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
本文想要探討的是,有關「快感」、「幸福」、「快樂」,以及「喜樂」四個詞的差異性。參閱《與哲學家談快樂》,書中提到前三個名詞的定義與解釋如下:
快感——日常需求或願望得到滿足。
幸福——學會有節制的獲得快感。
快樂——快感的加強版,更強烈、全面、深厚。
人心追求的三種快樂感覺
首先關於「快感」,筆者個人覺得相當接近「小確幸」。例如,小孩想買一個玩具,媽媽就買了,這樣可以得到快感。或是想吃一頓大餐,吃得很愉快,也是快感;而「幸福」像是這些快感累積在一起,不過少也不過度,得到適量的快感,就能獲得幸福感。
然而追求過度,愉快的感覺也會遞減。過去每月吃一頓大餐,可以獲得快感,因而產生幸福感;但漸漸改成每週都去吃一頓,結果這種快感就顯得有點麻木了,因為已經過度出現。
而「快樂」是什麼呢?獲得快樂的條件又是什麼?我觀察到一般人生活追求的最高目標,似乎不過是快樂而已。比方說那些早已不缺錢的人,仍不斷追求更多金錢與更高的成就,可能他們認為如此會感到快樂。或是那些有明確興趣的人,例如愛爬山的人,登山的過程能使他們感到快樂。又或者,人生設定的目標慢慢達到——談戀愛、結婚生子、買房買車……,也可以帶給人快樂感。
「身在福中而知福」、「像孩童一樣感受」、「活在當下」等熟悉的概念,也都能讓人感到快樂。若想獲得較長久的快樂,努力在自我之下找到真我、反躬自省、摘掉標籤、與人連結,都會讓人得到快樂。(參《與哲學家談快樂》)
對我而言,得到這些感受似乎並不困難。例如晚上想吃宵夜,而先生願意載我前往購買,我會得到「快感」;若有人聽我說話,陪我討論生命問題,我會感到「幸福」;若人生有不同的新轉變,例如孩子出生,買房、搬家,我會感到「快樂」。
這些感受或許不是每天在發生,但也是多有經歷。縱然有時生活遇到一些難處,但我們仍能透過一些紓壓活動和談話,得到這些感受。
喜樂的身心靈層面大不同
那「喜樂」又是什麼感受呢?根據新約聖經上的情境,或許可以看出一二。首先,喜樂的範圍,和幸福與快樂皆有不同,喜樂不再是短暫的快感累積,也不只是快感的強化版;而是一種長期的、強烈的、深沉的感受。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使徒約翰寫信給一位名叫該猶的弟兄,雖然該猶不是約翰肉體上的子女,但卻是他所照顧的教會裡的弟兄,約翰就表達了對「兒女」在真理中行事為人的喜樂。世上作父母的,大概都能理解希望子女行得端、坐得正的心情。新聞上不時有這樣的報導,就算是作惡的壞人,大半也不會帶上孩子作姦犯科,而是希望他們能好好讀書,不要像自己。
腓立比書四章10節又說:「我靠主大大的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本書作者保羅提到,對於眾弟兄姊妹重新思念他這件事,保羅感到大大的喜樂。從這裡可以初步看出,聖經中「喜樂」的概念,不再是指地上的事物,而是和神的事物、經綸有關。(主裡的)兒女們聽從神、弟兄姊妹思念神的僕人,讓這些長老感到大大的喜樂。
另一個層面,「喜樂」似乎與我們正常的邏輯不同,一般感到痛苦的時候,是快樂不起來的,但喜樂仍會發生在毀謗、逼迫、試煉中。
受百般磨練反而體驗喜樂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五章11-12節)「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各書一章2節)這兩段經文分別出自主耶穌與雅各的口,都是要求信徒,要看見諸天之上的賞賜,以此為大喜樂,而不要看著眼前的試煉,只想到此時此刻的苦難。
聖經中其他還有許多「喜樂」的句子,無法在此一一討論。筆者在個人信主的經歷上,體會到「經歷困難時,若倚靠主克服困難」,我會感到喜樂;這點和目標達成、獲得成就的「快樂」便不太一樣。比方說,遇上工作難題、與主管溝通有障礙時,我可能會不斷鑽牛角尖,覺得是被主管壓榨,或是個人能力不足;但在讀經禱告唱詩歌的時候,我忽然間被聖靈的光照感動,發現是自己的罪性使然,有太多老我個人意志在對抗,以致沒有順服主所要託付我的旨意。
最後在這件事上,我得以提出適當的溝通內容,而不是流露強烈的情緒反應;並且在此過程中,得以倚靠主經歷基督裡的平安。最後安然度過危機,便感到「主確實與我同在」,並且將榮耀歸給主,感到喜樂非常。
快感、幸福、快樂,是世人習慣的追求標準,而喜樂卻是基督徒的追求標準。「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無論是為了主、為了自己,或是為了見證、傳福音;無論是在順境或逆境,連結於主、在主裡常常喜樂,是基督徒必須渴望的一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