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世界的快速變化以及難以預測,使得基督教會也面臨巨大的衝擊與挑戰。
在全台灣教會紀念並慶祝馬偕博士來台宣教一百五十週年的歷史時刻,台神的馬偕講座特別邀請了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世界基督教學教授,也是長年主持「世界基督教研究中心」的布萊安・史坦利教授(Prof. Brian Stanley),從三月14日起,以「1910 年迄今全球基督教的轉變」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當今世界基督教三分之二的人口,聚集在南半球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亞洲,全世界基督教以多元面貌出現。而去中心化的思想,也使得基督徒的生活和敬拜經驗更豐富。
成長和改變 跨文化宣教特質
史坦利教授於14日下午以「1910 年迄今的世界教會有何轉變?它的重要性何在?」為題,首先以宣教士、歷史學者本特.桑德克勒(Bengt G. M. Sundkler)主教的話,談到基督教跨文化宣教的意涵。
他說:「教會因宣教漂洋過海地到另一片土地上,必須經歷一些必要的改變,不管是有意識地、自願地適應,或是頑強抗拒後才作出改變,其成長和改變後的特質,比在歐美的老教會中來得明顯。」換句話說,福音的移植,即代表變異。Sundkler主教1947年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南印度教會的牧者聚集在一起,希望朝向合一行動,創造一個基督新教的教會,並且這個新教的教會,是具有印度特色。
Sundkler主教說的話,不僅適用於南印度的教會,也反應東非教會的經驗。身為瑞典路德會宣教師的Sundkler,後來擔任坦桑尼亞教會的主教,長年在非洲宣教。他觀察非洲的基督教會,也想要把非洲元素融入教會,但是在西方歐洲教會眼中,卻被視為非正統。Sundkler主教表示,當教會到另一個文化地區宣教時,本身若無法改變,就無法在當地生根建造,甚至會乾渴、枯萎和死亡。
被宣教區教會 起初「具歐洲特色」
從歷史來看,基督教並不是西方或歐洲的宗教,而是來自第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即今日所的中東,之後向北、向西傳播,才傳到歐洲。當羅馬皇帝信奉基督教之後,基督教穿著「具有歐洲特色」的外衣,不論是文化或權力結構,都具有歐洲的特色。到了十九世紀,基督教在中國被稱為「西學」、「洋教」,甚至被稱為「邪教」……。
他說,之後的基督教信仰,也逐漸展現出印度、非洲、中國或拉丁美洲的形式,變成了世界性的宗教。有三分之二的基督徒,集中在南半球,包括亞洲、大陸、非洲和拉丁美洲。
學者賴德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稱「19世紀為基督教擴展的偉大世紀」。不過史坦利主教卻表示,十九世紀的歐美教會,數字上並沒有呈現擴張或成長。相反地,他們在非歐洲世界的宣教區,投入非常多的努力,然而當時並沒有明顯的成效,特別是在印度和中國,雖然有非常多宣教士投入努力,成果卻非常有限。
事實上,基督徒大幅度成長是在廿世紀,或許在廿一世紀。從一次大戰到現在,有大群的人口歸向基督教,但若與世界人口相較,其成長並不一致。譬如1900年基督徒人口佔世界人口比例佔34.47%,2020年佔32.16%,比例是下降的。但就地理位置來看,基督教擴展到各個區域,文化多元發展。1900-2020年,全球的基督徒人口,從5.58 億,成長到 25 億,成長348%。
西方殖民勢力縮減 教會也變萎縮
相較於廿世紀,西方殖民勢力雖然逐漸縮減,基督徒人口卻不斷增加。過去學者曾預測,西方帝國主義終結時,基督教將會隨之萎縮。事實上,反而是造成基督徒人口的成長。
