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小鳥跳響在枝上 如琴鍵的起落 走進、慢賞、感受金門飛羽之美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余友梅 追蹤
左圖:栗喉蜂虎;右上:叉尾太陽鳥;右下:戴勝。(圖/余友梅攝影)

攝影/報導──編輯余友梅

「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
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
淺沙上,老是棲息著五色的魚群
小鳥跳響在枝上,如琴鍵的起落」─〈小小的島〉


這首收錄在台灣學生國中課本上的詩作〈小小的島〉,是目前擔任國立金門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的著名詩人鄭愁予的作品。雖然這首詩沒有明言是指哪一座島嶼,但賞鳥人士奔赴金門時,若第一眼便得見「小鳥跳響在枝上,如琴鍵的起落」,絕對是當次旅程最先的獎賞。

「賞鳥觀光」是金門觀光旅遊項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在金門縣政府觀光局、台灣各地鳥會、旅行社所規劃的行程中,飽覽金門特色鳥種,約莫四天三夜的行程,強調可觀賞到90種以上的鳥種。

金門的高梁田。

台灣鳥種密度最高的地區

金門面積雖然小,僅151餘平方公里,但包括了金門本島(大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二膽、獅嶼、猛虎嶼、草嶼、後嶼、東碇島、復興嶼等12個大小島嶼,因地處大陸沿海的弧線邊緣,是候鳥南來北往的中繼站。

金門自砲聲絕跡後,田間少受人為干擾;春季的小麥和夏秋的高粱收成順利;海灘潮間帶尚有魚蝦貝類,都為各種候鳥和留鳥提供充足的食物;使得金門成為各種鳥類棲息的快樂天堂,每年吸引許多鳥兒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

金門是台灣鳥種密度最高的地區。以中華鳥會發表的「2020年臺灣鳥類名錄」來看,登錄的台灣鳥種數為674種,而在「eBird Taiwan賞鳥紀錄資料庫」登記在金門觀察到的鳥種,截至八月10日的最新紀錄是378種,超過台灣鳥種的一半。許多《台灣野鳥圖鑑》上少見的鳥種,可在金門見到。例如在金城石雕公園曾發現紅喉潛鳥,這種潛鳥科的鳥種,全世界僅有5種,金門就發現了2種。

叉尾太陽鳥等待愛鳥人光臨金門。(圖/余友梅攝影)

陽光燦爛的日子:叉尾太陽鳥

稀有過境鳥叉尾太陽鳥,就是吸引台灣鳥友非到金門不可的原因之一。此種鳥在中國華南一帶為普遍留鳥,在台灣本島則無;但是在金門的中山紀念林、金門植物園和卓環國小校園,都有牠們亮麗的身影。叉尾太陽鳥喜歡在太陽升起後才出來活動,在陽光照耀之下,牠們的羽毛熠熠生輝,令人讚嘆不已。

由於這種鳥兒體型輕巧,有時賞鳥人在傳聞所在地久候未果,卻未注意到鳥兒早已飛到他的身旁深吮花蜜。有些旅遊團客到達賞鳥地點時,大聲詢問管理員:「叉尾太陽鳥在哪裡?」反而將怕受驚擾的鳥兒嚇得飛離。

左圖:斑翡翠。右圖:蒼翡翠的警覺性非常高。(圖/余友梅攝影)

捕鳥人的網羅:蒼翡翠、斑翡翠、黑頭翡翠
翠鳥科的蒼翡翠、斑翡翠,也是在台灣看不到的美麗鳥種,在金門則穩定地繁殖;加上稀有冬候鳥黑頭翡翠也固定光臨金門,因此每年都吸引不少台灣鳥友,跨海前往金門一睹美麗風姿。翠鳥科的鳥兒因為羽色斑爛,深怕捕鳥人的網羅,警覺性非常高,遠遠地看見人便急速飛走。

栗喉蜂虎成功復育後,在木柵動物園寄居。(圖/余友梅攝影)

夏日精靈: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是金門限定的夏日精靈。賞鳥人士到訪金門時,必是不放棄尋找牠們的機會。栗喉蜂虎屬於過境金門的夏候鳥,每年四至八月都會到金門築巢繁殖,之後再飛往其他地區過冬。牠們的羽色鮮艷奪目,挖掘土洞為巢,並且都是團隊合作,使得巢區成為有趣的風景。

