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領袖已發出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引發核戰。這帶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全世界距離這樣的浩劫還有多遠。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本週在羅馬表示:「我們的想像力似乎讓我們更加關注這種象徵能摧毀人類的終極災難。」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紐約對記者表示:「曾經難以想像的核衝突,如今又回到可能發生的地步。」
上個月戰爭剛爆發時,俄羅斯總統普丁要求該國核武部隊進入高度警戒,就帶來這種可能性。他並警告西方國家,如果介入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的「特殊軍事行動」,將遭致「災難性後果」。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核戰不太可能發生。但西方國家因擔心普丁可能真的下令發動核攻擊,因此對這場衝突的回應多所節制。
其中包括拒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週三在美國國會演說中提出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no-fly zone)的要求。
烏克蘭在1994年放棄蘇聯時代的核武庫,只有俄羅斯克里姆林宮(Kremlin)或是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其他核武大國,能夠讓戰爭升級為核戰。
對於西方國家會優先動用核武的說法,在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簡稱IISS)擔任戰略、科技與軍備控制中心主任的阿爾貝克(William Alberque)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阿爾貝克表示:「我不認為現階段西方國家甚至可能使用核武…在這次危機中,唯一可能優先使用核武的情況,是俄羅斯先動用核武。」
他表示,除非戰事意外升高,讓北約不得不介入,類似的情況才可能發生。在這種情況下,衝突的一方,極可能是俄羅斯已經跨越核武紅線。其中可能的情況還包括在烏克蘭與波蘭邊境沿線上發生某一事件,或是北約實施禁飛區。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限武研究院(UN Institute for Disarmament Research)資深研究員波德維格(Pavel Podvig)表示,只要衝突侷限在俄羅斯部隊與烏克蘭,俄羅斯使用核武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波德維格解釋道:「很難想像俄羅斯會開始動用核武…在這種情況下,核武根本沒有『軍事效用』。」
波德維格表示,莫斯科的軍事指導原則將動用核武侷限在俄羅斯遭到侵略的情況。目前在俄羅斯領土上並未發生戰爭。不過,他指出,克里姆林宮可以將構成侵略的要素作出廣義解釋。
波德維格說道:「如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或美國直接介入衝突」,發動核攻擊的機率就會大增。
北約30個成員國包含美國、法國和英國等核武大國,還有與烏克蘭接壤的國家,例如波蘭。
專家們解釋道,普丁從一開始就將威脅在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發動核戰作為戰略的一環。
波德維格表示,俄羅斯明確利用核武來支持對烏克蘭的侵略。他提到,俄羅斯擁有核武的事實,也阻礙西方國家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波德維格說道:「對全世界來說,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一方面,我們看到擁有核武造成侵略。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美國與北約國家擁有核武,卻無法保護烏克蘭等盟友。」
波德維格補充道,就連與烏克蘭邊境接壤的北約國家也擔心,北約無法成為他們的靠山。
阿爾貝克表示,普丁是那種善用升高事態(例如核戰威脅)來替自己牟利的領導人。
阿爾貝克提到,普丁「熱衷於利用風險來嘗試控制行為,他比大多數西方領袖更能承擔較大的風險。他願意做出或說出其他人不太會做的事。」
阿爾貝克指出,如果西方輿論擔心核戰或是軍事介入,就會給他更多的籌碼。
這就叫做「『反射性控制』(Reflexive Control)。如果你有這些選項可供選擇」,那麼我的想法是,「要怎麼說服你放棄那些對我傷害最大的選項。」
不過,阿爾貝克表示,普丁「知道只要跨過核武門檻,就等於將自己的政權推入險境,這是他所不樂見的。」
阿爾貝克警告,其中的危險來自於俄軍有可能在烏克蘭打敗仗。阿爾貝克表示,這就增加普丁使用核武的機率,為了加深對方恐懼而採取有限度走向核戰的措施。
阿爾貝克解釋道,其中包括在大氣中引爆核子裝置,或許在黑海上空引爆。這不會傷及無辜,但會突顯核武威脅的真實性。
位於華府的軍備管制與禁止核武擴散中心(Center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資深政策主任艾拉斯(John Erath)表示,普丁已經在進行一種核戰邊緣策略(nuclear brinkmanship),因為普丁至今遭遇的挫敗而變得更加危險。
艾拉斯說道:「普丁不會做出引發核戰的事。但同時他也明白,其他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會理性行事,避免核戰,因此他會盡其所能按下每個按鈕。」
不過,「俄羅斯的作戰計畫並未照著劇本走。普丁預期當他敲開烏克蘭大門時,房子就會應聲倒塌。」
艾拉斯表示,普丁想像可以輕而易舉取代烏克蘭政府,扶植符合莫斯科利益的傀儡政權。
這些挫敗帶來「危險計算,你會有沈沒成本(sunk costs)心態。在將所有這些麻煩、費用開支和流血犧牲都投入烏克蘭後」,卻毫無結果。因此普丁採取極端措施的可能性就會大增,這些措施曾被認為是難以想像。
艾拉斯表示:「每當核武大國捲入衝突時,危險就近在咫尺。而愈多的擁核國家,擁有愈多的核武,就會帶來更大的危險。」
但專家警告,這種核武危險不只侷限在這次的俄烏戰爭。即使衝突在未發生核戰的情況下結束,從戰爭中汲取的教訓,可能會掀起新一波軍備競賽,並讓俄羅斯增加而不是減少對核武的依賴。
在華府的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主持「核武資訊計畫」(Nuclear Information Project)的克里斯汀森(Hans M. Kristensen)表示,俄羅斯的挫敗會讓莫斯科愈發認為,擁有戰略核武能夠帶來好處。
他說道:「如果俄羅斯輸掉這場戰爭,我們極有可能看到俄羅斯更加重視核武扮演的角色。」
克里斯汀森問道:「如果烏克蘭能夠牽制住整個俄羅斯軍隊,那麼俄羅斯能否真的打贏一場對北約的傳統戰爭?」
克里斯汀森說道:「北約也可能做出決定,改變他們在歐洲運作及部署核武的方式。」
他表示,他尤其擔心俄羅斯是否會持續遵守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New START),以及是否會在2026年續簽條約。
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是唯一僅存的軍備管制條約。如果條約在2026到期,克里斯汀森表示:「這將是自1970年代以來,首次未對任何形式的核武進行管制。」
艾拉斯表示,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的其中一項好處是規定其簽署國俄羅斯與美國,必須在武器計畫上維持透明度,此舉限制了這些國家的軍備競賽。
所有四位專家皆表示,雖然這場戰爭突顯了核武升級的危險性。但他們擔心,現在會更難提出軍備管制的理由。
艾拉斯表示:「俄羅斯有自信對鄰國發動戰爭,是因為他們擁有核武。因此,對我來說,這就是為何不應該擁有核武的充分理由。」
艾拉斯說道:「戰爭中不應該有的傷亡損失之一,就是軍備管制流程。」
他補充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丁現在又讓這件事變得更困難。」
波德維格表示,他擔心對核武的看法已變得更習以為常。但「核武不能真的保護你,只會帶來侵略,核武本身就是問題所在。」
儘管如此,波德維格表示:「我們肯定會看到更多對核武的需求。但我也希望看到,更多人來質疑核武的效用、道德問題以及帶來的罪行。
翻譯 | 校稿 | 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
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著作所有
新聞出處:JP
新聞日期:2022/03/17
刊登日期: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