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5 好牧人

《浮生不若夢─談傳道書12》與死亡共舞(下)

檢舉
劉幸枝 劉幸枝 追蹤

相關文章:《浮生不若夢─談傳道書11》與死亡共舞(上)

◎劉幸枝(牧師)

經文:傳道書七章1-4節

這世界正在教導我們如何認識死亡,然而論到死亡學,無人比基督徒更深諳此道;甚至我們的福音,就是從死亡開始說起。

從耶穌的死亡,想到祂為世人的罪來到世上;從世人的罪,我們想到自己虧缺神的榮耀,想到上帝的審判。福音的起頭,是帶領我們從認罪悔改,受洗代表與主同死同葬,然後經歷同復活。基督信仰本來就是從耶穌的死談起。十字架在人看來是愚拙,卻是神的智慧;在人看來是無能,卻是神的大能。

死亡是福音的起頭
在我們受洗的那刻,我們都已經歷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場追思禮拜。但我們不是只有死那一次,我們要天天「向老我死」;死亡與重生,是每個背十字架跟隨耶穌的人,在地上旅程常經歷的生命功課。

這地上追求的是肥美的脂油、宴樂的生活、無憂無慮的人生;但我們卻是思想如何在短暫人生裡,榮耀主、宣揚主的名(shem),又如何在追思禮拜把握機會作耶穌的見證人,以及在深思和哀慟中回轉。

教父學專家魏連嶽老師幾年前撰寫《死亡神學》(校園出版),其中列出他為自己模擬的追思禮拜──為自己選好詩歌,做了日常生活的錄影,挑好照片,並且進行一場預錄的講道,最後還有呼召。末了,他請決志者在瞻仰遺容的時候,到那裡領取自己生前簽名要贈送的聖經,作為給大家的禮物。他希望那些信主的人知道,連這個死人都這麼迫切要把福音傳給人;也要讓活人知道,這個人死了都還在說話,那我豈不是要把握機會傳福音嗎?

這也刺激我去思考,為自己的追思禮拜做好預錄。或者我在五十幾歲錄一次講道,或日常生活剪影。若我將來還會邁入六十歲、七十歲,我都試著每隔一個階段,用影音敘述自己與神同行的人生,寫好預立遺囑,安排好追思禮拜的流程。這一切都不過是預先幫助我面對死亡,生命再次經歷重整,為這趟天路旅程做好斷捨離的準備。

在死亡面前禮讚生命
如今令人擔憂的是,有人用唯美浪漫的方式宣傳安樂死的美好,宣稱這種方式讓自己活得有尊嚴,他們成為死亡的宣教士,這當中卻沒有福音,沒有耶穌。而我認為基督徒可以用前述方式,呈現迎向死亡的禮讚。因為,比起舊約中的住棚節誦讀傳道書,對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多了一個永恆的節期,那就是復活節。死亡之後的禮讚不是虛無和結束,而是慶祝復活節。

盧雲在《最大的禮物--生與死的靈性關顧》書中提到:「我們有沒有可能逐漸地與死亡為友,對它保持開放,相信沒有什麼是需要害怕的?有沒有可能用父母在預備我們降生的那種專注,同樣預備我們的死亡?我們能否等待自己的死亡,就像等待一個朋友,正熱誠地歡迎我們歸家。

我第一次「想死」,是2003-2009年跟先生寄居德國期間。我們住在一座已有九百多年歷史、被森林和自然生態區包圍的小村莊。住家附近有間四百多年的老教堂,裡頭有墓園。起初我們以為那裡是公園,後來才看到裡頭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墓碑。我們常到那裡散步,因為園區佈置得太漂亮了,每塊區域都種植不同季節的花朵與植栽,毫無死亡的氣味,反而充滿療癒的生命氣息。

作者攝於法蘭克福茵坎村的教堂墓園。

有次我在墓園遇到一位德國教會的姊妹,正在布置墓園。她已有幾位家人安葬在此,以後她也會葬在這裡,每次來這裡澆花整理,也都在思想自己的人生如何好好的布置跟整理。「……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傳道書七章2節)傳道書讓我們看到,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人!

對浸染基督教文化千年之久的德國人,特別是基督徒來說,死亡不是忌諱的話題,而是一種蛹蛻變成蝶的新生過程。這種信念全然反映在他們充滿詩情畫意的墓園美學上,所以他們可以把這片死寂的土壤點綴得燦爛繽紛,讓活人從墓園的四季品味人生,並駐足教堂、仰望上主引路的生命之光。

與平易近人的德國墓園相較,台灣的墓園看來似乎就令人望而生畏。台灣人雖標榜「慎終追遠」的美德,民眾卻頂多在每年清明節前往掃墓。不少台灣人以閩南話嘲諷「信耶穌,死無人哭」,反而重視百年後被子孫祭拜奉為家神的地位。但是放眼望去,台灣許多墓園卻是荒煙蔓草,素來多以風水方位考量庇蔭子孫的習性,更催化了整體墓園的凌亂感。

猶記兒時經驗,每年一度的清明時節,常是交通壅塞、車水馬龍,空氣飄散著掃墓者放火燒雜草、燒紙錢的高濃度致癌因子,此等景象實在令人難以生發「慎終追遠」的思古幽情。

作者攝於法蘭克福茵坎村的教堂墓園。

死亡是撒種,收割的是生命
在德文中,墓園除了叫「平安園」(德文:Friedhof ),亦稱作「上帝的田畝」(德文:Gottesacker)。「上帝的田畝」這個美麗的辭彙,源自德國東境比鄰波蘭、捷克的主護城(德文:Herrnhut)。

十八世紀前葉,一名擁有奧地利貴族血統的欽岑多夫伯爵,與一群來自莫拉維亞的宗教難民,在主護城譜出一段偉岸動人的信仰復興史,點燃了歷時百年、晝夜不歇的禱告祭火,並留下數百信徒遠赴印地安、愛斯基摩、非洲等地披荊斬棘的宣教足跡。這群生也精采、死也氣魄的男女信徒,在主護城郊的守護山下開闢一塊田畝,視死亡如同「撒種」,化信心作為春泥,悄然等候基督再來喚醒他們的榮耀時刻。

死亡雖是生命的伴侶,死亡卻也可以成為生命的禮物。神學家巴刻在過世前幾年,兩眼失明,這使他無法再閱讀寫作、講道和旅行。但他沒有因此變得落寞消沉。有人問他:「失去了寫作、閱讀和講道的能力,對你來說是否難以接受?」他回答:「不會,在我還有體力做這些事的時候,我是全心投入,努力地要做好這些事。現在我無法再做這些事了。

他又說:「我承認神的主權。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現在我將近九十歲,祂已經在做收取的工作了。」巴刻生前預備自己要交帳,當他已經沒有氣力去服事時,他更有時間親近神,預備自己。他可以在年輕時歡慶神賜給他的恩典,也可以在年老失明時,歡慶神賜給他這一生。

死亡是撒種,收割的卻是生命。就像主耶穌如同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卻結出許多子粒來。死亡不是個人的事,它是屬靈的事。因為神可以透過死亡向我們說話,也能藉由我們的死亡,向別人的心說話。願我們從死亡學智慧,也從智慧中看到復活的奧義!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