在金門最大的巢地──青年農莊,特別設置了迷彩偽裝隧道,提供賞鳥人近距離觀察且友善的空間。台北木柵動物園和台大森林系自2015年起,持續執行「金門栗喉蜂虎棄蛋孵育計畫」,撿拾在金門鳥媽媽們的棄蛋進行人工孵化,育雛成功的個體就放在木柵動物園,有興趣的台北鳥友可以就近欣賞。

戴勝在草地上愉快地跳躍著。(圖/余友梅攝影)

金門縣鳥、以色列國鳥:戴勝

金門另一種一不可不看的特殊鳥種是縣鳥戴勝。牠開冠時宛如印第安酋長的華麗頭飾,令人驚艷。戴勝不僅是金門的縣鳥,也是以色列的國鳥。在舊約聖經(申命記十四章18節)有戴勝的記載,甚至傳說牠是所羅門王與示巴女王的信使。2021年七月,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在東奧拚戰時,球迷就狂貼戴勝鳥圖為小戴加油打氣。

戴勝因長相特殊,即使遠距離也很容易辨別。平時牠放下羽冠,在警戒、交配或伸懶腰時才會豎起。戴勝在金門是常見留鳥,由於經常在墳地出沒,過去被視為不祥的鳥類;如今翻身成功,許多觀光景點都設置有戴勝的Q版造型看板,成為金門全島的觀光大使。

鸕鶿。(圖/余友梅攝影)

數大便是美:鸕鶿

詩人徐志摩「數大便是美」這句名言,最適合用在像鸕鶿這種群聚的鳥類身上。他的日記《西湖記》提到:「夕陽西沉時只見一個『羽化』的大空,只是萬鳥齊鳴的大聲,是美;……數大便是美。」

鸕鶿這種冬候鳥來金門的度冬數量可達8千至1萬隻。棲息地主要在慈湖、太湖及小金門的陵水湖和西湖。在慈湖三角堡有鸕鶿生態解說活動,鳥友可透過望遠鏡欣賞。白天覓食時,牠們在海面集體驅趕捕魚;返回夜棲地時,井然有序地排成人字或一字隊形,歸巢返家的場面相當壯觀。牠們白日停棲在樹上休息,又頗有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枯藤老樹昏鴉」的氛圍。

活躍於電影和小說的 金翅雀,在金門就能看到。(圖/余友梅攝影)

冬季為拍攝野鳥生態最佳季節

總的來說,金門大小島嶼均可見到彩羽繽紛、群鳥悠然停棲的景致。舉凡鹹淡水溼地、潮間帶以及陸地田野、樹木、灌叢間,都可見到多樣且豐富的鳥類蹤跡。終年棲息於金門繁殖的留鳥約40種左右,這些留鳥中較特殊的鳥種有戴勝、斑翡翠、蒼翡翠、褐翅鴉鵑、金翅雀、玉頸鴉、烏鶇及蠣鷸等。此外,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在台灣均只能遠觀,在金門卻有機會近距離觀賞,帶給鳥友異想不到的驚喜。一般鳥會和旅行社建議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二月,是欣賞、拍攝野鳥生態的最佳季節。

玉頸鴉是金門常見留鳥。(圖/余友梅攝影)

金門有許多台灣沒有的鳥種,值得各地鳥友前往欣賞。馬太福音六章26節有句經文:「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希臘文所使用的動詞是「注目」或「觀察」,耶穌要跟隨祂的人研究、欣賞鳥類的形貌行止。

神創造天地時,就要創造鳥類,祂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創世記一章20節)「……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對於鳥的創造,「神看著是好的」,並且「神就賜福給這一切」(參21-22節)。

烏鶇喜歡在地面活動、覓食。(圖/余友梅攝影)

愛鳥人、已故英國護教家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在其著作《以鳥為師》(The Birds Our Teachers)指出,「耶和華的作為本為大」(參詩篇一一一篇2節)是指「創造和救贖」。他認為許多基督徒深諳救贖之道,對創造之義了解仍嫌不足。如今地球生態環境惡化,是否也是因為人類未深刻省思創造之義,並化為行動愛惜資源呢?

讓我們以「鳥」為師吧!正如馬丁路德所說:「天空的雀鳥有多少,我們的教師和傳道人就有多少。

金門也能發現環頸雉的蹤跡。(圖/余友梅攝影)

金門國家公園賞鳥地圖:https://www.kmnp.gov.tw/information/theme_travel_info/10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