他舉例說,中國基督徒非官方統計,從1900年約90萬人,到2020年約1.06億人,特別是在文革之後快速成長。台灣基督徒人口從1900年的9千人,成長到2020年的144萬;非洲大約從990 萬(主要是東正教),2020年大約成長到6億5千5百萬(只有5600 萬是東正教)。
「從2020 年世界上基督徒的分布情況來看,基督教是向南偏移或去中心化。」史坦利教授表示,基督教不再只限於歐美,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相對於基督徒成長快速地區,原來派出宣教士的西方國家,教會和人數快速減少,譬如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東岸。1900年歐洲基督徒占全世界基督徒70%,現在只占23%,這比例是自認為基督徒的人口,其實當中上教會參加活動的人很少。而在非洲,1900年非洲基督徒只占2%,現在占26%。
全世界基督教形成多元中心
如今,全世界的基督教形成多元中心,分散在世界各地,譬如拉丁美洲、非洲、亞洲等,在一些城市,包括聖保羅、阿卡、首爾、新加坡、中國溫州。此外,羅馬、日內瓦和坎特伯里,仍在各教派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但他也提到,許多南半球基督徒離開拉丁美洲、中國、東南亞、非洲和中東地區;移民到北半球,形成教會內部膚色、面貌的改變。譬如在倫敦教會,有的黑皮膚的信徒比白皮膚的信徒更多。
為何這120 年來,世界教會的轉變,具有重要性?史坦利教授進一步說明:
1. 對於衰退和世俗化敘事的疑問:有些人認為基督教在這個科學發展成熟,且「理性」的現代世界裡,僅是在苟延殘喘地存活。在非西方世界的復興現象,被視為是迷信,或是經驗西方人所謂的「超自然」體驗,甚至被詮釋是「上古世紀」的世界觀,與現代不相容。因此,基督徒有責任挑戰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見。
南半球教會成長經驗 須被平等對待
2. 拓寬神學的眼界:歐美進入後現代社會,神學議題和討論方向,與南半球的基督教世界不同。在南半球的基督教經驗裡,提出的神學和宣教問題,因和北半球非常不同,持續在多個基督教神學論述裡被邊緣化。
1910年,在愛丁堡舉行的世界宣教會議,大部分看到的是西方宣教士的面孔;1215位代表,只有18位是亞洲代表,並且這些代表還是西方宣教機構差派來的。其中印度代表阿扎里亞在會中說,要跨越文化和種族的差異,我們要在宣教區建立真正友誼和平等的關係,「請你給我們朋友,讓我們彼此平等對待,不只是派宣教士而已」。此話也引起當時西方宣教士注意,更挑戰當時的教會。
在獨一神聖教會裡 多元種族敬拜
3.去中心化:使基督徒的生活和敬拜經驗更豐富。查爾斯.戈爾(Charles Gore )主教談到,族群多樣化才是真正基督教的普遍性基礎。他於1910年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中提出反思,教會應該注意文化種族的多元差異,在獨一神聖的教會裡,也可有不同風格的敬拜方式。基督的福音道成肉身於多樣化的面向,在與不同種族相遇時,製造出有特色、道地本土的基督教生活與敬拜。當基督在所有人身上實現,每個族群和國家 一定能帶給世界它專有的、本土的色彩和特質。
查爾斯·戈爾主教強調,基督教理想的傳播方式是,教會應該越快將主導權傳給當地的牧師和教師越好,故當所有教會都持有一樣的信仰,使用同樣的經典,遵行一樣的聖禮,且承繼同一個普世的信仰,故每個地方教會應該要從一開始就有機會發展出當地的特性和色彩。這也是成為基督徒的人們持續與他們的孩子們一同在他們的種族與國家中,分享教育和社會生活的理想方式。
這樣,「所有國度的榮耀和尊崇」,就是他們獨特的天賦和自己的產出才能被帶出來……,只有這樣,當所有國度的榮耀和尊崇,被帶到聖城的光照裡面;也就帶出生命的真正寬度和大公特質。
因為全球疫情的關係,講座以線上的方式進行,另外於三月15、16日分享兩個主題「二十世紀:普世合一的世紀或是基督教分裂的世紀?」 、 「五旬節的大爆炸:靈的勝利或是肉體的勝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