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雖然眼不能見,萬軍四圍環繞,我相信,你必興起,為我們開路。」第36屆「亞太兒少領袖特會──國度兒少事工論壇」今天(七月16日)閉幕。跨齡兒少組成聯合敬拜團,以詩歌〈在你沒有難成的事〉及詩篇150篇齊聲宣告,神的應許,無論有多少,在基督裏都必成就。
「當神呼召,我們回應,不再猶豫,飛奔向你。」大會主席朱施美妃牧師帶領眾人,一同為教會的兒少們祝禱,期許他們承先啟後,不但成為連接代間橋梁,更能預備好自己,成為少年大衛與少年基督,倚靠神爭戰得勝。
兒少敬拜跳舞展活力 宣告願為主用
「兒少事工論壇的落幕,也是向下一代宣教的行動起點。」朱施美妃牧師特別安排教會各年齡層的兒少,用充滿活力的中英文詩歌、動感舞蹈及舞台劇,向神獻上感謝與讚美。而在閉幕禮拜中,平均年齡超過50歲,很多已經是阿公阿嬤的豐收聖樂團,也與亞太兒少組成老中青幼的混齡詩班,獻唱〈祢真偉大〉等詩歌組曲,宣告代間合一、同心合意協力興旺福音。很多與會者都不禁流下感動的眼淚。朱施美妃牧師說,未來的主日學,不單是線上線下的混成,更是需要代間攜手青銀共創。
在閉幕禮拜中,大會也設計讓跨齡與會者團隊合作,透過肢體律動、聖經填空以及跳繩等闖關遊戲,宣告「在基督裏,要一起協力,向下一代宣教,為主得著他們」。
第一線兒主老師宣告下一代的領袖需要「跟神握手」,遵守跟上帝的約定,以火熱的心,願意甘心樂意服事神;最重要的是,內外在的行為都必須以聖經為根基。
在朱施美妃牧師的主理下,大會提出幾項未來兒主的看見與建言。
新冠肺炎提醒眾教會和信徒,聚會和生活型態隨時可以改變,在科技帶來低接觸的生活形態下,必須營造高觸感的生命意義反思及關懷。在低接觸的生活中,仍要看重關係的建議,無論線上或線下,都要聆聽孩子及同工的需要。因為,看見需要,就是呼召,回應需要,就是透過禱告與陪伴,走進兒少及其家庭和生活當中去建造。未來的主日學,專業訓練、夥伴關係及平台建立,都是連結的關鍵。國度兒少事工論壇會後,盼望能建立「全球基督教華人兒少影視媒體平台」,以及推動跨教會、跨領域以及跨國家的兒少事工平台。
朱施美妃牧師:信仰群體關係維繫信徒 建立跨教會兒主平台
這次大會也進行「因應疫情線上崇拜,基督徒參加實體聚會意願之研究」的調查,從回收的305份問卷統計發現,疫情後會回到教會參與實體聚會者,所屬信仰群體的鼓勵影響是關鍵之一,這也就是「關係」。而當信徒沒有信仰群體的影響,線上崇拜及聚會依自己的時間安排,加上線上聚會選擇很多時,他們就不容易回線上聚會。但對於回到實體聚會的信徒而言,現場敬拜,聽牧者的信息與講道,仍認為是對其屬靈生命很有影響力的。現場感及聖靈的恩膏,也促使線上的「電子羊」,願意回到實體教會聚會與團契關係中。
因為疫情,主日學的學生正進入新學習型態,主日學無論是線上或線下,都要幫助學生維持與神與人的連結,並且把人帶回上帝的施恩寶座前。新混成模式就是線上也可以有實體感,實體也可以透過線上來加分。像是同工及牧師可以透過line參與家庭祭壇,每家輪流帶領敬拜與分享,就算恢復實體後,也可以維持線上禱告會,線上團契及線上靈修會。主日學家長可以先在線上座談,建立共識,一起參與線上及實體的主日學服事,透過關懷探訪,活動,聚會及小組團契,建立實體的關係,不斷調整,重新學習,不以舊思維及舊做法,阻礙主日學的創新發展。
看到這群教會孩子充滿活力的敬拜、禱告及戲劇演出,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執行長暨中國主日學協會董事長鄭忠信,在閉幕禮拜中勉勵眾教會,從主任牧師到每個信徒,都要看重兒童主日學的事工。不但要挹注更多資源,更要常為投身兒少服事的主日學校長及老師打氣、加油;因為他們為主興起及培育了很多少年大衛和少年基督,他們都是向下一代宣教的宣教士。
鄭忠信執行長:非洲有宣教士 隔壁教會主日缺老師
「非洲很遠,都有宣教士願意前仆後繼為主而去,但隔壁的教會,卻找不到主日學老師!」鄭執行長說,對每個教會,兒主都是「打底奠基」的重要工程,但在第一線兒主老師們,卻常感到孤獨無助,因為他們常在沒有後援及資源的情況下,在前線爭戰,他們需要同伴。
這次的兒少事工論壇,大會決議要推動跨教會、跨領域以及跨國家的兒少事工平台,將來大家不單是可以定期實體聚集,平時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結,集思廣益向下一代宣教的策略。
他提醒,兒主無論是線上還是實體,課程內容多精彩,老師教得多生動,但能吸引孩子參加,並且願意跟老師及教會產生連結,關鍵也是「關係」。耶穌能夠影響門徒,就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關係。
鄭執行長舉彼得捕魚的聖經故事勉勵,當時彼得捕不到魚,已經收網了,耶穌要彼得起身,到水深之處下網捕魚,彼得是經驗豐富的漁夫,從專業判斷,是「不可能有魚的」,但因為耶穌跟他之間的關係,是有影響力的,所以彼得就順服照辦,果然漁獲豐收。
「為了得著下一代的兒少,勇敢進到水深之處下網吧!」鄭執行長舉例,高速公路無論是昔日的人工收費,還是現在電子收費,「塞車」都會發生;同樣地,兒主在不同的世代,挑戰和問題也都一直會在;但核心不變的,就是兒主老師幫助孩子跟他人、跟教會、家人以及跟上帝產生關係。這樣他們不單是自己得幫助,還能成為他人的幫助。無論是線上線下,都是「要把人完完全全引到耶穌基督的施恩寶座前」。
朱施美妃牧師感謝上帝,在過去的年日有無數的主日學老師承先啟後,無畏環境的險惡及資源的匱乏,一直委身在兒少主日學教育以及陪伴興起下一代的領袖。願主親自幫助及安慰他們,不要輕易從主日學的現場退場,因為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在神沒有難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