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瑋誠(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副教授)
十九世紀開始,人類開發出更有效率的捕鯨方式,導致大型鯨魚遭受貪婪的摧殘。在人類尚未發現石油之前,鯨油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寶貴的潤滑油,也成為點亮歐美城市的來源,鯨肉亦成了珍饈美饌。有研究發現,在二十世紀估計可能有近300萬頭大型鯨魚遭到獵殺,提供人類在工業與商業上的巨大利益。
百年近三百萬鯨魚遭殺害
當鯨魚數量大幅下降,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呢?2010年,有數個科學團隊研究大型鯨類糞便的結果顯示,鯨魚糞便可能有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功能,可以在扭轉氣候變遷扮演重要角色!
原來,鯨魚糞便裡有高濃度的鐵,可以促進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生長,讓這些大量生長的植物性浮游生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顯著降低,因此可能對現今的全球環境變遷有調控功能。
這樣看起來,「保護鯨魚」對人類真是有莫大好處。適逢六月8日世界海洋日,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也這樣想呢?2022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活化:為海洋採取集體行動」,意欲恢復海洋活力並使其重獲新生,但是我們也需要思考,出發點是為了人類,還是單純的道德行動?
近年在南極研究鯨魚糞便的英國利物浦大學海洋生物學家羅娜拉佳(Lavenia Ratnarajah)曾表示,她希望證明鯨魚就是生態系統的工程師;羅娜拉佳認為保育行動通常著重鯨魚外表的美,但這不能說服所有人來保護牠。若她能夠證明這些動物對海洋來說多麼有用,那麼將會更容易保護牠們。
人本主義:保護鯨魚即保護自己?
這位海洋生物學家說出了一個既真實且無法否認的事實,就是許多人保護鯨魚的出發點是保護自己,是以人為本的出發點。
人本主義是十四世紀下半期源於義大利的哲學與文學運動,是構成現代西方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以人為中心的環境倫理觀念會是談論資源使用、收益、成本及分配,以及危害、汙染程度、權利與侵害、後代人的需求等等,這樣的倫理觀念視環境是從屬於人類利益。
以人本主義看鯨豚保育或是鯨豚資源利用時,我們會看重的是這些價值:維生、經濟、娛樂、科學、美感、基因多樣化、歷史、文化象徵等。在人類中心的框架中,我們會理智地思考如何利用環境;而一個現代的人本主義環境倫理思考中,在社會裡「有功能的價值」才可作為環境的最高價值,其次為大多數人所偏好的,接著為對個人的有好處、個人偏好。
也因此,鯨豚原本在台灣是可以捕殺食用,但後來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因為這樣可以讓鯨豚在社會中保持最高的價值,像是調控氣候暖化、作為賞鯨之用等等。不過這樣的倫理觀依然是以人為出發點。若自然環境是一幅圖畫,則人是在畫的外頭欣賞。
自然主義:人與其他受造物平等
現代還有另一種角度來看鯨豚保育,即自然主義。自然主義的倫理學,關心的是如何對自然環境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生物,懷有一份適切的尊重和責任;它把傳統道德只關切人,進而擴展到動物、植物、瀕臨絕種的物種、生態體系與整個地球。
這種倫理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只考慮人類自身利益;因為人類這地球上唯一具有道德能力的物種,對待其他生物族群時,不該只從自身的集體利益出發。不過自然主義傾向將人與其他受造物看為平等,相信自然界也擁有權利。此時,若自然環境是一幅圖畫,則人是在畫的裡頭,並不突出。
基督信仰:人應是受造界良善管家
當基督徒面對保護鯨魚跟世界海洋日等環境保護議題時,是用以上兩種現代盛行的觀念來看待嗎?或者我們能從基督信仰作進一步反思呢?基督徒十分關注,對於被以不公義方式剝奪工作、食物、住家、醫療保健等的各種權利;那麼,當受造界遭到不公義方式利用時,又會如何反應?
舉例來說,賞鯨事業能夠促進漁村經濟發展與轉型;那麼,賞鯨船的數量與遊客人數就可以不受限制嗎?當我們在海上開發綠色能源,原意是要幫助我們擺脫化石燃料與核能,那麼,開發過程對鯨豚與其他海洋生物的干擾,是否就可以不太在意?
