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亭(牧師)
當人很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隨時要做出「精準的判斷」,正是所謂「當機立斷」。
這是每個父母都要給孩子的訓練。
所謂「成功人士」跟「判斷」幾乎脫不了關係。
商場上的廝殺就是對市場「瞬間判斷」的組合拳。
投資上的賺賠更是考驗判斷的能力,如果你在美國通貨膨漲指數公布前,沒有預判出場,這二天就可以跌掉15%以上。
人際關係則是考驗你對人的判斷以及啥時該說啥話的判斷。
關乎一生幸福的婚姻,何嘗不是一生伴侶抉擇時的判斷。
就連球場的勝負也是一連串判斷的結果,在籃球傳切投以及棒球投打之間以及盜壘等戰術,都是教練與球員判斷的考驗。
台灣霹靂籃球聯盟日前夢想家的挫敗就在於最後讀秒階段的失誤,一秒的錯誤判斷送出領先江山,在延長賽傻眼。
甚至NBA波士頓塞爾蒂克隊與金州勇士的對決也取決於誰有更聰明的判斷,減少失誤。
從神學來說,上帝造人,吹了一口氣,就是給人「判斷與選擇」的能力,這也是上帝自己的形象。
所以人的一輩子就是從錯誤中學會判斷,一味追求成功只會失落生命的意義,所謂長大成熟說的就是「判斷力的進步」,也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精華。
只可惜,許多基督徒反而因為信仰失落了「判斷力」。
本來,上帝要我們自己判斷,但是我們因為屢次挫敗的經驗,就乾脆把選擇丟回上帝,讓上帝替我們作出最好的判斷,並且認為這是靈命好的境界,我們稱為「倚靠神」。
這其中有非常嚴重的迷思。
認識神,理解自己的限制是探索生命很重要的啟發點,真正認識上帝之後,就開始學習「如何倚靠神」與神同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長不大,甚至退化...相反地,找到倚靠神的巧妙就是我們長大蛻變的軌跡。
這就像親子在「自己來」與「爸媽幫忙」之間的微妙拉扯。
如果我們耍賴凡事問父母,表現著自己「很乖」,這並不是好事呢!
所以倚靠神是一種謙卑的態度,但是該決定的時候還是要勇敢承擔,甚至痛苦地經歷錯誤抉擇的後果(包括婚姻)。
當上帝介入我們的生活,基督徒會掉入另一個合理的迷思就是「只有上帝知道對錯」,也就是對「不要論斷」這句話的困惑。
本來,不論斷指的是「不要以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因為這是吃了分別善惡樹的後遺症。
但這句話如果讓人失去判斷力,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論斷同樣是一種態度,就是不要醜化或美化一個人,因為這對我們在真理安全範圍內的彼此相愛會帶來殺傷力。
聖經非常鼓勵我們發展判斷力,尤其在真理的精準方面,一再警告我們小心信仰的偏差。
在教會歷史上,許多極端團體都鼓勵盲從與順服,這似乎也是今日教會的一股潮流,令人非常擔心。
聖經給的社交指南是「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因為我們是羊入狼群(太10:16)。
基督徒不是濫好人也不搞自閉,我們有很清楚的真理界線,然後謙卑地「向什麼人就做什麼人」,我們盡力與人和睦而非曲高和寡,但絕不是理想主義或是缺乏判斷力。
判斷是練出來的,在擴張境界的過程付出許多心痛眼淚與失眠的代價...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我們有上帝的愛。
懷抱信心,忍耐黎明前的黑暗,生命會給你豐富的報酬!
(本文取得劉曉亭牧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