援。也讓神學院與牧者間的關係更加連結,實踐研究中心成為牧者終身學習的場域。
相信「南神實踐神學研究中心」將在院長和全院的推動之下,與眾弟兄姐妹們一同集思廣益,成為有實踐、有信用、有力量、有反省力的神學院,一同面對著台灣無論是在在經濟、文化,或政治上的變革,在每一個時代裡攜手面對不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