人類熱心想保護鯨魚不受干擾,只是因為鯨魚對海洋環境有用嗎?恢復海洋活力的目的,只是讓人類可以繼續利用海洋資源嗎?以上種種,基督徒在看待這類經濟開發與生態保育議題時,是否只能用世上的人文主義或自然主義來思考,卻無法從基督信仰來反省呢?
以基督信仰來看,人類是有別於其他動物的,人類是能有價值的、能評價世界、能發現價值、有感受驚奇的能力、是居於自然之上的;人類也是自然的居民,以看管監督者身分居住在世上,是生物界能真正達到利他主義的物種。此時,若自然環境是一幅圖畫,則人是在畫的裡頭,作為主角。
愛鄰舍命令包括受造自然界
與人本主義的環境倫理學自始至終都是為了人著想,或是自然主義中,人類不知從何而來的對生物界的義務相比;聖經中的「人被造的意義」以及「要如何居住在地面的方式」,是更加有說服力的倫理學。
藉由耶穌基督的代贖,將我們帶回原本上帝創造的意義,我們就成了以看管監督者身分,居住在這世界的物種。聖經中,上帝對於環境倫理的教導,是堅持公義以及對所有受造物的關懷,唯有遵循上帝的誡律,人類才能在地球繁盛昌隆。
人可以看到生物圈、生態系與整個地球,人可以看得到雨果與史懷哲所展望的生命倫理,也知道耶穌命令我們去愛鄰舍;那鄰舍不只是人類,還包括所有上帝創造的受造物。當社會上的建議或政策,是要以犧牲自然界來滿足人類的需求時,基督徒應該要去堅持信念,即人類是受託管理受造界,當用上帝來的智慧來管理,而非追求滿足人類需求的經濟價值。
分離環境保護與信仰造成遺憾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於1997年設立每年六月第1主日為「環境主日」,是台灣教會界正式參與環保行列起點。
相信環境主日的設立,是因認同上帝的拯救工作包含對整個受造界的救贖,是祂創造工作的完成,且完全的救贖乃是人、自然、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得以恢復;耶穌基督的降臨,要來使有罪的人類恢復與上帝正確的關係,也恢復與自然界的正確關係。
然而,今天許多人都在尋找屬靈的真諦,卻認為基督教與他們尋求的毫無關係。透過受造界,他們能遇見這位上帝的某些層面,感受一個更大的存在,體驗季節、天氣、潮汐的規律,或與其他生物產生深刻的共鳴。羅馬書一章20節不是說到,透過受造物,能使人看見神那看不見的永能和神性嗎?可見受造界是人們自然常能與神相遇的地方。
不幸的是,我認識的基督徒經常摒棄這類經驗,將它視之為自然主義,且把環境保護與基督信仰看為兩件事。當人們努力想了解神在受造界的作為與關顧時,基督徒往往讓他們吃了閉門羹。
期待落實生態神學實踐課程
一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應當能夠發現價值、有感受驚奇的能力、知道自己是自然的居民、以看管監督者身分居住在這裡。我相信,一個不能親近上帝受造物的生命,必是不敬虔的──若無視於自己是生存在上帝所造的環境中,也必然無法體會天上的飛鳥不種也不收,天父卻養活牠們,跌落在地上的麻雀也會被看顧,甚至連所羅門王的榮華富貴都無法與百合花相提並論。
人類在現代社會的科技和經濟體制中,享受到以前世代從未擁有的便捷與富足,理所當然認為必須讓這種生活模式一直維持下去;而鯨魚糞便被視為是幫助我們繼續維持這種生活時,代表我們常常忽略了整個受造界都正付出昂貴代價。當我們否認或逃避受造界正在發生的苦難,人性的泯滅也就不遠了。
期待未來在神學院能規劃生態神學的反省與實踐課程,成為更多牧師與未來傳道人的養成計畫中,在神學論述與教會文化脈絡中扎根,幫助牧師們在牧會時,能帶領會眾做出信仰反省,如此方能扎根於教會文化並做出實際的改變。
透過深刻反省與相信「自然界正在受苦」,而且「人類自己就是自然的管家」,才能從「理解」進展到我們足以勝任管家的尺度,也就是從小範圍的保存每個人的家園和鄰舍,繼而帶動社區的改變,使得環境教育和生態科技可以帶來真正改變,進而成為全台灣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