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樂以晴/報導】即將退休的馬鞍峰教會(Saddleback Church)創會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在六月底的一次聚會上提到,他們的教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共增加了3000個小組。他們從原本大約6,000個小組,擴增至如今約有9,000個小組。如果引用美國賽車手鮑比.昂瑟(Bobby Unser)的話說:「成功就發生在充分準備與機遇的交會處。」
馬鞍峰教會的故事就是最佳例子,他們為此已經準備了30年,當機會來到,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馬鞍峰教會小組(Small Groups at Saddleback Church)牧師史蒂夫.格雷登(Steve Gladen)甚至於2018年出版書籍《標竿小組規劃:設計和增長你的事工的實地測試指南》(Planning Small Groups with Purpose: A Field-Tested Guide to Design and Grow Your Ministry) 傳授小組增長祕訣。
研究馬鞍峰教會發展的基督徒作家喬許.杭特(Josh Hunt)為文指出,多數人只看攔阻和問題,馬鞍峰教會看的卻是機會。華理克牧師和格雷登牧師強調,當世界處於最糟糕的時機時,教會往往朝最佳狀態而去。災難期間通常幫助了教會改善體質。例如美國的教會在911事件後人數倍增,因為人們在生命低谷時越發仰望神。
願意適應、調整、嘗試和學習
華理克牧師多年前曾提到他們的小組領袖為何稱為「平信徒牧師」(Lay Pastors)?他非常注重此一想法,更有意提升平信徒牧師的地位。後來覺得「牧羊人」(Shepherds) 的稱呼似乎更好,但結果沒有得到很大的迴響。後來改稱為「小組領袖」(Small Group Leaders),這個稱呼雖然好一點,但並未給小組事工帶來真正的突破。「領袖」一詞也有點沉重,多數同工無法確信自己已經準備好要去「帶領」一個小組了。
「主辦人」的四個條件
最後選定的名稱是「主辦人」(H.O.S.T.s)。馬鞍峰教會開始率先嘗試使用影音課程。他們降低擔任小組領袖的標準(但他們有一套完整發展架構,會隨著時間逐漸提高標準),從原本的「嘗試心態」,提升到「犧牲捨己」。「主辦人」要有以下四個條件:
1.一顆願意服事的心(Heart)。
2.願意開放(Open)自家或其他空間。
3.盡量招待(Serve)茶點。
4.打開(Turn)電視。
目標導向小組
馬鞍峰教會沒有要求每個小組都要做到以下五個目標的門訓;但多數小組都做到了。他們看重敬拜(worship)、團契(fellowship)、教導或門訓(teaching/discipleship)、服事(service)和傳福音(evangelism)。此框架已成為馬鞍峰教會小組的根基。
線上小組
馬鞍峰教會自2002年開始做線上教會,並從2009年開始線上小組。十幾年的線上小組經驗,幫助他們因應新冠肺炎危機。
邀請兩個朋友
根據格雷登牧師的說法,每間教會需要的領袖就在會眾當中。教會時常告訴弟兄姊妹,「如果你有兩個朋友,你就可以開小組。」馬鞍峰教會小組事工提供這些領袖「入門教學」 (starter kit),幫助他們從現況進步到該有的樣子。只要邀請兩個朋友就可以!
參與大型特會(Campaigns)
小組裡的每個人都知道「標竿人生特會」(Purpose Driven Life Campaign),但很少人知道馬鞍峰教會小組事工,幾乎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特會。格雷登牧師表示,有95%以上的新小組,都是從這些特會裡誕生的,這點非常重要。每個「小組負責人」(Small Group Point Person)都知道,創立新小組,就能打造小組新事工;不是壯大既有的小組,而是開闢新的小組。當然,分植現有小組也是方法之一,然而人們普遍會反對,此法會遭到許多人抵制。更好的方法是從一群新人當中創立新小組。
華理克牧師會直接站到會眾面前問:「你們多少人有兩個朋友?」每個人都會舉手,然後他會說:「那你就做得到!只要你有兩個朋友,你就可以開小組!」
神掌權
華理克牧師創辦馬鞍峰教會,理念來自衝浪者與海浪的比喻。要使教會增長,就像要學習乘著神作工的海浪。我們可以成就自己的事工,但除非我們學會配合神,去做祂想成就的事,否則皆會是草木禾稭。我們能學習如何乘風破浪,但我們永遠無法自創浪花。
在新冠肺炎期間,神的恩手顯現。當華理克牧師問會眾:「你們有多少人有兩個朋友?那你就可以開小組!」結果有三千人舉起他們的手。(資料來源:Joshh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