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梁敬彥/桃園南崁報導】歲月,猶如滾滾流動的長河,承載著大時代的悲歡離合與記憶;光陰荏苒,物換星移,人世更迭「天與地都會廢去」,唯有神的慈愛與信實萬代永長存。
古往今來的宣教士,為著愛靈魂的緣故,前仆後繼接下福音的棒子,在世界各地代代傳承,留下「神愛世人」斑斑可考的恩典記號。
馬偕在台的佳美腳蹤至今長存
滿清光緒年間,朝廷國勢積弱不振,世界列強接連入侵,隸屬清廷統治的台灣,接連遭受清法及甲午戰爭戰火波及,烽火漫天「不知明天將會如何」,在那朝不保夕的亂世,正值盛年的馬偕宣教士,無畏無雨瓢動盪不安的世局,憑藉著「攏是為基督」的熱情,毅然來台宣教傳福音。
自1872年到1901年安息,馬偕用29年的歲月,「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透過傳道、醫療及教育,釘根在台灣本土,設立逾60間教會,並為近3千人施洗。而他所撒下的福音種子,早已結出無數的子粒,開枝散葉且枝繁葉茂。
今年(2022年)是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馬偕在台期間所設立的教會,醫院(馬偕醫院)及學校(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真理大學),至今仍深深影響台灣的教會及社會。
馬偕對台灣的貢獻甚至連百年宮廟的主任委員,在編撰地方文史時,都不避諱地詳實登載。「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十一章4節)。
清法甲午戰爭期間設立南崁教會
「感謝天父大恩典,通過馬偕來開設,美麗南崁好所在,設立聖所來敬拜,百三年久今長大,社區宣教報人知,福音的門大大開!」
桃園南崁長老教會是130年前(1892年),馬偕在在南崁設立的禮拜堂,當時名為「後街仔禮拜堂」。今年二二八連假第二天(二月27日)的主日下午,桃園牧者和地方人士,就在當時禮拜堂所在的南上公園,舉辦認養公園暨馬偕宣教紀念碑揭幕感恩禮拜;由桃園市政府設立宣教紀念碑,並由南崁長老教會認養。
當天出席的包括桃基盟主席黃烱榕牧師、桃基盟牧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書記彭志鴻牧師、桃園市長鄭文燦、蘆竹區、龜山區的區長、跨黨派的桃園市議員,以及在地里長等人,連南崁最大宮廟的主委都全程參加。
「馬偕牧師不但造就及興起信徒,更在南崁地區培育出眾多知識分子、牧師及長老。馬偕博士對提升南崁在地的文化教育醫療水準及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部及在地傳統信仰文史工作者共同所編撰的南崁開發史上,這麼描寫馬偕醫生對南崁的卓著貢獻。
黃烱榕牧師說,馬偕透過醫療及教育,把福音傳進台灣。他不是留在會堂內講道,而是看到需要,就進到人群中去服事他們;這個典範至今深深影響台灣的教會及社會。現在台南有巴克禮紀念公園,北台灣的淡水及南崁,也有公部門對馬偕貢獻的肯定。
彭志鴻牧師引用使徒行傳九章36-42節說,耶穌的門徒彼得效法夫子的榜樣,在聽聞多加患病死了,就從呂大進到約帕去救治她。這也提醒當代台灣的信徒,「看到哪裏有需要,就往哪裡去!」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公開推崇馬偕博士,對桃園乃至整個台灣的卓著貢獻。
鄭市長說,桃園市政府在130年前馬偕牧師設立的後街仔禮拜堂的所在地,設立宣教紀念碑,並由南崁長老教會認養,讓更多來到這裏遊憩及放鬆身心的遊客及社區居民,可以了解馬偕牧師用生命愛台灣的佳美腳蹤,了解歷史的傳承。
從馬偕牧師起,桃園的傳道人及信徒,從清代列強入侵遍地烽火的亂世開始,就釘根於本土用行動祝福鄉土,馬偕牧師在那個台灣歷經戰亂、百廢待舉的時局,把福音、醫療、教育、農作及藝術文化引進台灣,「從馬偕的宣教腳蹤,看到桃園及台灣的故事和歷史」,馬偕牧師用「寧願燒盡,不願朽壞」愛台灣帶出的影響力和美麗動人的故事,世世代代可以銘記。
信耶穌戒鴉片 仕紳邀馬偕設教會
馬偕牧師來台灣宣教的腳蹤遍及宜蘭、雙北、基隆及桃園。130年前,因為地方仕紳林水源等五位地方頭人(領袖),及28位居民聯名,請馬偕來南崁設立教會。於是他就在1892年二月14日,在後街仔禮拜堂開始聚會。
