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謝宜汝/採訪報導】李慧貞牧師表示,牧者要教導青年們信仰前,更多時候要當年輕人的朋友、姊姊,當他們屬靈的媽媽,因此傾聽、陪伴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在年輕人長大成熟的過程中,這世界會給他們很多的選擇,隨著年齡成長,他們會遇到各式問題,無論是父母親,或是教會牧者,不能再用過去的管教方式,否則只會讓年輕人感覺疏離,反而要發自內心的傾聽、接納他們的情緒,再慢慢引導,用真理帶領。不要用言語否定,才不會把學生推遠,或是讓學生走錯路。
「這些青年們有一天會離開教會所在的縣市,他們可能會到外地去讀書、工作。所以我一直給他們一個觀念——教會是不能放棄的群體,教會就是一個充滿愛的家。」李慧貞牧師表示,教會這個群體的價值,不只是講講道理而已,而是生命的陪伴。這是神的家,也是個充滿愛的家。當這些青年在外闖盪時,有一天神會親自帶領他們倦鳥歸巢、回到神的家中。她牧會這七年多來,許多曾經叛逆的青年、曾經言語行為衝撞過的青年,只要他們不離開神,終將看見教會有如一個家,找到生命的歸屬。
例如她曾經輔導過一個叛逆的青年,無論是學校、教會都有人批評他、說他的不是,但是這名青年後來在上帝的帶領下回轉,如今已是個好爸爸、英文老師。這名青年總是在見證時分享:「因為牧師相信我。所以我要證明給她看她沒有錯看我。」這名青年憑著這份信心,便有了從神而來的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正確的選擇。
不要為年輕人的生命太快下結論
又如曾經有個學生,他說他和朋友都在抽菸,有一次當他要拿菸來抽的時候,突然想起他曾經答應牧師會戒菸,於是他就從心底產生拒絕的勇氣,把菸放下來。原來當年輕人在乎你時,你所說的話和期待,並且相信他能做到的肯定,都是帶有效力的。
不要為年輕人的生命太快下結論。很多時候談話的過程僅僅是陪伴,看上帝怎麼帶領他們,在等候的過程中,讓真理的種子放在他們的心中,引導他們去思想,並留有思考空間給他們。
楊紹廷說,信仰是將信念,落實在生活及生命當中的確據和行動,而非「宗教化」的行為和形式,更不是在教會內外兩個樣,特別是離開教會的會堂之後,才是真正信仰生活及生命的體現,「一散會後,教會開始啦,就是生活日常!
把所信的聖經神的話,活在待人處事、遇到難處及挑戰,甚至被人欺騙及背叛時,就是使用教會及聖經裏學到的法則去反應及處置,我認為是真實的信仰,若信徒在教會內外成為「雙面人」,很容易反而會絆倒人,有的人就會感到很受傷,離開教會,「教會生活跟家庭與職場生活,靠著信仰的幫助,應該是一致的!」
「信仰就是把所相信的真理,縱向與神連結、橫向與人連結,再自然不過地活出來!基督徒跟人意見不合、發生爭執時,同樣會「一把火燒起來」而有出於血氣的言語脫口而出,
楊紹廷信主前,發生爭執後,常會拍拍屁股就閃人,信主後,就會有聖靈的聲音進來提醒,他會去跟對方說:「真是對不起,剛剛可能我講話傷害到你!」這就是「使人和睦的,有福了!」的實踐,過程中也經歷聖靈作和好的工作。
楊紹廷傳道指出,許多年輕人不來教會,或是來到教會後感到「很受傷」而離開教會,甚至否定信仰,教會如何應對?楊紹廷直言,看不順眼的事,到處都有,他和其他的基督徒一樣,看教會也不例外。但他自勉及勉勵年輕信徒及職場工作者,「來教會是來找神的,人都是不完美的,去看人的言行,都一定會失望的。我牧養的年輕人,若放大來看我,也很難免不失望,因為傳道也是人,不是神,若要成為心目中和想像中的完美傳道人,我直接跟他們講,不可能!」
「傳道人跟大家一樣,都有天然人的性情,惟一能做的,就是把每個渴慕及願意追求信仰的人,都帶到神的面前!」人可以找千百個理由數落及批判教會及基督徒的過犯,然後合理化自己離開教會、甚至離棄信仰,但他直言「人本來就是罪人,所以才需要信仰、需要耶穌!」
「我是第一代基督徒,我在教會看過的不造就人的事不會比一般人少,但我總是感謝耶穌,從灰塵中抬舉了我,脫離菸、酒癮的捆綁,成為我和我全家的祝福!」楊紹廷說,不來教會的理由可以有千百種,但持守信仰的原因通常是「主啊,我需要祢,離開了祢,我什麼都不能做!」
信仰是不斷學習與更新歷程
「信仰是不斷更新及學習的歷程,包括傳道人在內,都不是受了洗,馬上就達陣,能夠一天新似一天,關鍵就在於持續跟隨主!」
潘牧迪傳道表示:「神祝福人看似是理所當然,但我們基督徒怎麼預備好自己成為合神所用的器皿,真實回應神的呼召,蒙召、受裝備、被差遣,在腳掌所踏之地,成為君尊的祭司,成為祝福?」潘牧迪說,很多人視「曠野」為畏途,甚至貼上負面的標籤,而他就在擔任主領的「因約敬拜團」中,創作了〈我豁然相信〉這首敬拜詩歌,宣告「即便是曠野,都在上帝的許可中」。
從人的角度來看,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的日子極其痛苦,所以因著不理解,會有很多的苦毒和抱怨,時局雖然不好,但神依然在等候教會和基督徒做出正確的回應。
「人在世界獲得的成就和榮耀,在上帝面前,或許根本算不得什麼!」潘牧迪說,從世界的眼光,名位、財富乃至名利雙收是可量化的成就,的確有一群人在現今看似不好的時局中逆風高飛,但他在信仰中很深的自我提醒就是,要用更真理的眼光去判斷人的成就。
「我的信仰觀就是盡力跟隨神,並且全然地信靠祂!」潘牧迪用武俠小說中的「人劍合一」來詮釋信仰,就是活出所信的道。跟上帝的關係不是阿拉丁神燈,而是一種盟約的關係。信仰的本質就是在履約,並且活出來對於上帝和教會都要負責。他即便是傳道人,也會犯錯,所以要更謹慎地在解經及牧養上精進,傳道人及信徒都要努力。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