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立涵/報導】對古典音樂不熟悉的人,可能對《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無感;但其他人,包括基督徒和愛樂人,無法想像復活節前後缺少巴哈(亦譯「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這一傑作,會是什麼樣子?在歐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兒童,也開始探索馬太受難曲的秘密。
《馬太受難曲》是一個廣為愛樂人熟知的曲目,但究竟它在訴說什麼呢?它是什麼?它從哪來?
巴哈為受難日譜出《馬太受難曲》
這是一部有近300年歷史的音樂巨作,由德國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所創作。他自1723年起在德國萊比錫市工作。作為教堂樂長,他負責在主日和公共假日,在各路德會教堂演奏的音樂,替受難日譜曲也不例外。按照慣例,他要為當天創作受難曲;根據的是聖經福音書中的受難故事,配上音樂。
因此,在1727年的受難日,巴哈為馬太福音二十六章至二十七章的耶穌受難記,譜寫了一部大型音樂作品:為合唱團、管弦樂隊和獨奏者創作了68個分曲。作品是為在聖多馬教堂(Thomaskirche)舉行的晚禱儀式準備的。
聖經的內容被完整地呈現出來。一位男高音是講述故事的「福音傳教士」,而其他各種人或團體的聲音,則由獨唱或合唱團演繹。因此,一位男低音唱出了耶穌的話,一名女高音詮釋彼拉多的妻子,而合唱團則模仿憤怒的暴徒對彼拉多喊道:「把他釘死!」
曲中有反思和沈思的段落。獨唱者唱出簡短的反思(詠敘調,arioso)或漫長的沉思(詠嘆調aria)。著名的是女中音在彼得不認主後的詠嘆調〈請垂憐我〉(Erbarme dich)。此外,合唱團演譯13次與故事相匹配的合唱,例如,當士兵們毆打耶穌時,〈是誰將你重傷?〉(Wer hat dich so Schlagen)。
聖多馬教堂首演
作品的特殊編制乃是考量首演地點聖多馬教堂的設置,聖壇兩側是兩架管風琴與詩班席,兩個合唱團和管弦樂隊的合作,產生出非常特殊的音響效果。兩個合唱團會進行對話,扮演不同的角色,或是唱出作為省思的評論。值得一提的是,開頭和結尾兩個大合唱。開場合唱〈來吧,女兒們〉(Kommt, ihr Töchter),結尾合唱〈我們落淚,下跪〉(Wir setzen uns mit Tränen nieder);形成非常動人的篇章。
作品中有大量長而深沉的詠嘆調,表現了耶穌的受難。全曲共分六段劇情,以五首聖詠(Chorale)分隔。其中採用哈斯勒(Hans Leo Hassler, 1564–1612)於1604年所寫的德國情歌旋律,由巴哈加上和聲的聖詠 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被稱為「受難聖詠」(Passion Chorale),以不同的調性與歌詞一共出現5次,是全曲的核心。
這首三小時的作品,在萊比錫首演的中途,還穿插了佈道會。
《馬太受難曲》當初是為受難日的教堂儀式所準備的,後來逐漸成為一齣音樂會作品。
巴哈在1727年第一次演出後,又在萊比錫演出了幾次。然而,在他1750年去世後,這部作品就被遺忘了。 1829年,作曲家費利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重新發現,並在柏林的一個音樂廳重新演奏了這一部清唱劇受難曲。
在荷蘭,《馬太受難曲》於1870年,由鹿特丹的Toonkunst合唱團首次演出,其他樂團也很快跟進。 1899年,威廉.門格爾貝格(Willem Mengelberg)與Concertgebouw樂團一起演奏了這部作品,開始了每年棕枝主日的傳統。
納爾登演出《馬太受難曲》一個世紀
在荷蘭納爾登(Naarden),從1922年開始,整整一個世紀,每年都在教堂裡演出《馬太受難曲》。荷蘭巴哈協會就是專門為此而成立的。 政治家們也慣於在納爾登亮相。例如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就經常出席這個盛會。 納爾登的傳統甚至在2021年,成為荷蘭國家非物質遺產。到處都在談論這個風潮──「馬太的瘋狂」;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此沉迷於這個作品。
但也有反對意見,特別是在改革宗族群裡。他們質疑的是:「可以用一段音樂來表達受難記嗎?這不是神聖不可動搖的嗎?當一個人扮演彼得,另一人扮演猶大時,這不是一齣戲劇嗎?由一個非基督徒的歌者來演唱基督的話語,這行嗎?」
這些反對意見至今仍然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十年來,改革宗對於《馬太受難曲》的讚譽已經增加。就在去年,一位改革宗教會的G.J.巴恩牧師(Rev. G. J. Baan),在YouTube頻道,以「巴哈的希望」(Hope with Bach)為題,製作七集節目,引導人們關注《馬太受難曲》。
帶領全班同學觀看《馬太受難曲》
歐洲年輕人也以各種音樂型式參與《馬太受難曲》。例如,他們在合唱團學校或男孩合唱團的表演中一起合唱;還有一些人將《馬太受難曲》帶進教室課堂上。例如,自2003年以來,荷蘭巴哈協會(De Nederlandse Bachvereniging)就推動「與《馬太受難曲》對視」(Eye to eye with the St Matthew Passion)計畫,目的是讓中學生們熟悉巴哈的音樂。
老師首先給學生上一堂介紹課程,然後由巴哈協會的音樂家給學生上一堂客座課,然後全班同學參觀演出。
計畫執行人希爾妲.范.魯茵貝可(Hilde van Ruymbeke)說:「學生們在課堂上聽大提琴家露西雅.史瓦茲(Lucia Swarts),或小提琴家芬可.哈伊津哈(Femke Huizinga)的介紹,然後在納爾登或烏特列支(Utrecht)的舞台上看他們的演出。我們得到了熱烈的迴響。」在疫情爆發的前一年,來自14所學校近300名學生,透過這種方式了解《馬太受難曲》。
2022年,來自三所學校約100名學生,包括阿姆斯福特(Amersfoort)的范洛登斯坦學院(Van Lodenstein College)參與這個計畫。范.魯茵貝可希望明年會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同時透過新計畫「巴洛克到學校」(Baroque@School),讓其他巴洛克音樂,也可以進入校園。
「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更多的年輕人熱衷於巴哈的音樂。」(資料來源:Reformatorisch Dagblad)
荷蘭巴哈協會 馬太受難曲
巴哈的希望
馬太受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