南崁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蔡幸昇表示,馬偕博士是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的第一位來台灣北部傳道的宣教師。1872年自淡水登岸,在台設立首間教會淡水長老教會後,1873年的八月1日,他首次來南崁傳福音,期間多次造訪南崁。
1891年八月31日,因馬偕牧師來南崁傳福音而信主,戒除吸鴉片惡習的地方頭人(領袖)林水源先生,帶一份由五位地方仕紳與廿八位民眾聯署的名單,到淡水請求馬偕牧師,到南崁設立教會。
馬偕牧師很快回應,派遣陳火牧師及嚴清華牧師等兩位學生,來南崁視察,並在今日五福橋上方的南崁後街,就是南上公園現址的民宅,開設後街仔禮拜堂。
1892年二月13日,馬偕博士為了主持後街仔禮拜堂的開設禮拜,帶著妻子張聰明及三個孩子,提早一天來到南崁。他們歡喜看見裝修完工的禮拜堂。1892年二月13日傍晚,馬偕博士用詩篇九十六篇5節講道,禮拜堂裡擠滿了人。
第一堂主日聚會近五百人參加
晚上禮拜結束後,有居民帶來家中樟木雕刻的土地公神像,交給馬偕牧師除偶像。隔天兩場主日禮拜,馬偕第一堂用詩篇一三五篇15-18節講道,180位聽眾,就有28位男性,會後來到台前決志信主,第二堂禮拜,馬偕牧師用約翰福音一章10節講道,有200個人擠進屋裡,且有100多人在屋子外面圍觀。
蔡幸昇牧師表示,第一次主日聚會就吸引近500名民眾參加,可見民眾對福音的渴慕。而北部客庄教會的宣教先驅鐘亞妹傳道,就是馬偕在南崁教會帶領信主的第一代信徒。
1896年,南崁後街仔禮拜堂被大水沖毀,暫時搬到會友卓宗慶家中聚會。1900年,吳添友長老協助馬偕牧師建造羊稠坑禮拜堂,正式開始聚會。當天馬偕博士還幫信徒和教會一同拍攝紀念合照。當初羊稠坑禮拜堂所在地,現在成為羊稠森林步道,親近大自然,也可思想馬偕篳路藍縷的宣教腳蹤。
二次大戰期間,羊稠坑禮拜堂被日軍占據,會友改到逢春醫院聚會,大戰結束後才又重返羊稠坑禮拜堂。1956年7月由當時在台北濟南教會牧會的吳天命牧師大力協助,及會友熱心奉獻,購買蘆竹區公所對面的建地,就是南崁長老教會的現址建立新堂,蔡幸昇牧師表示,從後街仔禮拜堂、羊稠坑禮拜堂到現在南崁長老教會,見證馬偕博士的佳美腳蹤。
淡水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鄭浚豪牧師受訪表示,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馬偕用清廷賠款興建的七所教堂,分別位於尚洲(今台北蘆洲)、八里坌(今台北八里)、錫口(今台北松山)、新店、枋隙(台北大龍峒),和艋舺(今台北萬華)。其中重建於1885年的新店教會禮拜堂,有七十呎的六層高塔。和尚州(蘆洲)禮拜堂和八里坌禮拜堂形式相同,是有趣的攣生建築。艋舺教會禮拜堂門楣「耶穌聖教」旁寫「大英國偕牧師建」,都是烽火下的台灣「焚而不燬」的信仰見證。
隨著年代久遠改建,今日已不復見當時古色古香的建築特色,僅剩馬偕於大稻埕設立的「大龍峒禮拜堂」,雖在清法戰爭期間被摧毀,經馬偕運用政府賠款,親自設計,並重建石造尖塔教堂,就是現在的「大橋長老教會」。
烽火下的教會見證信仰
大橋長老教會北棟的牧師辦公室,保存當初馬偕設計的2尺唭哩岸砌牆與尖拱窗,原汁原味呈現當初的建築工藝特色。
除了大橋長老教會之外,若是民眾造訪淡水的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淡水長老教會旁的滬尾偕醫館,以及馬偕的故居「小白宮」,同樣仍能一窺馬偕當年在台灣留下的建築特色。
其中滬尾偕醫館內保存了當年馬偕博士醫療傳道使用的醫療器械,極具宣教、歷史與文化的意義。而馬偕故居小白宮則是西班牙風的白堊孤廊建築,但目前已經不開放參觀。
130年前馬偕設立後街仔禮拜堂的南上公園,設置銘刻馬偕宣教紀念碑:「寧願燒盡,不願朽壞」,感念馬偕對台灣的貢獻,並宣告繼往開來馬偕宣教的精神與使命,活出信心、盼望、愛心的生命;具有跨時代的傳承意義,也提醒當代的台灣教會和信徒,不單是紀念馬偕博士,更要效法馬偕博士,進到人群「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